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500 操作流程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的高性能Ⅱ级A2型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科研实验室、制药生产及临床检测领域。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稳定的垂直层流气流与高效HEPA过滤系统,为操作者、实验样品及环境提供全面防护。
为确保设备的防护性能与实验安全,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操作流程不仅涵盖设备的启动、实验操作与停机步骤,还包括准备、清洁、消毒、故障应对及记录管理。本文将从操作前准备、设备启动、实验操作规范、操作后处理、故障报警应对及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的标准操作流程。
二、操作目的与原则
1. 操作目的
确保设备运行稳定,气流与过滤系统正常;
保证实验人员、样品与环境的生物安全;
实现操作标准化,减少人为误差;
保留完整记录以供质量追溯与审计。
2. 操作原则
安全优先: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违反防护要求;
无菌操作:操作前、中、后保持洁净;
顺序规范:严格按照既定程序执行;
持续监测:关注风速、压差及报警状态;
记录完整:所有启停与维护过程须记录在案。
三、操作前准备
1. 环境条件检查
实验室温度保持在18~26℃;
相对湿度≤70%;
空调及排风系统运行正常;
避免门窗开启与外界气流干扰;
操作区照明充足,无强光直射。
2. 设备状态检查
检查电源插头牢固,接地线连接良好;
控制面板显示正常,无报警信息;
风机、照明、紫外灯等功能键完好;
前窗玻璃洁净、无裂痕,升降顺畅;
过滤器标签清晰,未超过使用周期。
3. 操作人员准备
经培训合格并熟悉设备性能;
穿戴实验防护服、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
禁止佩戴手表、饰品等可能影响洁净度的物品;
双手用75%乙醇消毒后方可进入操作。
4. 消毒准备
使用75%乙醇或中性消毒剂擦拭台面、内壁及前窗内侧;
开启风机预运行10~15分钟,稳定气流;
紫外灯可在使用前照射30分钟以预消毒(操作时必须关闭)。
四、启动流程
1. 通电与自检
打开主电源开关;
设备自动进行系统自检,检查风速、压差与报警模块;
若无异常提示,进入待机状态。
2. 启动风机
按下风机启动键,观察控制面板风速指示;
风速应稳定在0.45 ± 0.05 m/s;
若风速偏低,应检查滤网或风机状态。
3. 调整前窗
将前窗升至标准工作高度(200 ± 10 mm);
高度超限时设备将自动报警,需调整至安全范围。
4. 开启照明
打开照明灯,确保照度≥1000 lx;
检查光线均匀、无闪烁或暗区。
5. 检查气流状态
可用烟雾法简单确认气流方向稳定;
吸入口气流应顺畅无逆流现象。
启动后设备应连续运行10分钟以稳定层流环境,再开始操作。
五、实验操作流程
1. 操作区布局
按操作顺序摆放实验物品,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依次布置;
禁止堆放过多物品(覆盖面积不超过台面50%);
常用物品置于中后部,避免阻碍气流。
2. 样品与器具管理
实验样品外壁应消毒后放入;
开口容器尽量置于操作区中心;
污染物应及时封闭或移出;
禁止将纸张、布料等易产尘物置于柜内。
3. 操作行为要求
双手动作应缓慢平稳,避免气流紊乱;
物品取放应沿同一方向,减少横向移动;
禁止在柜内使用明火;
禁止在风机关闭状态下操作。
4. 操作期间监控
持续观察风速显示及报警指示灯;
若出现“Low Airflow”或“Sash High”提示,立即停止实验并排查;
避免频繁开关前窗或电源。
六、特殊操作流程
1. 接种与培养操作
操作区保持无振动状态;
培养皿或试管开口时尽量对准层流中心;
使用无菌移液器或吸头,避免交叉污染。
2. 样品转移
转移前对容器外表面喷洒75%乙醇;
按清洁→污染方向移动样品;
完成后立即封闭容器并移出。
3. 废弃物处理
将废液集中于密闭容器中,贴上标识;
固体废弃物放入带盖生物废物袋内;
废物移出前应喷洒消毒剂。
七、操作中禁止事项
不得堵塞前吸入口或后排风口;
不得在操作区内放置风扇或电加热装置;
不得在设备运行时开启紫外灯;
不得将头部或身体伸入操作区;
不得同时由两人进行操作;
不得在风机未完全稳定时进行实验。
