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洗板机5165040使用说明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仪器简介与适用范围
型号 5165040 的 Wellwash 洗板机是一款面向 96-孔微孔板(标准 ELISA 应用)设计的自动洗板仪。其主要特点包括:
配备 12 通道洗头(1×12)设计,提升洗板通道数,相比 1×8 版本具备更高 throughput。
USB 接口用于协议传输、日志导出;洗液瓶与废液瓶为非加压设计并配有液位传感器,提升安全可靠性。
支持多种板型底部(平底、U型、V型、星型等)并可调节分液/吸液高度、速度、循环次数,以适应不同洗板需求。
残液量可达 < 2 µL,洗涤效果高、背景低、适合要求较高的免疫检测。
适用场景:该仪器适用于微孔板自动清洗,尤其是 ELISA 等基于 96 孔板格式的检测。对于 384 孔板或细胞洗涤需求,应选择 Versa 系列或配备不同洗头。
通过掌握此仪器使用说明,可帮助实验室稳定运行、提升清洗质量、减少残液、保障检测可靠性。
二、安装准备与初次开机
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做好安装准备,并按照步骤进行初次开机以保证仪器处于良好状态。以下为建议流程。
2.1 设备摆放与环境要求
将仪器放置于平稳、承重合适的实验台上,避免振动或倾斜。
环境条件应符合规程要求:例如温度、湿度符合手册说明;避免强电磁干扰、强热源、阳光直射。
插座必须配备接地保护,电压符合机器铭牌标示(100-240 V,50/60 Hz)。
2.2 开箱检查与清点部件
打开包装,拆除运输锁(如有)并检查外部是否有损伤。
确认随箱配件齐全:包括洗头部件(1×12 洗头)、洗液瓶(2 L)、废液瓶(2 L)、气溶胶盖等。
检查并连接洗液瓶、废液瓶软管与液位传感器线缆,注意颜色编码,A(缓冲)通道、W(废液)通道必须正确。
2.3 安装洗头与连接液路
将洗头(1×12)稳固安装在洗头臂上,确认插入正确、锁定机制就位。
将洗液瓶(Buffer A)及废液瓶均连接至背部对应接口,注意不要堵塞通气孔。
将电源线连接并插入插座,确认主开关处于“OFF”状态,随后打开开关启动。
2.4 初次引液/气泡排除
启动仪器后,使用“Prime”或“Auto Rinse”功能将液路引液进入系统,确保软管中无气泡、泵运转顺畅。
在瓶内加入建议浓度的洗液或去离子水,启动预冲洗程序,让系统完成液体循环、传感器校验。
检查液位传感器、板位传感器(确认是否放板)是否正常工作。
完成以上安装与初始化操作后,仪器便可投入日常运行状态。
三、用户界面与程序设定
掌握仪器操作界面与程序设定对于高效运行至关。下面说明如何构建洗板程序、保存协议、启动运行。
3.1 主界面与导航
仪器配置了大型彩色 LCD 显示屏,界面直观,菜单栏包括:主菜单、协议(FILE)、运行(RUN)、设定(SETTINGS)、维护(MAINTENANCE)等。
使用方向键(↑↓←→)移动光标,OK 键确认,F1-F3 功能键用于上下文提示。
屏幕顶部或状态栏可显示当前液位状态、日期时间、程序名称等信息。
3.2 创建/编辑洗板程序
在主菜单中选 “FILE” → “New” 创建新协议。
为协议命名,选择板型(96 孔)、洗头类型(1×12)及板底形状(平底、U型、V型、星型等)。
添加步骤:典型步骤包括 “Dispense”、“Soak”、“Aspire”、“Shake”等。每步可设定体积、速度、高度、循环次数。
调整参数:例如分液体积 50-400 µL(对于96孔板),洗液体积 50-1000 µL。保存协议并可锁定(Lock)以防修改。
3.3 运行程序
将微孔板放入载板器内,确认板位传感器检测正常。
在主菜单选择 “RUN”,选择已保存的协议 → OK → “Start”。仪器开始自动运行,显示剩余时间、当前步骤、通道状态。
