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样品准备

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推出的 BioMate 系列分光光度计 具备高灵敏度和宽光谱响应范围,能够实现从紫外到可见光的精确测量。然而,即使仪器性能优异,若样品准备不当,也会导致吸光度异常、光谱畸变或定量结果偏差。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在分光光度分析中,样品的准备质量直接决定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重现性。
赛默飞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推出的 BioMate 系列分光光度计 具备高灵敏度和宽光谱响应范围,能够实现从紫外到可见光的精确测量。然而,即使仪器性能优异,若样品准备不当,也会导致吸光度异常、光谱畸变或定量结果偏差。

因此,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样品准备流程,是保证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 BioMate 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时的样品准备方法与注意事项,内容涵盖样品采集、预处理、稀释、溶剂选择、比色皿使用、空白对照与保存管理等。


二、样品准备的总体原则

1. 清洁、均匀与稳定

样品应清洁无杂质、组分均匀、性质稳定。任何悬浮颗粒、气泡或沉淀都会导致光散射,从而影响透光率与吸光度读数。

2. 与实验目的匹配

不同类型实验(定性、定量、动力学研究等)对样品浓度、体积、纯度和溶剂的要求不同。准备前应明确测定目标和波长范围,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3. 可重复性原则

样品的制备过程应可复制、可追溯,包括使用相同浓度标准溶液、相同批次试剂和一致的稀释方法。


三、样品采集与储存

1. 样品采集要求

  • 代表性:采样应能反映整体样品的特征,避免分层或局部浓度偏高。

  • 污染控制:使用洁净器具,防止油脂、灰尘及有机物污染。

  • 避免光照降解:对光敏物质,应在避光条件下采样与保存,如用棕色瓶或铝箔包裹。

2. 样品储存条件

样品类型推荐储存条件说明
有机溶液样品密封避光,低温(4℃)保存防止挥发或氧化
水溶液样品常温避光,短期使用超过24小时需重新制备
生物样品-20℃ 冷冻保存防止蛋白质或核酸降解

3. 储存容器选择

使用具良好化学惰性的容器:

  • 玻璃瓶用于一般化学溶液;

  • 聚丙烯或聚四氟乙烯容器用于强酸、强碱或有机溶剂;

  • 棕色试剂瓶用于光敏化合物。


四、样品预处理步骤

1. 过滤

过滤可去除悬浮颗粒与不溶杂质,是光谱分析的基本步骤。
常用滤膜规格:

  • 0.45 μm 微孔膜(一般溶液);

  • 0.22 μm 微孔膜(高精度要求或核酸、蛋白样品)。

过滤时应注意:

  • 使用一次性滤器或注射式过滤器;

  • 过滤前预冲洗滤膜以去除溶出物;

  • 若样品含易吸附组分,可选低吸附型滤膜材料。

2. 离心

对于含有微粒或沉淀的样品,应先离心分离
一般条件:

  • 转速:3000–8000 rpm;

  • 时间:5–10 分钟;

  • 温度:根据样品性质选择(如蛋白质保持在 4℃)。

离心上清液取用时应避免扰动底部沉淀。

3. 脱气

溶液中若存在气泡,会导致光路不稳定。可采用以下方法脱气:

  • 超声震荡脱气;

  • 真空脱气;

  • 加热冷却法(轻微加热后自然冷却)。


五、溶剂与稀释液选择

1. 溶剂要求

  • 高纯度:分析级或光谱级溶剂,确保背景吸收低;

  • 低杂质吸收:溶剂自身在目标波长范围内应几乎无吸收;

  • 与样品兼容:应保证样品稳定、不沉淀、不反应。

常用溶剂与适用波段示例如下:

溶剂适用波段 (nm)说明
蒸馏水200–800最常用,低背景吸收
乙醇≥210有机溶液体系
甲醇≥205紫外测定常用
异丙醇≥220非极性溶质溶解良好
缓冲液≥230生化分析常用

2. 稀释操作

稀释时应选用洁净移液器,避免使用受污染容器。稀释倍数应使吸光度落在仪器线性范围内(0.2–1.0 A)。
若需大倍数稀释,建议逐级稀释以减小误差。


六、比色皿准备与使用

1. 材质选择

类型材质适用波段特点
石英比色皿石英玻璃190–1100 nm透紫外性能优异
光学玻璃比色皿光学玻璃350–900 nm适用于可见光区
塑料比色皿聚丙烯或聚苯乙烯≥400 nm一次性使用,方便快速分析

2. 清洁与维护

  • 使用前以蒸馏水或乙醇清洗,擦拭时使用镜头纸;

