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分光光度计BioMate校准方法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赛默飞分光光度计 BioMate 是实验室中用于光谱分析的高精度仪器,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高度依赖于定期和科学的校准操作。校准的目的在于确保仪器在长期运行中保持波长、光度和基线等关键参数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重复性与可比性。
本文将系统介绍 BioMate 系列分光光度计的校准方法,包括波长校准、吸光度校准、基线校准、噪声测试及性能验证等步骤,结合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为使用者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技术指导。
二、校准原理概述
分光光度计通过检测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分析成分浓度。其测量准确度取决于光学系统的波长定位、光源强度稳定性和检测器线性响应。
在仪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光源老化、光栅磨损或环境变化等因素,会导致测量参数漂移。校准过程即是通过标准样品或校准滤光片,对这些关键参数进行修正,使仪器恢复至标准状态。
BioMate 系列采用自动波长定位与光度校正系统,但仍需通过人工或半自动方式定期验证,以符合 GLP(良好实验室规范)和 ISO/IEC 17025 等质量标准要求。
三、校准准备工作
环境要求
温度:20–25°C
湿度:不超过 70%
无强光直射及振动
保持仪器光学系统清洁
仪器准备
开机预热 30 分钟,使氘灯与钨灯光源达到稳定状态;
检查比色皿和样品室是否清洁;
确认软件版本及校准模块可正常使用。
校准标准物
波长校准:采用钬玻璃(Holmium oxide)滤光片或汞灯标准;
吸光度校准:使用中性密度滤光片或钾重铬酸盐标准溶液;
杂散光检测:采用 NaNO₂、KCl、NaI 等标准溶液;
噪声与漂移检测:使用空比色皿或纯溶剂空白。
四、波长校准方法
1. 校准目的
波长校准用于验证仪器在指定波长下的定位精度,确保吸收峰位置准确无误。
2. 校准原理
当使用标准滤光片(如钬玻璃)时,其在特定波长处具有固定吸收峰。仪器扫描后,系统计算实测峰值波长与标准值的差异,以确定偏差。
3. 校准步骤
选择“波长校准”功能模块;
插入钬玻璃滤光片于样品池中,保持参考光路径为空;
设定扫描范围 200–650 nm,扫描速度 120 nm/min;
仪器自动绘制吸收峰图谱,识别 241.1、287.5、361.5、536.3 nm 等特征波长;
软件计算实测值与标准值差异,若偏差小于 ±0.5 nm,视为合格;
若偏差超标,可执行“自动修正”或手动微调波长系统。
4. 校准记录
校准结果自动保存,并生成包含日期、操作者及偏差值的报告,作为质量追溯文件。
五、吸光度校准方法
1. 校准目的
吸光度校准用于确保仪器在不同光密度下的响应线性和准确性,保证浓度测定结果可靠。
2. 校准原理
通过标准滤光片或标准溶液,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已知标准值对比,计算偏差。
3. 校准材料
中性密度滤光片(吸光度 0.1、0.3、1.0、2.0);
或钾重铬酸钾(K₂Cr₂O₇)标准溶液:在 235 nm、257 nm、313 nm、350 nm 处有稳定吸收峰。
4. 校准步骤
打开“吸光度校准”功能;
选择波长(如 235 nm、257 nm、313 nm);
放置空白比色皿并执行“空白校正”;
插入标准样品比色皿,测量吸光度;
对比标准表中吸光度值,计算偏差;
若偏差 ≤ ±0.005 A(0–1 A 区间)或 ≤ ±0.010 A(1–2 A 区间),判定合格;
如超出限值,可执行光度修正程序或重新校准光源。
5. 校准频率
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完整光度校准,尤其在更换光源或检测精密样品前。
