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300安全规范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赛默飞世尔科技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实验室研发的高性能防护设备,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实验、分子诊断、药品研发及公共卫生领域。其设计目标是通过稳定的气流控制、精密的过滤系统与完善的电气防护,为操作者、样品与实验环境提供全方位生物安全保障。
生物安全柜是实验室中防止生物因子泄漏的重要屏障,其安全使用直接关系到实验质量和人员健康。为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从安装、操作、维护到报废处理的各环节都应符合标准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生物安全柜的安全规范与管理要求。
二、安全设计原理
Thermo 1300 系列的安全设计基于三级防护理念:
操作者防护:防止实验样品产生的气溶胶或有害微生物外逸。
样品防护:防止外部空气污染实验样品。
环境防护:防止实验室空气中被污染的气体或颗粒扩散至外部环境。
设备通过负压气流、双级HEPA过滤与自动监控系统实现综合防护。内外气流经高效过滤后循环或排出,保证操作区持续维持正向洁净气流,而柜外则保持相对负压以阻断污染扩散。
三、使用前安全检查
安全使用的第一步是设备检查,确保运行状态良好。
1. 外观与结构检查
检查外壳与前窗是否完好,无裂纹或松动;
确认安全玻璃能平稳升降,限位功能正常;
检查柜体密封条是否完整无损;
支架稳固,脚轮锁定可靠。
2. 电气安全检查
电源线、插头无破损、无裸露导线;
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漏电保护器功能正常,按下测试键应立即断电;
电源指示灯、控制面板显示无异常。
3. 风机与过滤系统检查
启动风机前确认风道无堵塞;
观察风速指示是否在标准范围(0.33–0.53 m/s);
若风速过低或报警,停止操作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4. 紫外与照明检查
确认紫外灯与照明灯工作正常,无闪烁或延迟点亮现象;
清洁灯罩表面,确保透光性良好;
检查紫外灯定时功能是否正常。
四、操作安全规范
1. 启动与预运行
开启电源与风机,运行5–10分钟以稳定气流;
打开照明灯,确认照度充足;
清洁操作台面并放置必要物品,保持合理布局;
检查前窗高度(一般保持在20–25 cm),切勿超过警示线;
穿戴规定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手套和防护眼镜。
2. 操作原则
所有实验操作应在气流中心区域进行;
动作保持平稳,避免快速移动导致气流紊乱;
禁止在安全柜内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避免使用明火,以防破坏层流气流;
禁止堵塞进风口和出风口;
实验区内物品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方向排列;
若产生气溶胶,立即停止操作并延长风机运行时间。
3. 实验结束后
将废弃物密封放入生物危害容器;
用70%乙醇或合适消毒剂擦拭台面、内壁和侧板;
关闭照明灯与风机;
若需消毒,关闭前窗并启动紫外灯照射30分钟;
操作完毕后关闭主电源并记录使用情况。
五、个人防护要求
穿戴符合生物安全等级的防护服,避免裸露皮肤;
实验中不得用手触摸面部或调整防护装备;
若手套受污染,应立即更换并进行手部消毒;
严禁在安全柜内饮食或存放个人物品;
实验完成后,应脱下防护服并进行个人清洗。
六、环境与安装安全
1. 安装位置
安装区域应远离门口、窗户及空调出风口,避免气流干扰;
设备背部与墙面保持至少30 cm间距,顶部与天花板间距≥20 cm;
地面需平整坚固,承重符合设备要求;
周边环境保持整洁、通风良好。
2. 室内条件
温度范围:18–26℃;
相对湿度:30–70%;
不得有强电磁场或振动源干扰;
电源供电应稳定,配备独立回路与稳压装置。
七、电气安全规范
严禁湿手操作电气开关与插头;
不得擅自拆卸电气控制模块或线路;
检修时必须切断主电源;
设备周围应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水灭火;
如发现异味、冒烟或火花,立即按下紧急断电按钮;
所有维修作业应由具有资质的工程人员执行。
八、紫外与照明安全
紫外灯仅用于操作结束后的灭菌消毒,不得在人员在场时开启;
若需检修灯管,必须关闭电源并等待至少10分钟;
紫外灯波长254 nm,长期暴露可能引起皮肤灼伤与角膜炎,操作时需严格防护;
定期检测紫外灯强度,低于70 μW/cm²应更换;
紫外照射期间确保前窗关闭、风机与照明关闭。
九、过滤系统安全管理
HEPA过滤器是生物安全防护的关键部件,禁止自行拆卸;
每半年检测过滤器压差或完整性;
若压差持续升高或风速降低,应更换过滤器;
更换操作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并由专业人员实施;
废旧过滤器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需经高温灭菌或密封处置;
过滤器舱应保持密闭,防止气体旁漏。
十、报警与安全互锁系统
Thermo 1300 系列设有多级安全联锁功能,用于防止误操作。
风速报警:当风速超出安全范围时,声光提示;
前窗互锁:前窗未关闭时紫外灯无法点亮;
风机互锁:风机未运行时禁止开启紫外灯;
电气故障报警:当发生短路或过载时自动断电;
过滤器堵塞报警:提示用户及时维护。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报警含义,出现警示时不得强制运行,应立即排查原因。
十一、日常安全维护
1. 每日维护
清洁台面与内壁;
检查风速显示、报警系统;
确认照明与紫外灯功能正常;
记录运行时间与使用人。
2. 每周维护
清理进风格栅与排气口;
检查密封条与玻璃升降机构;
测试漏电保护器功能。
3. 每月维护
检查接地电阻与电气绝缘;
记录过滤器压差变化;
测试风机转速与噪音水平;
清理电气箱灰尘。
4. 年度维护
由认证机构进行全面性能验证,包括风速、过滤完整性、照度、噪声及报警系统;
校准传感器与电气参数;
检查所有螺栓与框架稳定性。
十二、紧急情况处理
1. 生物泄漏
立即关闭风机并封闭前窗;
启动紫外灯或使用消毒剂进行初步处理;
通知安全负责人并按照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执行;
清理后进行全面消毒并重新校准。
2. 电气故障
切断主电源;
不得用水灭火,使用绝缘灭火器;
等待维修人员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运行。
3. 人员暴露
立即脱离实验区域;
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暴露部位;
报告安全管理部门并进行医学评估。
十三、操作行为禁令
禁止在运行状态下拆卸过滤器或电气元件;
禁止用强酸、强碱或含氯溶剂擦拭不锈钢表面;
禁止堵塞送风口或排气口;
禁止在柜内使用喷雾剂、易燃或挥发性溶剂;
禁止放置大量设备或容器,防止气流紊乱;
禁止无防护措施下使用紫外灯;
禁止长期存放任何样品或试剂。
十四、培训与人员管理
所有操作人员须经生物安全与设备使用培训并通过考核;
操作前应熟悉设备说明书及安全规范;
实验室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对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并记录。
十五、报废与处理安全
当安全柜达到使用寿命或无法修复时,需按以下程序报废:
启动报废审批,确认设备已停止使用;
进行全面消毒,清除残留污染物;
拆除电源与过滤系统,由专业机构处理;
HEPA过滤器与内部污染件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记录报废原因、日期与处置方式并归档保存。
十六、安全规范执行与监督
实验室应建立《生物安全柜使用登记与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负责人每月检查使用记录与维护日志;
定期审查安全规范执行情况并进行改进;
发现违规使用或设备异常,应立即停用并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