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300常见故障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Thermo Scientific 1300系列生物安全柜是国际公认的高性能实验室防护设备,以卓越的气流控制、智能监测系统和人性化设计在科研、制药及临床检测领域广泛应用。该系列设备主要承担三重防护功能:保护操作者、样品及实验环境。然而,即便是高品质的安全柜,也可能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性能衰减或系统故障。
为确保实验室持续安全运行,及时识别并排除故障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从结构原理出发,系统分析Thermo Scientific 1300系列生物安全柜的常见故障类型、原因诊断、排查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用户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体系。
二、生物安全柜的系统组成概述
理解设备结构是分析故障的基础。Thermo Scientific 1300系列生物安全柜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
空气流动系统:包括风机、电机、风道及进出风口,维持恒定气流平衡。
HEPA过滤系统:负责过滤气溶胶及颗粒物,确保空气洁净。
电子控制系统:用于风速控制、报警、照明、紫外灯等功能调节。
机械结构部分:包括操作窗、支架、外壳及密封件。
安全监测模块:监测风速、压差、温湿度及前窗位置。
这五大系统协同工作,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异常,均可能导致设备防护性能下降。
三、常见故障类型与表现
根据实验室维护记录和设备运行特征,Thermo Scientific 1300系列安全柜的常见故障可分为以下几类:
风机与气流类故障
过滤系统堵塞或失效
电控与报警系统异常
紫外与照明系统故障
机械结构与密封问题
环境干扰或人为误操作引起的性能异常
以下将对每类故障进行详细说明与排查方法。
四、风机与气流类故障
1. 故障现象
风速明显下降,层流不均;
报警系统提示“Airflow Low”或“Fan Fault”;
气流模式测试中烟雾出现回流、外泄或死区;
噪音异常、振动增大。
2. 可能原因
风机老化、轴承磨损或电机转速不稳;
控制电路故障导致风机供电不稳定;
过滤器堵塞增加阻力;
进风口被纸张、器具遮挡。
3. 排查与解决
检查风机转速与电流值是否符合规格;
清理进风格栅与内部灰尘;
更换老化风机或润滑轴承;
若为控制板故障,应由专业工程师更换主控模块。
4. 预防措施
每周检测风速并记录变化趋势;
保持前进风口畅通,避免堵塞;
定期保养风机并检查震动是否异常。
五、HEPA过滤系统堵塞或泄漏
1. 故障现象
风速下降、报警灯持续闪烁;
层流不均或下降气流速度偏低;
粒子计数或洁净度检测不合格;
过滤器边缘处可见粉尘积聚。
2. 原因分析
长期运行导致尘埃负载超限;
密封垫老化或安装不严密;
过滤器受潮变形;
安装方向错误或型号不匹配。
3. 排查与修复
采用光度法进行泄漏检测;
若泄漏超标,应更换滤芯并重新校准风速;
检查密封垫圈、边框及压紧结构;
避免使用高湿度消毒剂导致滤纸吸湿。
4. 预防建议
每年进行HEPA完整性测试;
定期记录过滤阻力变化;
实验前后保持环境清洁,减少灰尘来源。
六、电控与报警系统异常
1. 故障现象
控制面板按键无响应;
显示屏闪烁、数据不更新;
报警持续响或无法复位;
电源开关或插座无输出。
2. 可能原因
控制板老化或短路;
电源电压波动超出允许范围;
传感器失灵导致数据采集异常;
程序软件故障或内部通信错误。
3. 排查方法
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源输入、输出电压;
检查主板保险丝及连接线是否断裂;
