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电气安全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面向科研、医疗和制药实验室推出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其设计目标是在保障人员、样品和环境三重安全的同时,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电气系统是该设备的能源与控制核心,其安全性能直接决定整个设备的可靠性与实验室安全等级。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面向科研、医疗和制药实验室推出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其设计目标是在保障人员、样品和环境三重安全的同时,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电气系统是该设备的能源与控制核心,其安全性能直接决定整个设备的可靠性与实验室安全等级。

电气安全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防止电击、短路、过载、火灾及静电干扰等风险。通过对电源系统、风机、照明、紫外灯、控制电路及接地系统的合理设计与严格维护,确保设备符合国际电气安全标准(如 IEC 61010、EN 12469、GB 4793.1 等),从而在各种工作环境下保持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系统介绍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的电气结构组成、电源设计、安全保护机制、风险防范措施、检测标准以及维护规范,帮助用户深入理解电气安全管理的技术要点。


二、电气安全的总体原则

1. 安全设计理念

  • 防护优先:通过多重绝缘与自动保护电路预防事故发生;

  • 可靠性原则:所有电气元件均通过高强度测试,保证长期稳定;

  • 互锁与自动断电:在异常情况下迅速切断电源;

  • 标准化接口:所有连接端口符合国际电气安全标准,防止误接;

  • 维护可控:电路分区明确,便于检测与维修。

2. 安全目标

  • 防止操作人员受到电击;

  • 防止电路过载和火灾;

  • 避免静电放电干扰电子系统;

  • 确保设备在异常环境下自动保护并安全停机;

  • 保证电气绝缘与接地系统长期有效。


三、电气系统组成

Thermo Scientific 1500 系列生物安全柜的电气系统由以下主要部分构成:

  1. 主电源系统:连接外部供电网络,提供全机电力;

  2. 电源转换模块(Power Supply Unit):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稳压输出,供风机与控制电路使用;

  3. 风机驱动单元:控制风机转速,实现气流平衡;

  4. 照明与紫外灯电路:独立回路控制,具备互锁保护;

  5. 控制面板与显示系统:集成LCD显示、触控操作与报警指示;

  6. 安全接地系统:通过防静电设计与金属接地结构实现泄流保护;

  7. 报警与互锁系统:对电压、电流、温度及互锁状态实时监测。

这些子系统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电气安全防护体系,实现监测、控制与防护的全流程安全闭环。


四、电源系统设计

1. 供电要求

  • 额定输入电压:AC 220V ±10%;

  • 频率:50Hz;

  • 额定功率:1.2–1.6 kW(视型号而定);

  • 电源波动范围:±10% 内正常运行;

  • 必须使用具备独立接地线的三孔插座。

2. 电源模块特性

  • 稳压设计:采用高精度稳压电源模块,防止波动对控制系统的干扰;

  • 过压保护:电压超过250V时自动切断主回路;

  • 欠压保护:低于180V时延时启动,防止风机过载;

  • 滤波系统:抑制电磁干扰与浪涌电流;

  • 抗干扰设计:符合IEC EMC电磁兼容标准。

3. 电源线与插头

  • 线径 ≥1.5 mm² 的耐热铜芯导线;

  • 插头采用工业标准防松设计;

  • 电缆外皮阻燃等级符合 UL94-V0;

  • 电源线长度不超过3米,防止电压降过大。


五、电气防护与绝缘设计

1. 绝缘等级

  • 所有电气元件满足 Class I 保护等级

  • 外壳金属部件均接地,防止漏电;

  • 内部线路采用双层绝缘,耐压值 ≥1500V。

2. 接地保护系统

  • 机体底部设独立接地端子;

  • 接地电阻 ≤1Ω;

  • 所有金属连接点通过接地汇流排统一接地;

  • 接地线采用黄绿双色线,截面积 ≥4 mm²;

  • 每年进行接地连续性测试。

3. 静电防护

  • 操作台与前窗采用导电材料接地;

  • 控制面板表面具防静电涂层;

  • 防止高压放电损伤电子元件。


六、安全互锁系统

1. 互锁逻辑结构

Thermo 1500 系列采用多级互锁系统,以防止误操作导致的电气危险:

  • 风机与紫外灯互锁:紫外灯开启时风机自动关闭;

  • 照明与紫外灯互锁:两者不能同时运行;

  • 前窗位置互锁:前窗未关闭时紫外灯无法启动;

  • 风机过载互锁:电流过大时系统自动断电保护。

2. 自动断电保护

  • 过流、短路或电机故障时立即断开主电源;

  • 控制模块记录故障时间与类型;

  • 断电后风机延时停止以保护滤芯。


七、电气安全检测与标准

1. 国际标准符合性

设备设计与测试符合以下国际标准:

  • IEC 61010-1:实验室电气设备安全要求;

