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分光光度计Evolution样品准备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样品的准备过程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
赛默飞 Evolution 系列分光光度计凭借高分辨率光学系统和智能化软件平台,为科研与检测提供了优越的测量精度。
然而,即便仪器性能再稳定,若样品处理不当,也会导致吸光度偏差、光谱失真或结果波动。
因此,掌握正确的样品前处理与比色皿操作规范,是确保测量结果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从样品制备原则、溶液配制、浓度选择、光程控制、温度影响、清洁管理与误差防范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帮助实验人员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
二、样品准备的重要性
样品的状态和质量决定了光谱信号的真实性。
Evolution 系列采用双光源系统(氘灯与钨卤素灯),对光的吸收极为敏感,任何杂质、气泡或浓度偏差都可能引起误差。
良好的样品准备应满足以下条件:
样品成分明确、均匀无气泡;
溶液澄清透明,无悬浮颗粒;
浓度适中,吸光度值处于 0.2–1.0 A 范围;
样品与空白溶液组成相同溶剂体系;
温度与环境条件稳定;
比色皿干净、光程一致。
三、样品类型与适用分析
Evolution 系列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多种样品形态:
| 样品类型 | 特点 | 典型应用 |
|---|---|---|
| 液体溶液 | 最常见,易配制 | 化学反应动力学、有机物浓度测定 |
| 固体溶液或溶胶 | 需溶解或分散 | 药物片剂溶解度、粉末样品分析 |
| 悬浊液 | 可测散射或透射率 | 纳米颗粒溶液、乳液研究 |
| 生物样品 | 含蛋白质或核酸 | DNA/RNA 定量、酶活性测定 |
不同样品类型对应不同的前处理方法,以下章节分别阐述。
四、溶液样品的准备流程
1. 试剂与溶剂选择
使用分析纯或光谱纯试剂;
溶剂应具备高透光性(如蒸馏水、乙醇、丙酮等);
避免使用含杂质的缓冲液或不透明溶剂。
溶剂的吸收特性决定空白基线稳定性,因此应保证溶剂在测量波长范围内无明显吸收。
2. 溶液配制步骤
按照实验要求准确称量样品;
用适当溶剂溶解并定容;
使用磁力搅拌器混合均匀;
必要时过滤(0.45 μm 滤膜)或离心以除去悬浮颗粒。
3. 浓度范围控制
过高的样品浓度会导致吸光度超过线性范围,引发偏差。
建议吸光度范围控制在 0.2–1.0 A。
若浓度过高,应按比例稀释,并保持溶剂比例一致。
4. 稀释注意事项
使用相同批次溶剂进行稀释;
使用量程合适的移液管与容量瓶;
混匀后立即测量,避免成分沉降或挥发。
五、生物样品的准备
1. 核酸与蛋白质样品
在核酸和蛋白质测定中,样品纯度直接影响吸收峰形与 A260/A280 比值。
(1)样品要求
DNA/RNA 应溶于 TE 缓冲液或去离子水;
蛋白质样品可使用 PBS 缓冲液或专用检测溶液;
样品必须澄清透明,无杂质沉淀。
(2)浓度控制
核酸样品:A260 应在 0.05–1.0 范围;
蛋白样品:A280 建议小于 1.5。
(3)储存条件
短期样品可在 4℃ 保存;
长期样品需冷冻并避免反复冻融。
2. 酶反应或动力学实验样品
酶活性测定要求时间响应快,因此样品需提前平衡温度,避免延迟反应。
建议:
在测量前预热样品至反应温度(如 37℃);
使用恒温比色皿架以保持温度稳定;
启动测量前确保反应体系混匀。
六、固体与悬浊液样品的前处理
1. 固体样品
若样品为粉末或固态物质,应先溶解或制备成适宜的液态样品。
常用方法:
溶解法:使用适当溶剂(如酸、碱或有机溶剂)完全溶解;
浸提法:提取溶液中的活性成分;
分散法:采用超声波使固体均匀悬浮。
样品未完全溶解会导致光散射效应,从而影响吸光度稳定性。
2. 悬浊液与胶体样品
悬浊液需处理至均匀状态:
使用超声振荡 1–2 分钟;
