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洗板机5165040仪器校准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Thermo Scientific Wellwash 5165040 洗板机是一款自动化、智能化的微孔板清洗设备,主要应用于 ELISA、免疫吸附、细胞清洗及生化分析等实验。
其核心功能包括多通道液体分配、精确吸液、残液控制与程序化运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仪器在使用前及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校准(Calibration)。
仪器校准的目的在于验证和修正设备在分液体积、吸液速度、液位检测与喷嘴一致性等方面的精度,使设备持续符合出厂性能标准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如 ISO17025 或 GLP)。
二、仪器校准的意义
保证数据准确性
通过校准确保分配体积精度与吸液残液一致,消除系统误差。维持长期稳定性
校准可修正泵管老化、液路阻力变化或传感器漂移造成的性能偏差。提升实验一致性
不同批次实验可通过标准化校准参数获得统一洗净度。符合法规与质量体系
定期校准是实验室设备管理与认证审核的必要条件。降低维护成本
及时校准能预防重大故障或清洗不良导致的实验失败。
三、校准准备条件
在执行任何校准操作前,必须确保以下条件满足。
1. 环境条件
室温保持在 20–25 ℃;
相对湿度低于 70%;
操作台平整、无振动;
避免强光直射与气流扰动。
2. 仪器状态
电源稳定,接地良好;
液体管路畅通;
喷嘴无堵塞或结晶;
泵管未老化变形。
3. 校准器具
精密量筒(10 mL / 50 mL 各 1);
电子天平(精度 0.1 mg);
96 孔标准板;
去离子水或 PBS 缓冲液;
校准记录表与笔记文档。
4. 清洗与排气
在校准前,需执行一次 Prime(引液) 程序,排除管路空气并确保液体流动连续。
四、校准项目
5165040 仪器的校准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分液体积校准(Dispense Calibration)
吸液系统校准(Aspirate Calibration)
液位传感器校准(Level Sensor Calibration)
喷嘴一致性检测(Nozzle Uniformity Test)
蠕动泵性能校准(Pump Performance Calibration)
系统整体验证(System Validation)
五、分液体积校准
分液体积校准用于检测并修正蠕动泵输出体积与设定值的偏差,是最核心的校准环节。
1. 操作步骤
打开菜单:Tools → Calibration → Dispense;
选择通道(A 或 B);
设定分液体积(建议 300 µL);
将量筒置于喷嘴下方;
执行分液 10 次;
记录实际体积并计算平均值。
计算公式:
误差(%)=测量体积−设定体积设定体积×100误差(\%) = \frac{测量体积 - 设定体积}{设定体积} \times 100误差(%)=设定体积测量体积−设定体积×100
2. 判定标准
平均误差 ≤ ±5%;
变异系数(CV) ≤ 3%。
若超过标准,系统会提示修正系数,用户可手动输入新的校准值。
3. 调整示例
若设定体积为 300 µL,实测为 285 µL,误差 -5%,则输入校准系数 1.05。
保存后重新测试确认结果合格。
六、吸液系统校准
吸液系统校准用于保证孔底液体能被完全抽取,同时避免吸液过深损伤孔板。
1. 操作步骤
进入菜单:Tools → Calibration → Aspirate;
将 300 µL 水加入 96 孔板;
设定吸液高度 1 mm、速度 Medium;
执行吸液程序 3 次;
称量板前后重量差计算残液量。
公式:
残液体积=重量差孔数残液体积 = \frac{重量差}{孔数}残液体积=孔数重量差
2. 标准要求
平均残液 ≤ 2 µL/孔;
孔间差异 ≤ 1 µL。
3. 调整方法
若残液超标:
将吸液高度降低至 0.5–0.8 mm;
调整速度为 Slow 或使用 Sweep 模式。
七、液位传感器校准
液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洗液瓶与废液瓶状态,防止“缺液”或“溢液”。
1. 校准流程
打开菜单:Tools → Sensor Test;
选择 “Liquid Level Sensor”;
放置空洗液瓶,应显示 “Empty”;
