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洗板机5165040操作规范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赛默飞 Wellwash 5165040 洗板机是一款全自动微孔板清洗设备,广泛应用于 ELISA、免疫检测、蛋白结合分析及细胞洗涤等实验。
该仪器通过高精度蠕动泵驱动、双通道液体系统及智能化控制程序,实现自动分液、吸液、浸泡与残液控制。
为了保证操作安全、清洗效果稳定及实验数据准确,实验室必须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
本规范详细说明 Wellwash 5165040 的使用流程、日常管理与维护要求,使使用者能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正确、高效地操作设备。
二、操作前准备
1. 环境要求
室温:20–25 ℃;
相对湿度:≤ 70%;
放置于平稳、防震、防尘台面;
远离振动源、加热器及高压蒸汽设备;
保证电源稳定并有可靠接地。
2. 电源与液体系统检查
电源规格:100–240 V,50/60 Hz;
确认电源线完好、插头接触良好;
检查洗液瓶、废液瓶状态:
洗液充足、无气泡、瓶盖通气孔畅通;
废液瓶空置且盖子松开通风;
液体管路连接牢固,无折叠、渗漏。
3. 洗头与板托检查
确认喷嘴清洁、通畅;
洗头与臂架连接紧密;
板托水平、位置对齐;
使用前可执行一次 “Prime” 程序引液排气。
4. 个人防护与记录
操作人员佩戴实验手套、防护镜与实验服;
填写使用登记表,包括时间、实验类型与操作者姓名。
三、开机与系统自检
打开电源开关,设备自动启动;
屏幕显示自检状态,包括泵、洗头移动、传感器检测;
若显示 “Self-Test Complete”,说明系统运行正常;
若出现报警信息(如“Liquid Low”),需按提示排查;
进入主界面,菜单显示:
File(文件)
Run(运行)
Settings(设置)
Maintenance(维护)
Tools(工具)
注意:仪器启动前禁止放置液体或样品板在板托上,以免误动作导致损坏。
四、洗液系统连接与检查
洗液瓶连接
A 通道与 B 通道分别对应不同洗液;
管路插入瓶底约 2–3 cm;
瓶盖通气孔打开,防止负压。
废液瓶连接
管路插入废液瓶;
检查液位探针清洁;
确认报警功能正常。
Prime 引液
进入 “Maintenance → Prime”;
选择通道(A/B);
执行约 30 秒直至液体充满喷嘴;
确认无气泡或断流。
五、程序设置
1. 新建清洗程序
进入菜单:File → New Program;
输入名称(如 “ELISA_3Cycle”);
按以下顺序设置各项参数:
| 参数名称 | 功能说明 | 推荐值 |
|---|---|---|
| 分液体积 | 每次喷液体积 | 300 µL |
| 分液速度 | Slow / Normal / Fast | Normal |
| 喷液高度 | 距孔底距离 | 2 mm |
| 浸泡时间 | 液体静置时间 | 20 s |
| 吸液高度 | 吸嘴距孔底高度 | 0.8 mm |
| 吸液速度 | Low / Medium / High | Medium |
| 吸液模式 | Single / Dual / Sweep | Sweep |
| 循环次数 | 清洗重复次数 | 3 次 |
| 洗液通道 | A 或 B | A |
保存程序后系统提示 “Program Saved”。
2. 程序导入与复制
可通过 “File → Copy Program” 创建新模板;
也可导入外部程序(USB 文件 .prg 格式)。
六、正式运行步骤
1. 放置板子与洗头
确认喷嘴对齐孔板中心;
将 96 孔板放入托架,平稳无倾斜;
关闭防溅盖。
2. 执行程序
进入菜单:Run → Select Program;
选择目标程序(如 “ELISA_3Cycle”);
检查洗液瓶、废液瓶液位;
按下 “Start” 键启动清洗。
3. 清洗过程监控
屏幕显示当前步骤、循环次数及剩余时间;
若需中途暂停,按 “Pause”;
若需提前停止,按 “Stop”;
程序结束后系统自动返回主界面。
七、操作中注意事项
