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维护流程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制药、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医院检验科。设备采用先进的空气流体动力学设计、双HEPA过滤系统、智能控制与节能风机系统,为操作人员、样品与环境提供三重防护。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推出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制药、生物安全实验室及医院检验科。设备采用先进的空气流体动力学设计、双HEPA过滤系统、智能控制与节能风机系统,为操作人员、样品与环境提供三重防护。

为确保安全柜持续保持稳定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并符合生物安全标准,建立科学、系统的维护流程至关重要。维护工作不仅是例行的清洁与保养,更包括运行检测、过滤系统维护、电气安全检查和性能验证等环节。

本文系统介绍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的维护流程、周期、方法与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实现安全、高效与长期稳定运行。


二、维护的重要性

1. 确保生物防护有效性

生物安全柜依靠恒定的气流与过滤系统实现防护功能。若长期未维护,风速、压差与过滤性能将下降,导致空气泄漏或交叉污染。

2. 提升设备稳定性

定期维护可防止风机、电路与机械结构老化失效,减少突发故障,保证实验连续性。

3. 延长设备寿命

通过正确的清洁与保养,可延缓过滤器堵塞与组件磨损,保持设备运行效率。

4. 满足法规与审查要求

GMP、GLP 及 ISO 相关标准均要求实验室建立设备维护记录与验证报告,确保可追溯性与合规性。


三、维护管理体系概述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的维护体系主要包括:

  1. 日常维护:由使用者执行,确保设备每日处于清洁与安全状态;

  2. 定期维护:由设备管理员或安全员执行,包括检测与清理工作;

  3. 年度维护与验证:由专业工程师完成,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验证;

  4. 紧急维护:当出现故障、报警或异常时立即处理。


四、维护周期与任务划分

维护类别周期执行人员主要内容
日常维护每天操作人员清洁、紫外灯检查、风机测试
每周维护每周管理员风速检测、台面清洗、报警检查
每月维护每月技术人员滤网检查、电气检测
半年维护每6个月工程师压差与风机校准、密封性检测
年度维护每年专业服务人员全面性能验证、HEPA检测与更换评估

五、日常维护流程

1. 启动前检查

  • 检查电源插头与线缆完好;

  • 检查前窗玻璃是否洁净、无裂纹;

  • 确认风机与照明灯功能正常;

  • 检查控制面板是否有报警显示;

  • 确认紫外灯处于关闭状态。

2. 使用前清洁

  • 用 70% 乙醇或中性消毒液擦拭操作区、内壁和前窗;

  • 禁止使用含氯或强酸碱清洁剂;

  • 擦拭方向:上 → 下,内 → 外;

  • 清洁后等待至少10分钟干燥。

3. 操作中维护

  • 操作时保持台面整洁,不堵塞进风口;

  • 控制动作缓慢,防止紊流;

  • 不得在风机关闭或照明不足情况下操作;

  • 若出现报警或气流异常,应立即停止实验。

4. 实验结束后

  • 清除操作区废弃物并消毒;

  • 风机继续运行10分钟清除残留气溶胶;

  • 关闭照明与风机;

  • 启动紫外灯照射30分钟;

  • 填写《设备使用与维护记录表》。


六、每周与每月维护流程

1. 每周维护内容

  • 清洁风机格栅与预过滤器表面;

  • 检查风速是否在标准范围(0.45 ± 0.05 m/s);

  • 检查前窗高度报警是否灵敏;

  • 清理操作区缝隙与排水孔;

  • 检查紫外灯外观是否变黑或闪烁。

2. 每月维护内容

  • 拆下预过滤器,用温水清洗并自然晾干;

  • 检查电源指示灯与报警灯工作状态;

  • 检测电气接地连续性(≤1Ω);

  • 观察风机启动电流与噪音变化;

  • 检查压差显示是否正常稳定;

  • 清洁外部金属表面,防止锈蚀。


七、半年维护流程

1. 风机与气流系统

  • 使用风速仪测量九点风速,验证均匀性;

  • 校正风机转速,保持气流平衡;

  • 检查风机轴承、皮带与固定螺栓;

  • 检查风机运行时的噪音(应≤65 dB)。

2. 压差与过滤系统

  • 测试送风与排风过滤器压差(正常范围 250–450 Pa);

  • 检查密封垫是否老化;

  • 使用PAO气溶胶法检测HEPA滤芯完整性;

  • 记录检测数据并与上次对比。

3. 电气与控制系统

  • 检查电源模块电压输出是否稳定;

  • 校验报警系统功能

  • 测试风机与照明互锁逻辑;

  • 检查紫外灯自动计时与延时关闭功能;

