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300运行监控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面向全球实验室推出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检验、生物研究、疫苗开发、制药及公共卫生领域。设备通过高效的气流系统、智能控制单元与实时监测技术,为操作者、样品和环境提供可靠的生物防护屏障。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面向全球实验室推出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检验、生物研究、疫苗开发、制药及公共卫生领域。设备通过高效的气流系统、智能控制单元与实时监测技术,为操作者、样品和环境提供可靠的生物防护屏障。

运行监控是生物安全柜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气流、风速、压力、温湿度、电气安全及过滤状态的实时检测,可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性能衰减和潜在泄漏风险。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在设计中集成了先进的传感系统与微处理器控制逻辑,实现了全方位、动态化的运行状态监控。

本文将全面阐述该系列设备的运行监控原理、关键参数、传感系统、报警机制、数据管理与维护方法,帮助实验室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体系。


二、运行监控的意义

1. 保证生物安全

运行监控系统可实时跟踪风速、气流方向和过滤状态,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有效防护模式,防止污染物外泄或样品交叉感染。

2. 提高运行稳定性

通过对风机、电流、压差等数据的持续监测,可及时发现潜在异常,避免设备停机或性能下降。

3. 延长设备寿命

自动监控有助于保持设备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减少零部件超负荷工作导致的磨损。

4. 满足法规与认证要求

GMP、GLP 和 EN 12469 等国际标准均要求生物安全柜配备运行监测与报警系统,以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可追溯性。


三、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运行监控系统概述

该系列采用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和微处理控制器,构建了多层次、全自动化的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

  1. 气流与风速监控系统
    实时检测送风、回风速度与流向,确保层流均匀与气流平衡。

  2. 压差与过滤监控系统
    监测过滤器前后压差变化,判断滤芯是否堵塞或泄漏。

  3. 电气运行监控系统
    检测风机、照明、紫外灯及电源状态,防止电气故障。

  4. 报警与安全互锁系统
    实时发出声光报警,并在异常情况下自动执行保护动作。

  5. 数据记录与显示系统
    通过LCD面板显示运行状态、报警信息和维护提示,部分型号支持数据导出。

  6. 环境监控扩展接口
    可选装温湿度监控模块,实现更精准的环境管理。


四、气流与风速监控

1. 工作原理

气流监控系统由多个热式风速传感器组成,通过实时测量空气流速变化,反馈至主控系统。控制单元根据检测数据自动调节风机转速,以保持设定风速范围内的稳定气流。

2. 监测内容

  • 下送风平均速度:保持在 0.33–0.53 m/s;

  • 吸入口风速:维持 0.45 ± 0.05 m/s;

  • 层流均匀性:波动率 ≤5%;

  • 风速异常检测:当风速偏离设定值 ±20% 时触发报警。

3. 控制逻辑

系统采用 PID 动态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电机转速,确保气流平衡。当传感器检测到温度或过滤阻力变化时,系统会智能补偿,防止层流失稳。

4. 运行数据展示

面板实时显示当前风速数值,并提供风速趋势条,方便操作者判断运行状态。


五、压差与过滤监控

1. 压差检测机制

通过压差传感器分别监控送风与排风HEPA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实时反映过滤阻力变化。

2. 正常范围

  • 初始压差约 250 Pa;

  • 运行稳定值 ≤ 450 Pa;

  • 当压差超过预设上限时,系统发出报警,提示更换滤芯。

3. 功能说明

  • 堵塞监控:当过滤器灰尘积聚导致阻力上升时,系统发出预警;

  • 泄漏检测:压差异常下降可能表示滤芯密封不严或破损;

  • 维护提示:累计运行时间与压差结合,自动生成更换提醒。


六、电气运行监控系统

1. 电源监控

  • 实时检测电压、电流与功率消耗;

  • 电压波动超过 ±10% 时触发保护机制。

2. 风机与照明系统监控

  • 风机运行状态、转速及功率监测;

  • 照明灯亮度与使用时间记录,超时提醒更换。

3. 紫外灯监控

  • 检测灯管使用时间与亮度衰减;

  • 紫外灯启停与风机互锁,防止误操作。

4. 安全互锁功能

  • 风机与紫外灯互锁:防止紫外照射人体;

  • 前窗高度超限自动报警;

  • 电机过载自动断电保护。


七、报警与保护机制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具备多级报警机制,确保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能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1. 报警类型

  • 风速过低/过高报警;

  • 前窗高度异常报警;

  • HEPA过滤器堵塞或泄漏报警;

  • 电机过载或风机故障报警;

