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空气流向图

空气流向是生物安全柜性能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与精确的风速控制,可以建立稳定的负压屏障和洁净层流,防止污染物逸出或外界空气进入实验区。空气流向图的设计直观地反映了内部空气循环路线、风机运行逻辑及HEPA过滤系统的协同机制。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为高等级实验室、生物制药、医学检测及科研机构研发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其核心设计理念是通过稳定可控的空气流向系统实现对操作者、样品及环境的三重生物安全防护。

空气流向是生物安全柜性能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合理的气流组织与精确的风速控制,可以建立稳定的负压屏障和洁净层流,防止污染物逸出或外界空气进入实验区。空气流向图的设计直观地反映了内部空气循环路线、风机运行逻辑及HEPA过滤系统的协同机制。

本文将系统介绍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的空气流向原理、流向结构、气流分布示意、风道系统组成、空气循环路径及维护管理要求,并结合标准化测试方法解析气流稳定性的验证过程,以帮助使用者深入理解设备气流控制原理和安全性能保障机制。


二、空气流向设计原理

1. 三重防护原理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生物安全柜的空气流向设计遵循“人员防护—产品防护—环境防护”三重防护原则:

  • 人员防护:通过吸入口形成向内气流,阻止实验污染物向外扩散;

  • 产品防护:采用垂直层流气流从上至下覆盖样品操作区,防止外界空气污染样品;

  • 环境防护:排出的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HEPA)净化后才被释放,防止二次污染。

2. 气流动力原理

风机从顶部吸入空气,经初效过滤和高效过滤后形成垂直层流气流。该气流自上而下流经操作区,并在工作台前缘和后部形成负压吸入口,使污染空气通过排风系统被过滤净化。通过动态平衡控制,设备维持送风与排风比例约为7:3,从而实现内部空气循环与安全防护。

3. 气流稳定机制

  • 采用电子式风机自动调速控制系统,实时监控风速变化;

  • 内置压差传感器用于维持风道压差稳定;

  • 扩散板设计均匀分布下送风,形成平稳层流;

  • 操作口吸入气流确保污染空气不外泄。


三、空气流向图总体结构说明

空气流向图是生物安全柜内部气流运行路线的可视化表达,展示了空气从吸入、净化、分配、流经操作区、再到排出的完整路径。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的空气流向可分为以下五个主要区域:

  1. 进气区域(Inlet Zone)
    空气从柜体下方或顶部吸入,通过预过滤网去除大颗粒尘埃。

  2. 送风区域(Supply Zone)
    风机将空气压入上部送风腔,经HEPA过滤器净化后形成洁净气流。

  3. 操作区(Work Zone)
    洁净空气以恒定速度(约0.45 ± 0.05 m/s)垂直流经操作区,形成无菌层流保护样品。

  4. 排风区域(Exhaust Zone)
    操作区气流在前窗下方和后方通过吸入口进入排风腔,经排风过滤器净化。

  5. 排出区域(Outlet Zone)
    净化后的空气部分循环回系统,部分通过排风口排出,以维持负压平衡。


四、空气流向示意描述

以下为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生物安全柜空气流向的示意性说明:

1. 垂直层流路线

  • 洁净空气经顶置HEPA过滤器进入操作区;

  • 垂直向下均匀分布,覆盖整个操作台面;

  • 气流自上而下无扰动流动,不形成旋涡;

  • 最终在台面前后方的吸入口被吸入回风系统。

2. 吸入口气流方向

  • 操作区前窗下缘设有负压吸入口;

  • 当操作者靠近操作区时,空气被吸入柜内;

  • 防止污染气体外泄至实验环境。

3. 排风流向

  • 被吸入的污染空气经风道流入排风过滤单元;

  • 通过HEPA高效过滤后,洁净空气回流或排放;

  • 若为排风型安全柜,则部分空气通过外排管道排至实验室外部。


五、空气循环路径详解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安全柜的空气流动可分为“内循环气流”和“排出气流”两种路径。

1. 内循环气流

  • 约70%的空气经过过滤后重新送入操作区;

  • 内部循环可降低能耗并维持层流稳定性;

  • 确保操作区空气持续洁净。

2. 排出气流

  • 约30%的空气经排风过滤器净化后排出;

  • 排出量与送风量动态匹配,形成负压保护;

  • 排放空气中的颗粒物去除率≥99.995%。

3. 气流平衡关系

Qsupply=Qrecirculation+QexhaustQ_{supply} = Q_{recirculation} + Q_{exhaust}Qsupply=Qrecirculation+Qexhaust

保持风量比例稳定(约7:3)是设备性能的关键。


六、空气流向的核心部件

1. 风机模块

  • 高效直流变频电机,具备自动转速控制功能

  • 依据传感器反馈自动调整风量,保证风速恒定。

2. HEPA高效过滤器

  • 位于送风与排风系统中;

  • 对≥0.3 μm颗粒的过滤效率达99.995%;