  • 清理控制箱灰尘,防止短路。


八、年度维护与性能验证

年度维护由授权服务工程师执行,内容包括全面检测、校准与验证。

1. 性能检测项目

  • 气流流型与方向测试(烟雾法);

  • 风速均匀性与层流稳定性测试;

  • HEPA过滤器完整性检测;

  • 压差、噪音、照度及紫外强度测试;

  • 电气安全(绝缘、接地、漏电流)检测;

  • 报警系统与互锁系统功能验证。

2. 校准项目

  • 风速与压差传感器校准;

  • 电流、电压传感器标定;

  • 控制面板显示参数核对。

3. 文件化管理

  • 形成《年度维护与性能验证报告》;

  • 报告包括测试数据、校准记录与结果判定;

  • 保存周期不少于五年,供审查追溯。


九、关键部件维护流程

1. HEPA过滤器

  • 检查周期:每6个月;

  • 更换条件:压差升高50%、完整性不合格或使用满3–5年;

  • 更换步骤:

    1. 关闭设备并等待风机停止;

    2. 使用消毒剂清洁表面;

    3. 打开上部盖板更换滤芯;

    4. 重新安装密封条并检查气密性;

    5. 完整性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

2. 预过滤网

  • 每月取下清洗一次;

  • 清洗时用温水与中性洗涤剂;

  • 完全干燥后重新安装;

  • 若变形或破损,应立即更换。

3. 紫外灯

  • 检查表面清洁度与亮度;

  • 累计使用时间超过5000小时应更换;

  • 每周擦拭灯管,防止灰尘影响照度;

  • 更换后进行照度测试,强度≥100 μW/cm²。

4. 风机系统

  • 检查转速与噪音变化;

  • 清理风机叶轮积尘;

  • 检查连接螺栓与绝缘垫;

  • 风机运行温度不得超过60℃。

5. 电气部件

  • 检查电源线、插座、开关与控制板;

  • 确认接地电阻≤1Ω;

  • 检查保险丝与断路器动作可靠;

  • 防止电线接头松动或老化。


十、维护记录与追溯管理

1. 记录内容

每次维护操作后必须填写《设备维护记录》,内容包括:

  • 日期与执行人;

  • 维护类型与项目;

  • 检测参数与结果;

  • 更换部件与编号;

  • 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2. 文件保存

  • 所有记录应归档保存至少五年;

  • 电子版与纸质版同步存储;

  • 设备管理人员每季度审查一次记录完整性。


十一、常见维护问题与解决措施

问题可能原因处理方法
风速下降滤芯堵塞、风机转速低清洁或更换过滤器,调整风机转速
前窗报警频繁窗高偏差或传感器漂移重新校准前窗传感器
压差不稳定风道堵塞或传感器老化检查通风路径并更换传感器
紫外灯不亮灯管老化或互锁未闭合更换灯管并检查前窗状态
风机噪音增大轴承磨损或螺栓松动润滑或紧固风机组件
电源指示异常插头松动或模块损坏检查电源系统与保险丝

十二、维护安全与注意事项

  1. 所有维护操作须在断电状态下进行;

  2. 维护前清洁操作区并消毒;

  3. 使用原厂配件,更换部件须符合规格;

  4. 维护期间佩戴防护手套与护目镜;

  5. 拆装过滤器时避免产生气溶胶;

  6. 若检测到电气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

  7. 维护后应执行风速与烟雾测试,确认性能正常。


十三、节能与优化维护建议

  • 合理安排开机时间,避免长时间空转;

  • 使用待机模式减少能耗;

  • 定期清洁风机系统,降低阻力;

  • 控制实验室温湿度,防止电气元件受潮;

  • 定期培训操作人员,减少误操作导致的损耗。


十四、年度检修与再验证

1. 检修内容

  • 检查所有机械结构与固定部件;

  • 电源系统、风机与控制板全面检测;

  • HEPA过滤器完整性验证;

  • 紫外灯照度测试与更换;

  • 气流平衡与噪音测试;

  • 设备密封性检查。

2. 验证项目

  • 下送风速度:0.45 ± 0.05 m/s;

  • 吸入口风速:0.45 ± 0.05 m/s;

  • 压差:250–450 Pa;

  • 噪音:≤65 dB;

  • 照度:≥800 lx;

  • 电气接地:≤1Ω;

  • 紫外强度:≥100 μW/cm²。

3. 报告与结论

  • 验证合格后签发《设备性能验证报告》;

  • 若存在不合格项,须立即整改并复检;

  • 验证结果存档,作为年度质量评估依据。


十五、维护人员资质与培训

  • 维护人员须熟悉设备结构与安全规范;

  • 参加制造商培训并取得认证;

  • 掌握气流原理、风速检测与HEPA更换技术;

  • 定期参加安全与维护技能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