六、基线与噪声校准
1. 基线校准
原理
基线代表仪器在无样品条件下的输出信号,理想状态下应为 0 A。基线偏移会影响吸光度测定的准确性。
操作步骤
取两只空比色皿分别放入样品与参考光路;
选择“基线校正”功能;
执行扫描,记录全波段(190–1100 nm)基线值;
若偏差超过 ±0.001 A,应检查光路清洁或重新执行自动调零。
2. 噪声与漂移检测
原理
噪声指信号短时间内的随机波动,漂移则为长期缓慢变化。二者均影响数据稳定性。
操作步骤
将空比色皿放入样品架,设定固定波长(500 nm);
记录 10 分钟内信号变化;
噪声应小于 ±0.0005 A,漂移不超过 ±0.001 A/h;
若超过限值,检查检测器稳定性或光源老化情况。
七、杂散光检测
1. 校准目的
杂散光会使高吸光度样品测量结果偏低,是影响光谱准确度的重要因素。
2. 校准原理
通过在特定波长使用强吸收标准溶液,理论上应测得零透射率(即无光通过)。若仍检测到信号,则为杂散光。
3. 检测方法
| 波长 | 标准溶液 | 理论透射率 | 合格限值 |
|---|---|---|---|
| 220 nm | 1% NaI 溶液 | 0% | ≤0.05%T |
| 340 nm | 1% NaNO₂ 溶液 | 0% | ≤0.05%T |
| 400 nm | 1% KCl 溶液 | 0% | ≤0.05%T |
步骤:
设定指定波长;
使用纯水作空白;
测定标准溶液透射率;
若结果超限,应清洁光学元件或检查狭缝系统。
八、光源强度与对称性检查
1. 光源强度监控
进入系统维护菜单查看氘灯与钨灯能量输出,若低于额定值 70%,需更换光源。
2. 光束对称性检测
在波长 500 nm 下进行样品与参考光路径切换,吸光度差异应小于 ±0.002 A。若差异过大,可能为光路偏移或镜面污染。
九、校准数据处理与记录
校准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校准报告,包括:
校准日期与时间;
校准项目;
实测值与标准值;
偏差及合格判定;
操作者与设备编号。
数据可导出为 PDF 或 CSV 文件,用于质量体系存档。
仪器软件具备审计追踪功能,防止数据篡改,符合 GLP 规范。
十、定期验证与外部比对
为确保长期准确性,除常规内部校准外,应定期进行外部比对:
年度第三方验证
委托有资质的计量检测机构对波长、光度、线性及噪声指标进行认证。标准物质比对实验
使用国家标准物质(如 SRM 930e)进行交叉检测,评估系统误差。多仪器比对
同批样品在两台以上仪器测量,若偏差小于 ±1%,视为性能稳定。
十一、常见校准问题与解决措施
|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方法 |
|---|---|---|
| 波长偏差过大 | 光栅老化或灰尘污染 | 清洁光路、重新定位光栅 |
| 吸光度偏高 | 比色皿污染或光源衰减 | 清洗比色皿、更换光源 |
| 基线漂移严重 | 环境温度变化 | 延长预热时间或校准环境 |
| 噪声超标 | 检测器松动或老化 | 检查连接接口或更换检测器 |
| 杂散光过高 | 狭缝损伤 | 调整光阑或更换部件 |
十二、校准周期建议
| 校准项目 | 周期 | 备注 |
|---|---|---|
| 波长校准 | 每月一次 | 环境稳定时可延长至季度 |
| 吸光度校准 | 每月一次 | 精密检测前需复核 |
| 基线与噪声检测 | 每周一次 | 可由软件自动完成 |
| 杂散光检测 | 每季度一次 | 光源更换后应立即执行 |
| 外部计量验证 | 每年一次 | 由第三方完成 |
十三、质量控制与验证标准
BioMate 系列符合以下国际标准的校准与验证规范:
ASTM E275:分光光度计性能验证方法;
USP <857>:光度法仪器验证标准;
ISO/IEC 17025:实验室校准与能力要求;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实验数据追溯与审计规范。
仪器在出厂时已完成出厂校准,但实验室使用中仍应依据这些标准建立本地化的校准程序,并保留记录以供质量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