  • 确保操作区空气洁净度达到ISO 5级标准。

3. 扩散均流板

  • 分布于送风过滤器下方;

  • 使气流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涡流或静区。

4. 吸入口格栅

  • 设置于操作台前缘与后缘;

  • 形成向内气流屏障,防止污染外逸。

5. 压差与风速传感器

  • 实时监测风道压差、风速变化;

  • 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以维持气流平衡。


七、空气流向图工作模式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生物安全柜具有三种空气流向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实验环境与操作需求。

1. 正常运行模式(Normal Operation)

  • 风机运行,送风与排风比例保持平衡;

  • 操作区维持稳定垂直层流;

  • 前窗开启至安全高度(约20–25 cm)。

2. 待机模式(Standby Mode)

  • 风机以低速运行维持空气循环;

  • 用于设备闲置或夜间保持洁净状态;

  • 有助于延长过滤器寿命并节能。

3. 紫外消毒模式(UV Sterilization Mode)

  • 风机与照明关闭,前窗降至最低位置;

  • 紫外灯启动进行内部表面消毒;

  • 禁止人员在场,防止紫外辐射伤害。


八、空气流向图的可视化测试

空气流向是否稳定与符合标准,需通过可视化方法进行验证。

1. 烟雾可视化测试(Smoke Test)

  • 使用无毒可视化烟雾发生器;

  • 在操作口及操作区内释放烟雾;

  • 观察烟雾轨迹应自上而下流动,无回流或外逸。

2. 气流方向判定标准

检测现象判定结果
烟雾直线下降,流向一致合格
局部轻微扰动但无外泄需观察
烟雾外泄或逆流不合格

3. 测试周期

  • 每12个月进行一次年度气流方向验证;

  • 更换过滤器或维修风机后需重新检测。


九、空气流向图对安全性能的影响

1. 对人员防护的影响

空气流向保持稳定向内时,操作口负压防护屏障能有效阻止气溶胶外逸。若风速下降或方向紊乱,则存在生物暴露风险。

2. 对样品防护的影响

垂直层流均匀度直接影响样品洁净度。若层流被扰动,将导致交叉污染或实验误差。

3. 对环境防护的影响

排风过滤器确保排放空气洁净。当空气流向异常或过滤器破损时,可能造成污染物外泄,因此定期检测空气流向尤为关键。


十、空气流向维护与校正

1. 定期检测

  • 每半年检测风速与气流方向;

  • 每年进行烟雾可视化测试。

2. 过滤器维护

  • 监控送风与排风压差变化;

  • 当压差>450 Pa时,评估更换HEPA过滤器。

3. 风机校准

  • 使用风速仪测定风速后调整风机转速;

  • 确保风量比维持在7:3 ±5%。

4. 扩散板清洁

  • 每季度清洁扩散板表面灰尘;

  • 保证层流均匀性不受影响。

5. 前窗密封检查

  • 检查前窗下缘吸入口是否畅通;

  • 清洁玻璃与密封条,防止泄漏。


十一、空气流向图中的压力分布

1. 区域压差层次

区域压力类型功能
操作区轻微正压保护样品洁净
排风腔负压防止污染外泄
外部环境常压实验室空气环境

2. 压差平衡要求

操作区与排风腔之间保持30–50 Pa的压差,以维持防护气流方向。


十二、空气流向异常的识别与处理

异常现象可能原因处理措施
层流不均扩散板堵塞或风机失衡清洁扩散板或调整风机
烟雾回流排风风量不足检查排风过滤器或调整比例
吸入口吸力减弱风速偏低或密封泄漏校准风机或检查密封条
前窗处气流外泄操作高度不当调整前窗至安全位置
层流扰动操作台物品堆放过多减少障碍物,保持通畅

十三、空气流向与标准规范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空气流向设计严格遵循以下国际标准:

  1. EN 12469: 微生物安全柜性能标准;

  2. NSF/ANSI 49: 生物安全柜设计与气流规范;

  3. ISO 14644-3: 洁净空气流动性测试方法;

  4. GB 50591: 洁净室施工与验收规范;

  5. YY 0569: 生物安全柜国家技术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风速范围、层流均匀性、气流方向和压差要求。


十四、空气流向优化与节能设计

Thermo Scientific 1500 在空气流向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与稳定技术:

  1. 智能风量调节系统:根据实时压差自动调整风机功率;

  2. 低阻抗风道设计:减少空气流动能耗;

  3. 空气回收循环:提升送风利用率,降低排风损耗;

  4. 精密扩散板:减少涡流,提高层流覆盖率;

  5. 静音流体结构:优化风道截面,降低运行噪音。


十五、空气流向图的可视管理与培训应用

  • 在设备正面张贴简化版空气流向图,标示风向路径、过滤器位置及吸入口位置;

  • 作为操作培训内容之一,帮助新用户理解风机系统运行逻辑;

  • 用于设备维护、性能验证及事故排查时的参考依据;

  • 在年度性能验证报告中附带空气流向图,提升可视化效果与审计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