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500 安全注意事项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为生物科研、医药制造、微生物检测及临床实验室设计的高性能防护设备。该系列通过先进的气流控制技术、双HEPA过滤系统与智能安全控制,实现人员、样品和环境三重防护。
然而,生物安全柜只有在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与操作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防护效能。若忽视安全注意事项,不仅可能导致样品污染、实验结果失真,更可能造成生物危害、化学暴露或设备损坏。
本文将系统阐述Thermo Scientific 1500系列生物安全柜在使用、维护、消毒、搬运及紧急处理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帮助实验室人员全面理解设备的安全机制,建立科学、可持续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基本安全原则
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所有操作、维护与清洁工作必须在确保人员与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SOP)
设备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所有操作必须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如EN 12469、NSF/ANSI 49及GB 19489)。防护等级对应操作风险
根据实验对象的生物安全等级(BSL-1至BSL-3),选择合适的安全柜并配套安全措施。持续监控设备运行状态
运行中应关注风速、压差与报警系统,若出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实验。
三、设备运行前的安全准备
1. 安装环境要求
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口、通风口及人流密集区域,避免外界气流扰动;
室内温度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低于70%;
周围应无易燃、腐蚀性或高温设备;
地面平整,确保设备水平稳固。
2. 操作人员防护
穿戴实验服、防护眼镜、一次性手套与口罩;
若处理高风险样品,需使用防护面罩或防渗连体服;
禁止佩戴饰品或携带个人物品进入操作区。
3. 设备检查
确认前窗玻璃在安全工作高度(200±10 mm);
检查风速指示正常(下降风速约0.45 m/s,吸入口≥0.5 m/s);
查看报警灯与指示面板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检查电源接地良好,无松动;
使用75%乙醇或中性消毒剂擦拭操作台面和内壁。
四、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启动顺序
打开主电源 → 启动风机 → 运行5–10分钟后空气稳定 → 打开照明系统 → 开始操作;
不得同时启动紫外灯与风机。
2. 操作区域布局
按“清洁区—操作区—污染区”布局,保持物品整洁;
不要在进风口或排风口放置大型器具;
控制实验物品数量,避免阻碍气流。
3. 操作规范
操作动作应缓慢平稳,避免快速伸手进出前窗;
按“清洁→污染”方向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禁止在设备内点燃明火或使用高热源;
处理挥发性或腐蚀性化学品时,应使用带外排管的型号;
禁止同时两人操作同一安全柜;
若发生溢出,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应急程序处理。
4. 风速与压差监控
操作中定期观察面板风速与压差数据;
当风速下降或压差异常时,设备会发出声光报警,需立即排查;
禁止在报警状态下继续实验。
五、操作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关闭照明灯,保持风机运行10分钟以清除残留气溶胶;
取出样品和废弃物,妥善封存;
使用75%乙醇擦拭操作台面、内壁及前窗玻璃内侧;
关闭风机后,启动紫外灯照射30分钟进行内部消毒;
关闭紫外灯、电源与前窗,记录停机时间与操作人员姓名;
若设备长时间停用,应清洁干燥后覆盖防尘罩。
六、个人防护与安全操作要点
操作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必须保持防护装备完整;
严禁头部伸入工作区;
禁止饮食、吸烟或使用手机;
避免过度拥挤操作;
实验完成后,手部必须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
操作高风险样品时,建议使用双层手套并及时更换外层手套。
七、设备维护与保养安全
1. 定期维护周期
每日:清洁与表面消毒;