重启系统并执行自检程序;
若为传感器问题,更换压差或风速传感器。
4. 预防措施
使用稳压电源,防止电压冲击;
定期备份设备参数与校准数据;
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电控板受损。
七、紫外灯与照明系统故障
1. 故障表现
紫外灯不亮或亮度不足;
白光照明闪烁、变暗;
紫外灯自动关闭时间异常。
2. 原因分析
灯管寿命到期或镇流器损坏;
灯座接触不良;
控制电路或联锁系统异常;
灯管表面有灰尘或油污影响照射效率。
3. 处理方法
更换灯管并清洁灯罩;
检查镇流器及线路连接;
测试联锁系统是否在紫外与风机运行间切换正常;
确认使用的灯管型号符合厂家要求。
4. 维护要点
每月检测紫外灯照度强度(≥40 μW/cm²);
累积使用1000小时后建议更换;
禁止在风机运行时开启紫外灯以防风流削弱杀菌效果。
八、操作窗及机械结构问题
1. 故障现象
前窗升降不顺畅或卡滞;
密封不严造成气流泄漏;
窗玻璃出现裂纹或松动;
升降报警系统频繁触发。
2. 可能原因
升降钢丝松弛、滑轨卡尘;
窗限位传感器位置偏移;
气流干扰使负压异常;
操作不当导致冲击或偏载。
3. 处理步骤
清洁滑轨并润滑机械部件;
校准前窗限位传感器位置;
检查密封条老化并更换;
若玻璃破裂必须立即停用并更换。
4. 使用建议
操作时缓慢升降,避免冲击;
定期检查传感器响应时间;
不得自行拆卸前窗防护系统。
九、气流平衡失调
1. 故障表现
吸入口风速偏低或下降气流不均;
烟雾测试中气流外逸;
风速报警频繁触发;
某些区域形成涡流。
2. 原因诊断
风机运行状态不匹配;
HEPA过滤阻力差异;
实验室通风环境干扰;
前窗开启角度不当。
3. 解决方案
调整风机转速比以恢复平衡;
检查过滤器安装是否正确;
避免空调、排风口直吹安全柜;
将前窗固定在推荐操作高度(约200mm)。
4. 定期验证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气流模式和风速均匀性测试,确保防护气幕持续稳定。
十、噪声与振动问题
1. 常见症状
风机运行时出现高频嗡鸣;
桌面振动影响显微镜观察;
外壳共振产生噪音。
2. 原因分析
风机叶轮不平衡;
紧固件松动;
支架与地面接触不稳;
风道积尘或异物碰撞。
3. 解决办法
检查风机安装螺栓并紧固;
使用水平仪校正柜体水平度;
清除风道内杂物;
安装减震垫以降低噪声。
十一、报警系统频繁触发
1. 表现特征
风速正常但报警灯仍亮;
系统无响应或误报警;
报警复位后再次触发。
2. 原因分析
传感器漂移或校准偏差;
电控板信号干扰;
环境温湿度波动过大;
软件版本与硬件兼容性问题。
3. 处理方法
校准风速与压差传感器;
更新控制软件版本;
检查接地线是否松脱;
若为误报警,可恢复出厂参数重新初始化。
十二、环境与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
1. 环境因素
空调出风直吹安全柜造成气流扰动;
室内空气压力变化影响气幕稳定;
灯光反射或电磁干扰造成显示误差。
2. 人为操作不当
操作台面摆放过多物品阻挡气流;
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导致电路受潮;
未按程序启停设备。
3. 改进建议
优化实验室布局,保证空气流向稳定;
严格执行SOP操作程序;
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防止误操作。
十三、维护与预防体系
建立系统化维护计划是减少故障的根本手段。
| 维护项目 | 频率 | 内容 |
|---|---|---|
| 风速与报警系统检测 | 每月 | 检查风速变化及报警响应 |
| 过滤器完整性测试 | 每年 | 光度法检测泄漏 |
| 电控与电气安全检查 | 每半年 | 测试接地电阻、绝缘电阻 |
| 紫外灯照度检测 | 每季度 | 确认紫外强度达标 |
| 外壳与结构紧固检查 | 每半年 | 防止振动与松动 |
| 环境气流验证 | 每年 | 确保室内空气流向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