  • 紫外灯互锁报警;

  • 电源异常报警。

2. 报警方式

  • 声音报警:蜂鸣器发出高频提示;

  • 灯光报警:控制面板指示灯闪烁;

  • 显示屏提示:显示故障代码与处理建议。

3. 自动保护动作

  • 风速异常时自动降低风机转速或停机;

  • 电源波动严重时系统自动断电;

  • 检测到紫外互锁异常时锁定操作区。

4. 操作员响应

  • 阅读报警代码并查阅操作手册;

  • 如无法排除,联系维护工程师;

  • 记录报警时间、类型与处理结果。


八、数据记录与显示系统

1. 显示界面

LCD 控制面板显示关键运行信息,包括:

  • 风速与风机状态;

  • HEPA压差值;

  • 紫外灯与照明状态;

  • 累计运行时间与维护提示;

  • 报警信息与代码说明。

2. 数据记录功能

部分型号具备内部数据存储,可保存运行日志、报警记录与维护历史。

  • 支持USB导出功能,便于追溯;

  • 可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MS)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3. 运行统计

系统自动记录累计运行时间,便于判断维护周期与滤芯更换时间。


九、温湿度与环境监控(可选功能)

Thermo 1300 系列部分机型可选配环境监控模块,实时显示实验区温湿度参数。

  • 温度范围:18~26℃;

  • 湿度范围:30~70%;

  • 当温湿度偏离设定范围时,面板自动提示。

该功能有助于控制实验条件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对环境敏感的细胞培养或分子实验。


十、运行监控系统的校准与维护

1. 风速与压差传感器校准

  • 每年由专业技术人员使用标准仪器进行校准;

  • 校准后记录标定值与日期;

  • 若发现漂移超过5%,应重新标定或更换传感器。

2. 控制系统维护

  • 检查电源模块与控制线路是否松动;

  • 定期清理控制箱内灰尘;

  • 检查报警功能是否灵敏。

3. 软件系统更新

  • Thermo 1300 系列支持固件升级;

  • 建议每两年更新一次控制程序,以提升稳定性与兼容性。


十一、远程监控与智能化拓展

随着实验室智能化发展,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可选配网络通讯模块,实现远程运行监控。

1. 网络连接功能

  • 支持以太网或无线连接;

  • 可将运行数据上传至中央监控平台。

2. 远程监控功能

  • 实时查看风速、压差与报警状态;

  • 接收电子邮件或短信报警通知;

  • 远程锁定设备或进行故障诊断。

3. 管理优势

  • 集中监控多台设备运行状态;

  • 提高运维效率与安全管理水平。


十二、运行监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1. 数据存档:所有运行数据应定期导出备份,保存期限不少于五年;

  2. 趋势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识别设备性能变化趋势;

  3. 风险评估:根据报警频率与参数波动判断潜在隐患;

  4. 绩效评估:运行稳定性与能耗数据可作为设备维护决策依据。


十三、常见运行监控异常与排查

异常现象可能原因处理措施
风速显示异常传感器漂移或污染清洁或重新校准传感器
压差持续升高滤芯堵塞或风道积尘检查并更换HEPA滤芯
报警频繁触发气流扰动或前窗位置不当调整实验环境与前窗高度
显示屏无响应控制板电源异常检查电源模块或更换主板
数据无法导出接口松动或U盘格式错误检查接口并重新格式化

十四、运行监控的管理制度

1. 责任分工

  • 操作人员:每日查看监控数据并记录运行状态;

  • 设备管理员:定期审查报警记录与维护日志;

  • 安全主管:定期评估运行监控系统有效性。

2. 检查频率

  • 每日:查看风速、压差、报警状态;

  • 每周:校对风机与照明运行时间;

  • 每月:导出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

3. 异常报告制度

发现异常报警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并记录处理过程;
如出现设备停机,应立即停止实验并通知维修工程师。


十五、运行监控与节能管理

Thermo 1300 系列运行监控系统不仅确保安全,还能实现能耗优化:

  • 自动调整风机转速,减少不必要能耗;

  • 根据实验强度进入待机模式;

  • 定期评估能耗曲线,优化实验室能源使用效率。

监控数据显示,在节能模式下,设备可降低电力消耗约30%,同时保持安全性能不变。


十六、运行监控系统的验证与再评估

  1. 年度验证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系统验证,包括风速、压差、报警响应与数据精度测试。

  2. 事件后验证
    设备维修、滤芯更换或迁移,应重新进行运行监控系统验证。

  3. 再评估周期
    每3年进行一次系统性性能再评估,以确认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