八、操作结束流程
1. 样品与器具清理
将实验样品密封保存或转移至指定位置;
使用过的耗材应统一放入废弃袋;
清理台面,去除液体残留。
2. 清洁与消毒
用75%乙醇擦拭内壁、台面与前窗;
如操作高风险样品,可使用含氯消毒液;
消毒后保持风机继续运行10分钟。
3. 紫外照射
关闭风机与照明系统;
启动紫外灯照射30分钟进行深度消毒;
消毒结束后关闭紫外灯并锁定控制面板。
4. 停机操作
按下风机停止键,待风机完全停转;
关闭照明、电源开关;
降下前窗至关闭位置;
填写运行日志与消毒记录。
九、应急与报警处理
| 报警类型 | 原因分析 | 处理措施 |
|---|---|---|
| 风速低报警 | HEPA滤网堵塞或风机故障 | 检查过滤器并调整风机 |
| 前窗高度报警 | 前窗超高 | 调整至标准高度 |
| 压差报警 | 密封泄漏或回风堵塞 | 检查风道与密封条 |
| 紫外灯报警 | 灯管老化或互锁触发 | 更换灯管或重启系统 |
| 电气故障报警 | 电压异常 | 关闭电源,通知维护人员 |
若报警持续,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设备管理员或维修工程师。
十、安全与防护要求
1. 操作人员安全
始终在风机运行状态下进行操作;
实验中不得触碰过滤器表面;
处理高致病性样品时须佩戴双层手套。
2. 样品与环境防护
所有样品进出前均应擦拭消毒;
确保污染物及时封存、外排空气经双重HEPA过滤;
实验结束后清理所有残留物。
3. 防火与防电安全
禁止使用明火;
电源线远离液体与高温物体;
发生电气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
十一、记录与文件管理
每次操作应填写《生物安全柜运行记录表》,包括:
操作日期与时间;
操作人员姓名;
实验类型;
风速与压差数值;
消毒时间与方式;
异常情况说明。
运行记录由设备管理员审核后归档保存不少于5年,以备追溯与审计。
十二、维护与校准配合
每周检查风机、照明与报警系统;
每月检测紫外灯强度与压差;
每半年校准风速与传感器;
每年进行HEPA完整性测试与性能验证。
所有维护、校准与修复结果均应记录在设备维护日志中。
十三、操作优化建议
操作顺序优化:物品放置遵循“清洁→污染→废弃”方向;
空气稳定性:每次开机后静置10分钟以形成稳定层流;
能耗管理:实验间隙可使用节能模式降低风机转速;
环境同步管理:实验室通风系统与安全柜运行应协调;
人员培训:每年定期进行操作技能与安全再培训。
十四、常见错误及防范
| 错误操作 | 后果 | 预防措施 |
|---|---|---|
| 在紫外灯开启时操作 | 紫外线灼伤 | 使用互锁系统,严格培训 |
| 物品堆放过多 | 破坏气流层流 | 保持台面整洁 |
| 风机未运行即开始实验 | 样品与人员暴露风险 | 启动后等待10分钟再操作 |
| 忽视报警提示 | 防护屏障失效 | 遇报警立即停机排查 |
| 忘记记录运行日志 | 无法追溯 | 建立记录制度与提醒机制 |
十五、停机与维护衔接流程
停机后由操作人员完成日常清洁;
管理员检查风机与压差状态;
若设备长期停用,应清洁并覆盖防尘罩;
重新启用前需进行性能验证。
十六、培训与考核
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设备操作人员须通过:
理论知识培训(设备原理、风险识别、应急措施);
实际操作考核(完整操作流程演示);
定期复训与再认证(每年一次)。
通过培训可确保人员操作一致性与设备使用安全。
十七、设备运行流程概要
准备阶段
环境检查 → 设备自检 → 消毒清洁 → 预运行稳定启动阶段
通电 → 启动风机 → 调整前窗 → 检查风速与照度操作阶段
规范摆放物品 → 平稳操作 → 监控风速与报警结束阶段
清理样品 → 擦拭台面 → 运行风机10分钟 → 紫外消毒停机阶段
关闭风机与电源 → 降下前窗 → 填写运行日志
十八、操作流程标准化管理
制定《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SOP》;
建立操作授权制度;
每季度进行操作流程核查;
根据使用情况动态更新操作文件。
十九、应急事件报告与改进
若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必须填写《应急事件报告表》:
风机或压差异常;
样品泄漏或污染;
电气故障或报警失效;
人员暴露或受伤事件。
每起事件应包含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及防范改进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