不可在设备运行时移动孔板;
严禁拔插液体管路或打开瓶盖;
若出现 “Pump Error”、“Waste Full”等报警,立即暂停运行;
禁止使用含酸、强碱或含氯洗液;
若液体外溢,立即断电并擦干。
八、操作后清洁与维护
1. 清洗液路
执行 “Maintenance → Rinse”;
用去离子水冲洗 3–5 次;
检查喷嘴流速是否均匀。
2. 废液处理
倒空废液瓶,按实验室安全规定分类处理;
清洗瓶体并晾干。
3. 洗头保养
拆下洗头浸泡于中性清洗液 30 分钟;
用无纤维布擦干喷嘴;
切勿使用针状物清理喷口。
4. 外部清洁
用软布蘸 70% 乙醇擦拭外壳;
禁止直接喷洒清洁剂;
待干燥后关闭电源。
5. 管路维护
每周检查泵管弹性与连接口密封性;
每月执行 “Deep Clean” 模式进行深度清洁;
每半年更换泵管与过滤器。
九、参数优化建议
| 实验类型 | 分液体积 (µL) | 循环次数 | 吸液模式 | 浸泡时间 (s) |
|---|---|---|---|---|
| 常规 ELISA | 300 | 3 | Sweep | 20 |
| 高蛋白样品 | 350 | 4 | Dual | 40 |
| 快速洗板 | 250 | 2 | Single | 10 |
| 细胞清洗 | 300 | 3 | Sweep | 30 |
十、仪器校准与验证要求
每月进行一次分液体积校准,误差应 ≤ ±5%;
检查吸液残液量,标准为 < 2 µL/孔;
每季度验证喷嘴一致性,误差 ≤ 5%;
每半年检测液位传感器灵敏度;
每年由厂家或认证机构进行计量校准。
十一、安全操作规范
电气安全
电源插座须接地;
禁止湿手操作开关;
若出现电流异常立即断电。
液体安全
不可混用不同洗液;
废液需经灭菌后排放;
若溅出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机械安全
洗头移动时禁止伸手进入设备内部;
若机械卡顿,应停止运行再检修。
防污染措施
定期清洗外壳与托盘;
每次实验结束后彻底清空管路;
保持环境无尘、无液体残留。
十二、常见操作错误与处理
| 错误现象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
| 不喷液 | 洗液瓶液位低或管路有气泡 | 补充液体并执行 Prime |
| 吸液不干净 | 吸液高度过高 | 调整至 0.8 mm |
| 废液报警 | 废液瓶满或探针污染 | 倒空废液瓶并清洁探针 |
| 程序不保存 | 存储空间已满 | 删除旧文件后保存 |
| 液体外溢 | 板托倾斜或体积过大 | 调整板托并降低体积 |
| 噪音异常 | 泵管磨损 | 更换泵管 |
十三、停机与存放
执行 “Maintenance → Drain” 排出管内液体;
拆下洗头并擦干;
清空洗液瓶与废液瓶;
关闭电源并盖上防尘罩;
若长期停机,每月运行一次引液程序保持泵管湿润。
十四、维护与保养周期
| 周期 | 检查项目 | 维护内容 |
|---|---|---|
| 每日 | 液瓶、喷嘴、外观 | 清洁与检查泄漏 |
| 每周 | 管路、过滤器 | 冲洗与清除沉积物 |
| 每月 | 泵管、吸液性能 | 校准分液体积 |
| 每半年 | 泵系统、密封圈 | 更换耗材 |
| 每年 | 系统校验 | 全面检修与计量校准 |
十五、运行记录与质量管理
每次操作结束后,需填写运行记录表,内容包括:
操作日期与人员;
程序名称与参数;
洗液类型与批号;
异常情况及处理;
校准状态与维护结果。
记录应由设备管理员审核,保存三年以上,用于质量追溯。
十六、注意事项总结
严格按程序设置参数,勿随意更改;
使用前后均执行管路清洗;
不使用腐蚀性、高粘度或起泡试剂;
发现性能下降应立即报告并停用;
定期导出运行日志,便于数据分析。
十七、操作规范执行意义
规范化操作可确保:
洗净度高 —— 喷液、吸液参数科学设置;
残液少 —— 吸液高度与模式合理调节;
结果稳定 —— 程序自动化执行减少人为误差;
安全可靠 —— 完善的电气与液体防护设计;
延长寿命 —— 合理维护降低部件磨损。
通过标准化执行,Wellwash 5165040 可在高频实验环境中长期保持稳定、高效的清洗性能,为 ELISA 与免疫检测提供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