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洗板机5165040使用技巧

为确保设备始终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正确的使用技巧和优化方案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试剂浪费、提高实验重复性,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文将结合用户常见问题与优化技巧,介绍如何科学、有效地操作 Wellwash 5165040,以获得最佳清洗效果。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赛默飞 Wellwash 5165040 洗板机是用于微孔板清洗的自动化设备,广泛应用于 ELISA、免疫分析、蛋白质检测、细胞洗涤等实验。
为确保设备始终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正确的使用技巧和优化方案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操作方法,可以减少试剂浪费、提高实验重复性,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本文将结合用户常见问题与优化技巧,介绍如何科学、有效地操作 Wellwash 5165040,以获得最佳清洗效果。


二、操作技巧与实验优化

1. 液体系统优化

1.1 选择合适的洗液

  • 使用去离子水或高纯水:洗液必须清洁,无污染物,避免使用硬水或含杂质的液体,以免影响喷头的清洁度和系统的稳定性。

  • 根据实验选择合适缓冲液:例如,使用 PBS 或 PBST 缓冲液进行标准 ELISA 清洗,蛋白质实验时可能需要使用低盐或高盐缓冲液。

  • 避免高浓度盐溶液:高浓度盐溶液易在喷头和管道内形成结晶或沉积物,影响分配精度,因此应定期清洗系统,防止液体积累。

1.2 管路排气与液体引导

  • 执行 Prime 程序:每次使用前,务必运行“Prime”程序,以排出液路中的气泡,避免液体分配不均或空喷。

  • 避免液体冻结或蒸发:长时间未使用设备时,应确保液体储存环境温度稳定,避免液体冻结或过度蒸发。

1.3 定期检查过滤器和管路

  • 清洁液路过滤器:每周检查过滤器,确保没有杂质或堵塞,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器,保证液体流畅。

  • 检查管路连接:确保所有管路和接头无漏液或脱落,定期检查和紧固管路连接,避免泄漏导致实验失败。


2. 分液与吸液参数设置

2.1 分液体积的优化

  • 标准 ELISA 实验:推荐设置分液体积为 300 µL,对于一般样品的清洗已经足够。

  • 高浓度样品:对于高浓度蛋白或粘度较高的溶液,建议将分液体积设置为 350 µL 以确保充分接触和清洗。

  • 减少试剂浪费:对于大通量实验,可以减少每孔的分液量至 250 µL,但需增加循环次数以保证清洗效果。

2.2 吸液模式的优化

  • 使用 Sweep 模式:Sweep 模式能够沿孔底移动吸液针,确保更均匀地吸取孔内残液,是高精度实验的首选模式。

  • Single 模式的快速清洗:对于常规预洗,可以选择 Single 模式,减少清洗时间,但会导致少量残液。

  • Dual 模式:适用于较高粘度样品,增加两次吸液可以更彻底地清除残留物。

2.3 吸液高度与速度调整

  • 吸液高度设置:通常设置为 0.8 mm,但可根据实验要求调整。对于深孔板,吸液高度可适当增高,但要避免吸入孔底的气泡。

  • 吸液速度调整:对于高粘度溶液,应降低吸液速度,避免过快吸取导致样品损失或孔板损坏。


3. 浸泡时间与清洗循环

3.1 浸泡时间的调整

  • 标准 ELISA 浸泡时间:20-30 秒即可,过长的浸泡时间可能会导致溶液过度吸附,影响洗净度。

  • 蛋白质实验:对于高蛋白样品,建议将浸泡时间增加至 45 秒,帮助蛋白质溶解与脱附。

  • 减少泡沫:如果实验液体中易起泡,浸泡时间可以稍微延长,帮助泡沫消散。

3.2 循环次数的优化

  • 标准清洗程序:一般设置 3 次循环,可以保证清洗效果,减少残留物。

  • 高浓度样品:对于高浓度样品或粘度较大的液体,建议增加至 4 次循环,以确保彻底清洁。

  • 快速清洗:对于较简单的实验样品,设置为 2 次循环即可,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3 清洗步骤的合理选择

  • 清洗顺序:清洗时,建议按照从外到内、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 浸泡后吸液:进行多次吸液前,务必先进行短暂的浸泡,帮助残留物从孔底松动,增加清洗效率


4. 喷头与孔板的对位调整

4.1 喷头对位检查

  • 确保喷头与孔板对准:喷头与孔板的中心对位至关重要,偏差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不均匀分配。使用对位工具或标定板,定期检查喷头对位。

  • 孔板支撑平稳:孔板在托盘上的位置应平稳对齐,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偏移。

4.2 板型选择

  • 平底板:适用于常规的 ELISA 清洗,喷头与孔底的距离通常设为 2 mm。

  • U 形或 V 形底板:对于深孔板,建议将喷头高度适当提高,喷头与孔底距离可调至 3 mm。


5. 废液管理与维护

5.1 定期检查废液瓶

  • 废液瓶液位管理:废液瓶应保持在适当的液位范围内,避免液体溢出。定期检查废液瓶的填充情况,并及时清理。

  • 避免废液瓶堵塞:确保废液管路没有堵塞或弯曲,避免废液排放不畅。

5.2 清洗废液通道

  • 废液管路清洁:定期使用去离子水清洗废液管路,避免废液中的溶液残留导致管路堵塞或污染。

  • 排气功能:在废液瓶接近满时,通过排气程序排除废液管道中的空气,保持管路畅通。


6. 喷头清洁与维护

6.1 喷头清洁的常规操作

  • 日常清洁:每次使用后,应执行“Prime”程序排气,并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喷头和管道。

  • 定期深度清洁:每周或每月拆卸喷头组件,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洗,清除可能存在的蛋白质沉积或盐分结晶。

  • 避免堵塞:每周检查喷头通道,确保无堵塞或结晶物,使用软毛刷或超声波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6.2 喷头组件更换

  • 更换周期:若设备使用频繁,建议每年更换一次喷头组件,特别是在液体通过量较大的情况下。

  • 检查喷头损耗:定期检查喷头的磨损情况,如果发现喷嘴变形、腐蚀或污染严重,及时更换。


7. 常见故障及优化

7.1 喷液不均匀

  • 原因:喷头堵塞、液体流动不畅、喷头对位不准。

  • 优化方案:清洁喷头、执行排气程序、检查喷头对位,确保喷液通道畅通。

7.2 残液过多

  • 原因:吸液高度过高、吸液模式选择不当。

  • 优化方案:调整吸液高度至 0.8 mm,使用 Sweep 吸液模式。

7.3 分液体积误差

  • 原因:泵性能下降、管路阻力过大。

  • 优化方案:校准分液体积,检查泵管和过滤器,确保泵输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