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500 设备保养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专为高等级生物实验室、制药生产及临床检测机构设计的高性能设备。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精准气流控制与双重HEPA过滤系统,实现对操作者、实验样品和外部环境的三重防护。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专为高等级生物实验室、制药生产及临床检测机构设计的高性能设备。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精准气流控制与双重HEPA过滤系统,实现对操作者、实验样品和外部环境的三重防护。

在设备长期使用过程中,若缺乏规范的保养与维护,极易导致风速衰减、压差偏移、过滤器堵塞及电气故障,从而影响防护性能及实验安全。科学的保养制度不仅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确保其防护性能持续达标,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本文系统介绍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生物安全柜的保养体系,包括保养原则、日常维护、周期性保养、部件清洁、运行校验及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帮助实验室建立完善的设备保养规范。


二、设备保养的目的与意义

1. 保持防护性能稳定

通过定期清洁、检测和维护,保证气流速度、压差与过滤效率维持在设计标准范围内。

2. 降低设备故障率

提前发现电气、机械及过滤系统的隐患,防止突发停机或安全事故。

3. 延长使用寿命

适当的保养可延缓部件老化,提高过滤器、风机及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4. 符合法规与认证要求

生物安全柜保养记录是通过ISO、GMP、EN 12469及国家实验室审核的重要凭证。

5. 确保实验数据可靠

维护稳定的层流环境与洁净度,减少交叉污染风险,保障实验准确性。


三、保养原则

  1. 预防为主:通过日常和周期性保养避免故障发生。

  2. 科学规划:根据设备使用频率与环境条件制定保养周期。

  3. 标准执行:严格遵循厂商技术要求和实验室SOP。

  4. 记录可追溯:所有保养操作均需记录,形成完整档案。

  5. 安全优先:保养过程中必须切断电源、关闭风机,确保操作安全。


四、保养体系概述

设备保养分为日常、每周、每月、半年及年度五个层级。

保养类型周期主要内容执行人员
日常保养每天清洁、紫外消毒、风速检测操作人员
每周保养每周预过滤网清洗、外观检查实验室管理员
每月保养每月风机、电气、照明检查技术人员
半年保养每6个月传感器校准、压差检测、噪音检测专业技师
年度保养每12个月全面性能验证与部件维护厂家或认证机构

五、日常保养内容

1. 操作区清洁

  • 每次实验结束后用70%乙醇擦拭操作区台面、内壁与玻璃窗;

  • 若操作过病原或污染性样品,使用3%过氧化氢或1000 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

  • 禁止使用强酸碱性或含氨清洁剂。

2. 紫外灯消毒

  • 每次操作结束后开启紫外灯30分钟;

  • 确认无人员在场后再启动;

  • 记录紫外灯运行时间以便维护更换。

3. 风机运行检查

  • 开机后观察风速与压差显示是否在正常范围(风速约0.45 ± 0.05 m/s;压差250–450 Pa);

  • 若偏离标准,应报告设备管理员。

4. 照明与前窗

  • 检查照明亮度是否均匀;

  • 前窗升降顺畅,无卡滞与破损;

  • 确认安全高度标识清晰可见。

5. 外部环境

  • 保持设备周围50 cm范围内无障碍物;

  • 禁止在安全柜顶部放置物品。


六、每周保养内容

1. 预过滤网清洗

  • 拆下预过滤网,用中性洗涤剂清洗;

  • 清洗后彻底干燥再安装;

  • 检查是否破损或变形,必要时更换。

2. 操作区玻璃与灯具清洁

  • 用软布擦拭玻璃表面与照明罩;

  • 禁止使用含磨粒的清洁材料。

3. 外壳与支架检查

  • 检查设备外壳是否有腐蚀或掉漆;

  • 确认螺栓紧固,无松动现象。

4. 报警功能测试

  • 模拟前窗开启、低风速等状态,验证报警声光功能。

5. 紫外灯强度检查

  • 若使用时间超过500小时或强度明显下降,应计划更换。


七、每月保养内容

1. 电气系统检查

  • 检查电缆、插头及接地线是否完好;

  • 测量接地电阻应≤0.1Ω;

  • 观察电源模块温度,无异常发热。

2. 风机性能检查

  • 检查运行声音是否平稳;

  • 测量风速,偏差不超过±5%;

  • 清洁风机进出口灰尘。

3. 压差与传感器检测

  • 使用标准微压计与设备读数比对;

  • 若偏差大于±2%,需校准传感器。

4. 控制面板功能确认

  • 检查按键灵敏度、显示屏亮度及报警功能。

5. 操作照度测试

  • 确认操作区光照度≥800 lx。


八、半年保养内容

1. 压差与过滤系统检测

  • 测试送风与排风过滤器前后压差;