每周:检查报警与照明系统;
每月:检测风速与压差;
每年:进行HEPA滤网完整性与电气安全验证。
2. 维护安全要求
维护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
在进行电气或风机维护前,务必切断电源;
拆卸HEPA滤网或风机时应穿戴防护服与呼吸器;
废弃过滤器视为生物危害物,需高温灭菌后按危废处理。
3. 清洁注意事项
使用中性清洁剂或75%乙醇;
禁止使用含氯或强酸溶液,以免腐蚀不锈钢表面;
清洁时应避免液体流入风道或电气部件。
八、紫外灯与照明系统安全
1. 紫外灯使用规范
紫外灯仅用于柜内空气及表面消毒,不可在人员在场时开启;
紫外照射时间建议为30分钟;
紫外灯寿命一般为1000小时,应定期更换并记录使用时间;
紫外灯与风机、照明系统互锁,确保安全启停;
若紫外灯表面有灰尘,应使用软布擦拭干净。
2. 照明系统安全
操作区照度应≥1000 lx,保证视野清晰;
若出现闪烁或光照不足,应及时更换灯具;
照明灯不可替代紫外灯的消毒功能。
九、电气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使用独立接地的电源插座,接地电阻≤0.1Ω;
禁止使用延长线或多插座连接方式;
若出现电流波动或短路,应立即断电检查;
电源线不得弯折、拉扯或压在设备下方;
维修电路时必须由电气技术人员操作;
安全柜应定期进行电气绝缘与漏电流检测。
十、气流与过滤系统安全
1. 风速与压差安全范围
垂直层流速度:0.45 ± 0.05 m/s;
吸入口气流速度:≥0.5 m/s;
内外压差:-10 至 -15 Pa;
若偏离此范围,将影响防护效果。
2. 过滤器安全
HEPA滤网的完整性直接决定防护性能;
滤网更换应在停机消毒后进行;
拆卸过程中禁止触摸滤纸部分;
更换后需立即进行PAO完整性测试;
废弃滤网应密封包装后高温灭菌。
十一、紧急情况与应急处理
1. 样品泄漏
保持风机运行,关闭前窗;
覆盖吸水纸并喷洒0.5%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液;
等待30分钟后再清理;
废弃物按生物危害物处理;
记录事故并报告安全主管。
2. 电源中断
立即放下前窗,防止气流逆转;
若停电时间较短,待恢复供电后重新启动设备;
若停电时间较长,应重新进行内部消毒。
3. 火灾或化学反应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停止风机运行;
不可使用水灭火,应使用CO₂灭火器;
疏散人员并通报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4. 设备报警
报警原因可能为风速低、压差异常或前窗高度不符;
不得强行关闭报警,应查明原因后处理;
记录报警时间与处理结果。
十二、运输与搬迁安全
搬运时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使用防震支架固定;
移动前应关闭电源并卸下紫外灯与前窗玻璃;
搬迁后需重新安装与调平,执行一次完整性能验证;
禁止倾斜角度超过15°以免损坏风机系统;
新场地应符合通风、电源与环境要求。
十三、废弃物处理安全
实验废弃物应密封收集并分类处理;
生物废物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方可外运;
禁止直接丢弃污染物或滤材;
清理废液时佩戴耐化学手套与防护眼镜;
严格执行实验室危废管理制度。
十四、维护记录与安全审计
每次操作与维护后应填写《设备运行日志》;
记录内容包括:启停时间、操作者、报警事件、清洁与消毒情况;
质量管理部门应定期审核记录,确保安全措施执行到位;
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能综合评估,包括气流、过滤、电气及报警系统。
十五、人员培训与管理要求
所有使用人员须经过正式培训并通过考核;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结构、操作步骤、安全规范、应急处置;
新员工须在指导下操作,未经授权不得独立使用;
管理员负责定期组织再培训和安全演练;
实验室负责人应确保所有设备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十六、禁止事项
禁止擅自拆卸或改装任何设备部件;
禁止覆盖通风口或调整风机设定参数;
禁止使用明火、喷雾剂或强挥发溶剂;
禁止在设备上堆放重物;
禁止使用未经验证的替代电气配件;
禁止忽视报警信号或屏蔽声光警报。
十七、安全检查清单(建议每日执行)
| 检查项目 | 内容 | 状态 |
|---|---|---|
| 电源与接地 | 电缆完好、接地良好 | □正常 □异常 |
| 风机与风速 | 启动平稳、风速达标 | □正常 □异常 |
| 压差显示 | 数值在安全范围 | □正常 □异常 |
| 紫外灯与照明 | 功能正常、无闪烁 | □正常 □异常 |
| 前窗高度 | 符合200 mm安全位置 | □正常 □异常 |
| 操作区清洁 | 无残留污染物 | □正常 □异常 |
| 报警系统 | 自检通过 | □正常 □异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