  • EN 12469:生物安全柜性能与防护标准;

  • GB 4793.1:测量与实验室电气设备通用安全要求;

  • ISO 14644-1:洁净环境空气洁净度等级。

2. 出厂检测项目

每台设备在出厂前均进行以下电气安全测试:

  • 电气绝缘耐压试验(1500V 1分钟);

  • 接地连续性测试(≤0.1Ω);

  • 漏电流测试(≤0.5mA);

  • 电源稳定性测试;

  • 风机启动与停机响应验证;

  • 报警系统功能测试。


八、运行安全与操作规范

1. 开机前检查

  • 确认电源插座接地良好;

  • 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无损;

  • 检查控制面板是否显示正常;

  • 禁止使用损坏或改装电源线;

  • 不得共用高功率电器插座。

2. 正常运行中注意事项

  • 避免电源频繁启停;

  • 不得超负荷连接其他设备;

  • 若发生断电,应等待5分钟后再重新启动;

  • 严禁用湿手触摸电源开关。

3. 停机与断电程序

  • 实验结束后关闭风机与照明系统;

  • 保持风机运行10分钟以清除残余气溶胶;

  • 关闭主电源开关并拔下插头;

  • 若长期停用,应断开电源线并覆盖防尘罩。


九、主要电气部件安全特性

1. 风机电机

  • 类型:无刷直流电机(DC ECM);

  • 额定功率:200–300W;

  • 电气寿命:≥60,000小时;

  • 具备过载与过温保护;

  • 绝缘等级:F级。

2. 照明系统

  • 类型:高亮度LED灯;

  • 功率:≤20W;

  • 电压隔离防护等级:IP20;

  • 防眩光设计,防止电流干扰。

3. 紫外灯系统

  • 功率:30W;

  • 具备电子镇流器防闪烁功能;

  • 与风机、照明、前窗互锁。

4. 控制系统

  • 主控模块为微处理器单元(MCU);

  • 电源供电 24V DC;

  • 带有过压与反接保护;

  • 内置看门狗电路防止程序死锁。


十、报警系统与防护机制

1. 报警类型

  • 电压异常报警:电源波动超限时发出提示;

  • 过载报警:风机或照明电流过大;

  • 短路报警:检测到异常短接时立即断电;

  • 接地故障报警:接地电阻升高超限;

  • 控制故障报警:主控板通讯中断或数据异常。

2. 报警形式

  • 声光报警(蜂鸣器+红色指示灯闪烁);

  • LCD显示屏提示错误代码;

  • 报警记录自动保存,可追溯。

3. 保护响应机制

  • 短路与过流:立即切断输出电源;

  • 电源波动:延时自动复位;

  • 漏电检测:自动断电并锁定操作;

  • 主电源恢复后自动执行自检程序。


十一、电气维护与检测周期

1. 日常维护

  • 每周清洁控制面板与插座灰尘;

  • 检查电源线及插头有无老化、破损;

  • 检查接地端子是否松动;

  • 检查指示灯与显示屏功能是否正常。

2. 定期维护

检测项目周期内容
接地电阻检测每年确认≤1Ω
漏电流检测每年不超过0.5mA
绝缘电阻测试每年≥5MΩ
风机电流检测每半年电流稳定,无过载
报警系统验证每季度模拟异常检测报警功能

3. 维修规范

  • 维修人员须具备电气安全资质;

  • 禁止在通电状态下进行拆卸;

  • 更换元件必须为原厂配件;

  • 检修后需进行绝缘和接地测试;

  • 所有维修记录应归档保存至少五年。


十二、常见电气故障与排查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处理措施
电源指示灯不亮电源未接通或保险丝熔断检查插座、电源线及保险丝
风机不启动控制系统故障或电机过载检查控制板及电机温度
显示屏闪烁电压不稳或接地不良使用稳压电源并检查接地
紫外灯不亮前窗未关闭或互锁失效检查互锁系统及灯管
报警频繁电气接触不良或传感器漂移检查接插件并重新校准

十三、紧急处理与安全措施

  1. 电击事故处理

    • 立即切断电源;

    • 迅速将伤者脱离电源接触;

    • 实施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 检查设备电源系统并封存待检。

  2. 短路或冒烟

    • 立即关闭主电源;

    •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电气火源;

    • 禁止使用水型灭火器;

    • 通知电气工程师检查原因。

  3. 雷击与电压突变

    • 建议使用稳压电源或UPS设备;

    • 避免雷雨天气下频繁启停设备。


十四、电气安全培训与制度建设

1. 培训要求

  •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 熟悉设备电源、开关与报警功能;

  • 了解紧急断电和事故处理流程;

  • 定期参加年度安全复训。

2. 制度建设

  • 制定《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 明确设备使用与维护责任人;

  • 建立设备电气检测档案;

  • 实施年度审查与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