避免过度搅拌以防颗粒破裂;
若测定散射光强,应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所有样品测量。
七、比色皿使用与管理
比色皿是光程控制与光线传输的重要组件。
1. 材质选择
| 材质 | 波长适用范围 | 应用场景 |
|---|---|---|
| 石英比色皿 | 190–900 nm | 紫外及可见光全波段 |
| 光学玻璃比色皿 | 350–900 nm | 可见光测定 |
| 塑料比色皿 | 400–800 nm | 一般教学或低精度测量 |
2. 使用规范
加样体积应占比色皿 2/3;
避免液面波动或气泡;
外壁保持干净无指纹;
比色皿放置方向保持一致(标记面向同一方向)。
3. 清洁与保养
使用后立即用蒸馏水冲洗;
避免使用强酸碱或磨损性清洁剂;
用无尘布擦干外表面;
定期检查透光率,发现划痕应及时更换。
八、空白溶液的制备与基线校正
空白溶液是建立零吸光度基线的参比。
1. 空白溶液原则
应与样品溶液除被测物外的所有组分完全一致;
使用相同溶剂、缓冲液与稀释比例;
若测定多组样品,应确保空白稳定一致。
2. 校正步骤
在系统中选择“Blank”模式;
将空白溶液装入比色皿并放入样品舱;
点击执行基线校正;
校正完成后取出空白比色皿并开始样品测量。
3. 注意事项
若光谱范围较宽(200–800 nm),可分区校正;
空白测定应在光源稳定后进行;
空白液体不得出现气泡或污染。
九、温度与环境控制
1. 温度影响
温度变化会导致吸光度漂移,尤其在生化反应或高精度测定中影响显著。
Evolution 系列可配合恒温比色皿架或外接恒温水浴使用。
建议:
环境温度控制在 20–25℃;
样品测量前静置 3–5 分钟以达到温度平衡;
测量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
2. 环境要求
室内相对湿度 40%–70%;
避免强磁场与电源干扰;
仪器台面应平稳、防震、防尘。
十、样品稳定性与储存
1. 短期稳定性
测量前确保样品处于化学稳定状态;
若样品可能氧化或分解,应在制备后立即测量;
避免挥发性溶剂样品长时间暴露。
2. 长期储存
样品存放容器应为惰性材料,如玻璃或聚四氟乙烯;
储存温度与光照条件根据样品性质确定;
标明样品编号、日期与浓度。
十一、样品误差来源与控制措施
| 误差来源 | 影响 | 控制措施 |
|---|---|---|
| 样品浓度不均 | 吸光度波动 | 充分搅拌或超声均化 |
| 比色皿污染 | 光散射增加 | 清洁并检查透光率 |
| 气泡 | 吸光度异常高 | 用吸管轻拍比色皿壁除泡 |
| 溶剂吸收干扰 | 基线偏移 | 选择透明度高的溶剂 |
| 温度变化 | 吸收系数变化 | 保持恒温条件 |
| 样品老化 | 吸收峰漂移 | 使用新鲜溶液 |
十二、样品编号与记录规范
每个样品应具有唯一编号,便于追踪与数据分析。
记录内容包括:
样品编号与名称;
配制日期与操作者;
溶剂种类与配比;
稀释倍数与浓度;
备注说明(如温度、pH、保存条件)。
这些信息可直接导入 Evolution 软件中,自动生成实验报告。
十三、样品准备实例
实验示例: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吸收测定
精确称取 0.0600 g 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溶于 1000 mL 蒸馏水中;
配制浓度 60 mg/L 的标准溶液;
稀释 2 倍、4 倍、8 倍制成系列溶液;
以蒸馏水为空白,执行基线校正;
选择 257 nm 波长测量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并绘制标准曲线。
通过此规范流程,所得吸光度数据线性良好,R² ≥ 0.999。
十四、样品准备与仪器性能匹配
良好的样品准备应与仪器性能相匹配:
对高浓度样品,可启用自动衰减功能以防光电饱和;
对低吸收样品,可调整带宽提升信噪比;
对粘稠溶液,应延长信号积分时间以稳定读数。
通过合理的样品处理,可充分发挥 Evolution 系列高灵敏度和宽动态范围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