  • 若超过450 Pa,应评估是否更换过滤器。

2. HEPA过滤器完整性检测

  • 采用PAO/DOP法检测泄漏率;

  • 要求泄漏率≤0.01%;

  • 若不合格,必须更换过滤器。

3. 风速与均匀性测试

  • 使用九点法测量操作区风速分布;

  • 各点偏差≤±20%。

4. 噪音与振动检测

  • 噪音值≤65 dB(A);

  • 振动速度≤0.5 mm/s。

5. 电气安全检测

  • 绝缘电阻≥20 MΩ;

  • 漏电流≤3.5 mA;

  • 检查电源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九、年度保养内容

年度保养由厂家或认证机构执行,属于全面性能验证与整机维护阶段。

1. 全系统清洁与消毒

  • 拆卸操作区扩散板与内部风道进行深度清洁;

  • 使用3%过氧化氢雾化消毒;

  • 检查密封件与防腐层完好性。

2. 过滤器更换

  • 根据检测结果更换送风与排风HEPA过滤器;

  • 安装后执行完整性测试并记录。

3. 传感器与控制系统校准

  • 校准风速、压差、温度传感器;

  • 验证控制系统与实际参数一致性。

4. 电气系统全面检测

  • 检查主控板、电源模块、报警电路;

  • 验证互锁与延时功能是否正常。

5. 性能验证

  • 进行风速、压差、噪音、照度及气流可视化测试;

  • 确认所有指标符合EN 12469或NSF/ANSI 49标准。

6. 维护报告与档案

  • 出具《年度保养与性能验证报告》;

  • 报告包含检测数据、校准结果及改进建议。


十、关键部件保养说明

1. HEPA过滤器

  • 使用寿命3–5年,视环境洁净度而定;

  • 禁止用高压气体或水冲洗;

  • 更换时需在停机状态下由专业人员进行。

2. 风机

  • 每12个月检查一次轴承润滑状态;

  • 若运行噪音增大,应清洁叶轮并加注润滑脂;

  • 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

3. 紫外灯

  • 建议使用寿命不超过5000小时;

  • 强度下降至70%时应更换;

  • 更换后进行紫外强度测试。

4. 预过滤网

  • 每1–3个月清洗一次;

  • 若破损应及时更换;

  • 清洗频率可根据实验室粉尘量调整。

5. 控制面板

  • 保持干净无液体残留;

  • 每月检查按键、显示与报警功能。

6. 前窗滑轨与密封条

  • 每季度涂抹少量硅脂以保持顺畅;

  • 若密封条老化或脱落应立即更换。


十一、保养记录与管理

1. 保养记录内容

  • 日期、保养项目与执行人;

  • 检测数据与观察结果;

  • 异常问题与处理措施;

  • 复核人签名与确认日期。

2. 档案管理

  • 建立电子与纸质双重档案;

  • 保存期限≥5年;

  • 定期备份以防数据丢失。

3. 标签标识

  • 每次保养后在设备上粘贴标签;

  • 标明保养日期、下次计划时间及执行人。


十二、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原因解决措施
风速降低滤芯堵塞、风机转速不足清洗预过滤网或更换HEPA过滤器
噪音增大风机轴承磨损或叶轮积尘清洁或更换风机
压差异常传感器漂移或密封泄漏校准传感器或检查密封件
紫外灯不亮灯管老化或互锁保护生效更换灯管并检查互锁系统
报警频繁风速传感器失准校准或更换传感器
照度不足灯罩积尘或灯具老化清洁或更换灯具

十三、保养安全注意事项

  1. 保养前必须切断电源;

  2. 紫外灯关闭并冷却后方可清洁;

  3. 更换过滤器时应佩戴防护装备;

  4. 禁止使用压缩空气清理过滤部件;

  5. 不得擅自拆解控制系统;

  6. 保养后必须进行功能验证方可投入使用。


十四、保养周期优化建议

  1. 动态调整:根据设备运行时间与实验环境灰尘浓度调整周期。

  2. 数据驱动:利用控制面板记录的运行数据判断最佳保养时间。

  3. 建立责任制:明确操作人员、维护人员与审核人员职责。

  4. 培训与考核:定期培训保养技能与安全意识。

  5. 第三方检测协作:每年邀请认证机构进行性能验证与维护指导。


十五、保养标准与合规要求

  1. 符合 EN 12469、NSF/ANSI 49 及 ISO 14644 标准;

  2. 执行 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符合 ISO 9001、ISO 14001 管理体系文件化要求;

  4. 保养记录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十六、保养效果评估

为确保保养质量,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设备性能对比分析:

  • 对比保养前后风速、压差、噪音、照度变化;

  • 评估过滤系统效率及气流稳定性;

  • 建立趋势图分析设备老化状态;

  • 记录维护成本与节能效果。

通过数据化管理,可预测部件寿命并提前计划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