  • 禁止使用含氨、酸或碱的清洗剂,以防腐蚀光学面;

  • 若出现划痕、浑浊或残留,应更换新比色皿。

3. 样品加注

加样体积应保证液面高于光路中心线,一般控制在比色皿容量的 2/3。
加样后检查是否存在气泡,若有,应轻轻拍击或使用吸头排除。

4. 放置与定位

比色皿放入样品槽时,应保持透光面朝向一致。BioMate 的光路水平设计要求比色皿底部贴合支架,避免倾斜。


七、空白对照与标准样配置

1. 空白液的定义

空白液用于消除溶剂本身的吸收和杂散光影响,其组成应与样品溶液完全相同,仅不含分析组分。

2. 空白校正操作

  1. 将空白液装入比色皿;

  2. 选择“Blank”功能,系统自动将透过率设为100%(或吸光度0);

  3. 随后放入样品比色皿测定吸光度。

3. 标准溶液制备

对于定量分析,应配置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要求:

  • 使用同一批次溶剂;

  • 浓度梯度均匀分布;

  • 溶液应在测定当天配制完成。


八、样品浓度与测量范围控制

1. 吸光度范围

BioMate 的最佳线性范围为 0.2–1.0 A。超出此范围会导致响应偏离线性关系。

2. 浓度调整策略

  • 若吸光度 >1.5 A,应适当稀释;

  • 若吸光度 <0.1 A,可增加样品浓度或延长光程;

  • 稀释倍数记录应准确,以便计算真实浓度。

3. 朗伯–比尔定律检验

可通过标准系列验证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确保数据可靠。


九、特殊样品处理策略

1. 悬浊液与胶体

对于易散射光的样品,可采用以下方法:

  • 低速离心或过滤;

  • 采用积分球附件测定总透射光;

  • 使用参考比色皿进行双光束补偿。

2. 生物样品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样品应在低温下制备并尽快测定。若含有缓冲盐或表面活性剂,需确认其在目标波段内不干扰测量。

3. 有机溶剂体系

有机溶液易挥发,应使用密闭比色皿。操作过程中避免高温和强光照射,以防溶剂蒸发导致浓度变化。


十、样品保存与稳定性

1. 短期保存

若测定间隔较短(数小时内),可将样品置于避光环境下静置保存。若为易氧化物,可加入少量惰性气体覆盖。

2. 长期保存

可采用以下方法延长稳定性:

  • 冷冻保存(-20℃);

  • 加入抗氧剂(如 BHT 或亚硫酸盐);

  • 分装存放,避免反复冻融。

3. 稳定性测试

通过定时测量样品吸光度变化,可判断其化学或物理稳定性。
若变化超过 ±5%,则说明样品已发生降解。


十一、污染防控与交叉干扰

1. 实验室环境要求

保持操作台清洁干燥,避免溶剂蒸汽或粉尘污染。BioMate 的样品舱内禁止存放液体瓶或试剂。

2. 实验器具专用化

不同样品类别应使用独立移液器头、比色皿与储液瓶,防止交叉污染。

3. 玻璃器皿清洗流程

  1. 先用洗液(稀中性洗涤剂)清洗;

  2. 用自来水冲洗后再以蒸馏水漂洗三次;

  3. 用乙醇擦拭并晾干。


十二、常见问题与排查

问题现象可能原因解决措施
吸光度读数不稳定比色皿外壁有水珠或气泡擦拭干净并重新加样
光谱曲线异常起伏样品混浊或含颗粒过滤或离心处理
吸光度偏高溶液浓度过大或溶剂吸收稀释样品或更换溶剂
吸光度偏低光程短或样品浓度过低增加光程或提高浓度
样品重复性差比色皿放置不一致统一方向并标记位置

十三、样品记录与数据追踪

每次样品准备应记录以下信息:

  • 样品编号与制备日期;

  • 溶剂种类与批号;

  • 稀释倍数与原液浓度;

  • 操作人员与实验条件;

  • 储存方式与时间。

这些记录可存入实验日志或电子数据管理系统,便于后期追踪与质量分析。


十四、BioMate 仪器优化建议

  1. 样品舱温度保持恒定:温度波动会导致吸收系数变化,可使用配套温控附件。

  2. 使用匹配比色皿组:比色皿光学差异小于 ±0.001 A,可提高重复性。

  3. 定期清洁光学窗口:防止残留溶剂或灰尘影响测光精度。

  4. 预实验测试浓度:通过初步扫描确认最佳波长与浓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