缓慢注入液体,液位至 80% 显示 “Full”;
反复验证报警响应。
2. 标准要求
检测误差 ≤ ±5%;
反应时间 < 2 秒;
无误报或延迟报警现象。
若出现异常,清洁探针后重新测试。
八、喷嘴一致性检测
喷嘴一致性直接影响孔间洗液均匀性。
1. 操作步骤
在 12 个量筒中分别接取喷液;
执行分液程序(300 µL × 5 次);
测量各通道液体体积;
计算最大与最小体积差异率:
差异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00%差异率 = \frac{最大值 - 最小值}{平均值} \times 100\%差异率=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100%
2. 判定标准
差异率 ≤ 5%;
若超限,清洗喷嘴或更换洗头。
九、蠕动泵性能校准
蠕动泵为液体传输核心,其输出稳定性决定整体精度。
1. 测试项目
转速稳定性;
输出线性度;
管路密封性;
泵管弹性。
2. 测试步骤
设置分液体积为 100、200、300、400 µL;
测量各体积对应的实际输出;
绘制“体积–转速”线性关系图;
若相关系数 R² < 0.98,需更换泵管并重测。
十、系统整体验证
在完成各单项校准后,应进行整体性能验证,以确认设备在标准程序下运行稳定。
1. 验证步骤
执行完整清洗程序(3 次循环);
观察液体流动与吸排情况;
测试残液量与喷液均匀性;
检查系统报警、液位显示是否正常。
2. 验证指标
分液体积偏差 ≤ ±5%;
吸液残液 ≤ 2 µL/孔;
喷液一致性差异 ≤ 5%;
报警系统响应正确。
十一、校准周期与计划
为确保持续稳定性能,建议建立以下校准周期。
| 校准项目 | 周期 | 说明 |
|---|---|---|
| 分液体积 | 每月 | 使用频繁时每两周一次 |
| 吸液系统 | 每月 | 喷头更换后需重新校准 |
| 液位传感器 | 每季度 | 清洗探针后复验 |
| 喷嘴一致性 | 每季度 | 深度清洗后执行 |
| 蠕动泵性能 | 每半年 | 更换泵管后校准 |
| 系统验证 | 每年 | 由设备管理员执行 |
十二、校准记录与追溯
5165040 内置数据存储与导出功能,可将校准数据以电子方式保存。
1. 数据保存
校准完成后点击 “Save Report”;
系统自动记录日期、项目、测量值、误差、操作者等信息;
可通过 USB 导出为 .csv 文件备份。
2. 校准报告应包含
校准日期与设备编号;
校准项目与参数设置;
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
误差修正值;
操作者与审核人签名;
下次校准日期。
该报告应归档保存至少三年,便于质量追溯。
十三、常见校准异常及处理
| 异常现象 | 原因分析 | 处理措施 |
|---|---|---|
| 分液量偏小 | 泵管老化或气泡存在 | 更换泵管并执行 Prime 排气 |
| 残液量偏高 | 吸液高度过高或喷嘴堵塞 | 降低高度,清洗喷嘴 |
| 报警延迟 | 液位传感器污损 | 清洁探针并重新校准 |
| 校准菜单锁定 | 用户权限不足 | 切换至管理员账户 |
| 体积波动大 | 泵轮磨损或管径不均 | 更换泵轮组件 |
| 校准无法保存 | 内存已满 | 删除旧日志文件 |
十四、性能验证与稳定性测试
在仪器完成校准后,应进行性能验证,以确认校准结果的稳定性。
1. 重复性测试
连续执行 10 次分液测量,计算 CV 值应 ≤ 3%。
2. 清洗效果验证
使用含染料的液体(如 1% 蓝色染液)进行洗板,清洗后孔内应无可见残色。
3. 长时间稳定性测试
连续运行 30 个循环,检查体积输出是否稳定、泵温升是否正常。
十五、校准注意事项
校准时仅使用去离子水或 PBS,不得使用含盐或高粘度溶液;
校准过程中禁止调整泵管或拔插管路;
测量体积时保持量筒垂直视线,防止读数误差;
校准后必须执行 “Rinse” 程序冲洗系统;
设备移动或维修后应立即重新校准;
操作者需经过培训并熟悉菜单逻辑。
十六、仪器校准与实验质量关系
精确的仪器校准对实验结果有直接影响:
分液体积误差会导致反应体系浓度不均;
吸液不彻底可能造成信号偏高或背景干扰;
喷嘴不一致会引起孔间数据波动;
液位检测误差可能中断程序,影响实验进度。
因此,建立标准化校准制度是确保 ELISA 检测、抗体筛选、细胞实验结果可靠的根本保障。
十七、质量控制与再确认
每次校准后,应将结果与上次记录比对;
若偏差连续超标,应进行系统维护;
校准后应执行一次性能再确认(PQ);
建议每年委托厂商或第三方进行全面计量校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