若需取消运行,可按 STOP(在运行中)键。
3.4 USB 功能与协议/日志管理
插入 USB 至仪器,用户可导入/导出协议、导出运行日志。便于多台仪器间协议同步或审核。
建议定期备份协议至服务器或实验室信息系统。
通过以上界面操作流程,用户可灵活设定并运行不同洗板程序,以适配不同实验需求。
四、日常运行与清洗流程
在实验室日常使用中,规范操作流程有助于保证洗板质量、设备安全、延长寿命。以下说明日常运行步骤与洗后清洗建议。
4.1 使用前准备
检查洗液瓶是否已加满洗液(或缓冲液),且废液瓶尚有剩余容量。液位传感器不得显示“低液位”或“满瓶”警告。
启动引液(Prime)功能,排除管路气泡。
选择合适协议(或编辑新协议)并确认板型、洗头、程序参数适配当前实验。
将微孔板放入载板器,确保位置正确,气溶胶盖开启/关闭适当。
4.2 洗板运行中注意事项
仪器运行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体喷头是否均匀喷液、是否有溅落、气泡或异常声响。
若发现警报或错误(如板未检测、液位超限、泵抽液异常),应暂停并检查。
运行结束后,仪器会自动执行吸液至废液瓶或停在预设位置。取出板并继续下一个样本或结束运行。
4.3 洗后清洁与通道冲洗
每日工作结束后,推荐运行“Rinse”程序(使用去离子水或清洗缓冲液)清洗通道、喷头、软管,以排除残液沉积。
清洁外部:用去离子水擦拭仪器外壳、载板器、气溶胶盖、瓶体接口处,避免盐结晶、灰尘积聚。
检查并清理软管连接处、瓶体通气孔,确保无凝结或液滴挂壁。
4.4 消毒与生物危害处理
若使用样本为生物危害或含病原体,应定期(如每日或每次样本批次后)按照手册“Decontamination Procedure”执行喷头、载板室及废液瓶消毒操作。
废液瓶及软管应按生物安全实验室规范处理或灭菌。
合理的运行与清洗流程可显著提升洗板一致性与仪器寿命。
五、维护、校验与故障排查
为确保仪器长期稳定运行,需定期进行维护和校验,同时具备基本故障排查能力。
5.1 定期维护建议
每日:清空废液瓶;运行冲洗程序;擦拭仪器外表。
每周:检查喷头尖端是否有残液挂壁;检查软管、滤网、连接是否正常。
每月:拆卸喷头检查通道、O-环密封件、更换滤网、检测残液量基准。
每年:整体校验设备参数、替换耗材、确认软件固件状态、记录维修日志。 (详见用户手册“Maintenance: Regular and Preventive Maintenance”)
5.2 校验流程
测量分液准确性、重复性指标(例如 300 µL 分液偏差 < 5%,精密度 CV < 3%)并对比基准。
检查残液量是否仍在规定范围内(如 < 2 µL)。
校准洗头、泵速、分液/吸液体积,如发现严重偏差应联系服务或更换部件。
5.3 常见故障及排查
喷头喷液不均/气泡过多:可能软管松脱、滤网堵塞、液体未脱气。解决:重新连接软管;清洁滤网;更换洗液并脱气。
残液量偏高:可能洗头对位偏差、吸液高度设定不当、残液抽吸不足。解决:重新校准喷头高度;调整参数;检查吸液通道是否堵塞。
液位警报/运行停止:可能液位传感器故障、瓶体装液不足或废液瓶已满。解决:补液或清空废液瓶;清洁传感器;检查电缆连接。
软件错误/无法运行协议:可能协议不兼容当前洗头格式、USB协议导入问题。解决:确认洗头类型与协议匹配;从USB重新加载协议;联系服务。
维护与故障排查是保障仪器可靠使用的重要环节。
六、安全要点与操作须知
勿在仪器运行时打开气溶胶盖,以防液体喷溅或气雾逸出。
仪器内部有潜在生物危害风险(若样本含病原体),操作前必须穿戴适当防护装备(手套、防护眼镜、实验服)。
在断电或清洁前必须关闭主电源并拔下电源插头。避免维修/清洁时通电。
不要用强腐蚀性化学剂直接清洗喷头或仪器外壳,以免损伤组件。
保持仪器周边环境清洁、无液体残留、避免软管被压扁或弯折。
若发现设备异常(如烟雾、异音、液体渗漏),立即关闭电源并联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