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生物安全柜 Thermo Scientific 1300安装指南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一种 Class II Type A2 型微生物安全防护设备,采用垂直下送风与前窗进气相结合的双重气流设计,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实现人员、样品及环境的三重保护。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产品概述与安装目标

Thermo Scientific 1300 系列生物安全柜是一种 Class II Type A2 型微生物安全防护设备,采用垂直下送风与前窗进气相结合的双重气流设计,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实现人员、样品及环境的三重保护。
安装工作的目标是确保设备在物理结构、气流性能、电气系统等方面完全符合设计标准,使安全柜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气流稳定、噪音低、震动小、操作安全可靠。

本指南适用于 1300 系列的所有型号(例如 1300 A2 3ft/4ft/6ft 等),无论是否配备紫外灯、外排接口或其他附加模块,均可参照以下步骤执行。


二、安装前准备

1. 设备检查

设备运抵实验室后,首先检查包装箱是否有破损、倾斜或受潮。开箱后核对以下项目是否齐全:

  • 主机安全柜本体

  • 支撑架及固定螺栓

  • 电源线与控制模块

  • 说明书与校准标签

  • 附件(前窗手柄、照明系统、HEPA 滤网已装配)

若发现外观变形、部件松动或配件缺失,应立即停止安装并记录。

2. 环境条件要求

为了确保气流稳定与过滤系统有效工作,安装现场应符合以下条件:

  • 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 18–30 ℃,相对湿度 ≤ 75%。

  • 室内空气流速不宜超过 0.25 m/s,以防外部气流干扰前窗面。

  • 安装区域应避开门口、窗户、空调出风口、排气扇、通道等可能引起湍流的区域。

  • 房间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并避免与其他强排风设备共用管道。

3. 地面与支架安装

安全柜支架应放置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建议地面承重不低于 500 kg/m²。
使用水平仪校正支架水平度,使机柜四角高度一致。支架带有脚轮的,应在调整位置后锁定轮刹,防止运行中移动。

4. 电源与接地

设备工作电压通常为 220–240 V / 50 Hz(部分型号为 110 V 版本),需使用单独回路,带过载保护和接地线。
禁止与大型加热或制冷设备共用电源插座。接地电阻不应高于 1 Ω。
如实验室采用 UPS 供电,需确保容量满足设备峰值功率要求。


三、设备搬运与定位

1300 系列安全柜体积较大且重心偏后,搬运时需至少 4 名人员配合,使用专用平板车或升降机。

1. 拆箱步骤

  • 移除外部固定木框或纸箱包装。

  • 检查防震泡沫是否完好,确保玻璃前窗与风机部分未受挤压。

  • 保留原包装材料以备后续搬迁使用。

2. 定位要求

  • 设备后壁距离墙面至少 30 cm,以保证空气循环与维护空间。

  • 设备两侧各预留 30–50 cm,顶部预留 30 cm 以上空间,方便更换滤网。

  • 前方需留出至少 1 m 操作空间,便于人员活动及安全逃生。

3. 固定与调平

设备就位后,将机柜固定在支架上。通过底部调节螺栓微调水平,使气泡水平仪处于中央。
不允许设备倾斜安装,否则会导致气流分布不均、风速偏差及噪音上升。


四、通风与排风系统连接

1. 内部气流说明

A2 型安全柜设计为 70% 空气循环、30% 空气经 HEPA 过滤后排出。一般无需外排风系统即可满足 BSL-2 级实验要求。
若实验涉及低浓度挥发性化学物质,可选配外排接头及管道系统。

2. 外排管道连接

如需外排,应使用相匹配的接口直径(通常为 200 mm 或 250 mm),采用耐腐蚀金属软管或不锈钢管。
连接处应加装密封圈与不燃胶垫,确保无泄漏。外排风量须与机柜风机流量相匹配,以维持内部负压平衡。

3. 排风平衡测试

连接完成后,应进行烟雾试验或风速测试,以确认气流从操作区均匀流向过滤区,无逆流或回旋。


五、电气系统安装

1. 控制面板

设备前方配备触控或按键式控制面板,用于控制照明、风机、紫外灯、插座及报警系统。
安装完成后,确认控制面板显示正常,按键无卡滞,指示灯可点亮。

2. 内部插座

机柜内置防水插座仅供小型实验设备使用,总功率不应超过 500 W。严禁连接大型电热设备。

3. 紫外灯与照明系统

安装时应确认灯管已正确插入卡槽,灯罩洁净透明。
通电前禁止触摸灯管,以防留下油污影响寿命。


六、滤器与气流校准

1. HEPA 过滤器

设备出厂时滤器已安装并经测试。若运输过程中拆卸过滤器,应重新安装并进行密封检测。
滤器框架与法兰之间应保持紧密贴合,无空隙。

2. 风速校准

启动风机后,用热球式风速仪测定下送风与前窗进气速度:

  • 下送风平均速度: 0.33 ± 0.03 m/s

  • 前窗进气速度: 0.53 ± 0.03 m/s
    调节风机电位器至标准范围,确保气流平稳无波动。

3. 烟雾可视化测试

使用无毒可视烟源从操作台前缘释放烟雾,观察气流应自前向后流动,烟雾不得外溢或上卷至操作员面部。


七、噪音与振动检测

在风机正常工作状态下,距操作口 300 mm 处测得噪音应 ≤ 65 dB(A)。
若噪音超标或出现震动,应检查以下项目:

  • 风机叶轮是否接触外壳

  • 支架螺栓是否松动

  • 滤器安装是否偏位

  • 地面是否不平

调整后再次测定,直至噪音达标。


八、安全与性能测试

设备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以下标准化检测,以确认运行状态符合要求:

  1. 前窗高度指示测试:操作窗升降顺畅、限位装置有效。

  2. 空气流速测试:符合 Class II A2 标准。

  3. 滤器泄漏测试:使用粒子计数仪检测外泄粒子数,应符合 ISO 14644 要求。

  4. 电气安全测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连续性及漏电电流检测。

  5. 照明与紫外强度测试:照度≥ 800 lx,紫外照射强度≥ 40 µW/cm²。

所有测试数据应记录在安装报告中,留存备查。


九、首次运行与使用准备

  1. 通电前检查

    • 确认所有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 检查排风系统是否运行正常。

    • 确认前窗玻璃无裂纹、轨道润滑良好。

  2. 系统启动

    • 打开电源,风机自动启动

    • 控制面板显示气流稳定后,开启照明系统。

    • 运行 10 分钟后方可进行样品操作。

  3. 紫外灯测试

    • 在关闭前窗情况下,启动紫外灯。

    • 检查紫外指示灯与定时功能是否正常。


十、注意事项

  • 安装过程中严禁私自拆卸电气系统或更换部件。

  • 外排风管不得过长或弯曲过多,以防气阻影响性能。

  • 如实验室有多台安全柜,须保持设备间距 ≥ 1.2 m,以免互相干扰。

  • 不得在安全柜顶部放置重物或实验器具。

  • 电气线路需有清晰标识,严禁使用临时电缆或接线板。

  • 设备安装后应加贴“已验证”标签并录入资产管理系统。


十一、维护与后续验证

在完成安装后,建议进行以下周期性检查:

  • 每月:清洁前窗、检查报警灯与风机运行状态。

  • 每半年:检测风速与滤器压差。

  • 每年:由认证机构执行 HEPA 泄漏检测、噪音与照度测试。

如安全柜被搬迁或进行大修,应重新进行全套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