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洗板机5165000工作原理

赛默飞洗板机5165000(Thermo Scientific Wellwash 1×8)是一款专为ELISA及其他微孔板实验设计的全自动清洗仪器。其主要功能是对96孔微孔板内的液体进行精确的注入、浸泡、吸除和排液,从而去除未结合物质,降低背景信号,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赛默飞洗板机5165000(Thermo Scientific Wellwash 1×8)是一款专为ELISA及其他微孔板实验设计的全自动清洗仪器。其主要功能是对96孔微孔板内的液体进行精确的注入、浸泡、吸除和排液,从而去除未结合物质,降低背景信号,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该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建立在液体动力学、机械传动和电子控制的协同机制之上,通过正压注液与负压吸液的循环配合,实现对孔板的全自动化清洗。整个系统以微处理控制单元为中心,协调液路系统、机械结构、传感监测与安全保护系统的运行,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清洗任务。


二、系统组成及运行框架

赛默飞5165000的运行原理可从以下五个系统层面理解:

  1. 液体供给与回收系统——负责清洗液的储存、分配、注入及废液回收;

  2. 泵体与阀控系统——提供正负压动力,实现精确液体控制;

  3. 喷针与吸液系统——执行注液与吸液操作,是清洗动作的直接执行单元;

  4. 机械升降与定位系统——实现喷针的垂直运动和孔板的精准对位;

  5. 微处理控制系统——负责信号采集、程序执行、参数调节与安全监控。

这五个系统通过电子总线与数据总线相互联通,形成了一个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工作体系。


三、液体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1. 洗液输送

液体供给系统由两个独立的洗液瓶组成,分别对应通道A与B,可同时储存不同类型的洗液。每个瓶体通过密封管路与隔膜泵相连。

当系统执行注液指令时,微控制芯片启动隔膜泵的正压模式,泵体内的膜片由步进电机驱动产生往复运动,使液体在压力作用下被推动进入喷针组件。

洗液流经多通道分配阀时,控制系统根据设定自动切换通道,实现不同洗液的切换使用。例如在ELISA清洗中,系统可先使用PBS-T溶液清洗,再切换至去离子水漂洗。

2. 压力与流量控制

洗液输出量由泵体工作频率与阀门开启时间共同决定。

  • 正压注液压力范围:0.05~0.5 MPa;

  • 输出流量误差:≤±2%;

  • 响应时间:小于50毫秒。

系统中的压力传感器会实时监测液体流动情况,当检测到压力异常(例如空气阻塞、液体不足或管道泄漏)时,会自动调节泵速或中止程序,以确保液体稳定输出。


四、喷针分配与注液原理

1. 洗头结构

赛默飞5165000采用1×8喷针阵列设计,每次可同时清洗微孔板中的8个孔。喷针材质为316L不锈钢,并经特氟龙防腐处理,既保证机械强度,又防止洗液腐蚀。

喷针之间的间距为9mm,对应96孔板的标准孔距。喷针出液口为倒锥形微孔设计,能减少液体附着和气泡形成,使液流更均匀。

2. 液体分配

清洗液经泵体加压后流入喷针分配腔。分配腔内部设有流体平衡结构,可确保8个喷针之间的液体压力一致,避免孔间注液量差异。

注液体积可根据程序设定在50~1000μL范围内调节。液体流入孔板后,表面张力形成稳定液面,覆盖孔底反应区域,开始清洗作用。

3. 流体动力效应

液体喷出时在孔壁和孔底产生流体冲刷力,可物理去除残留蛋白或结合物。此过程利用液体动能和微流层剪切作用,达到洗脱效果。


五、负压吸液与废液排放原理

1. 吸液形成原理

当清洗液注入并浸泡一定时间后,系统发出吸液指令,负压泵开始工作。泵体内部形成真空状态,通过连接管道将孔中液体吸出。

吸液针与喷针同轴排列,针尖距孔底约0.5~1毫米,在负压作用下,孔底液体被迅速抽吸进入废液管道。此时,空气阻力与液体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保证吸液彻底且不残留液滴。

2. 负压调控

吸液强度可通过阀门调节实现精确控制。

  • 负压范围:–40 kPa 至 –60 kPa;

  • 吸液精度误差:≤±1%;

  • 吸液速度:30–150 μL/s。

控制系统会根据实验类型自动调整负压。例如清洗细胞培养板时,为避免细胞层剥离,吸力会自动减弱。

3. 废液流向与安全控制

吸出的液体沿PTFE废液管道流入废液瓶。废液瓶顶部设有负压接口与单向阀,确保空气只能单向进入系统,防止废液回流。

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废液高度,当液位达到警戒线时,系统自动中止清洗并发出报警提示,避免废液外溢。


六、机械升降与孔板定位原理

1. 升降运动

洗头组件的升降由步进电机驱动,通过螺杆机构实现平稳的垂直移动。洗头的运动轨迹分为三个阶段:

  1. 上位:待机与注液前位置;

  2. 中位:喷针对准孔板上缘,开始注液;

  3. 下位:喷针下降至孔底上方,执行吸液。

运动精度由光电编码器反馈控制,位置误差小于0.1mm,确保喷针始终位于正确深度,防止孔底划伤。

2. 孔板定位

孔板托架采用机械限位与磁吸双定位方式,保证孔板在每次操作中的固定位置一致。
孔板与喷针的相对位置经过工厂校准,用户只需放置即可完成定位,无需人工调节。


七、微处理控制系统工作机制

1. 主控结构

主控板采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通过电子总线与液泵、电机、阀体、传感器等部件相连。控制系统以程序为逻辑核心,指挥设备完成清洗步骤。

2. 程序执行逻辑

典型清洗流程如下:

  1. 系统初始化:检测液位、泵压、喷针位置及通信状态;

  2. 注液阶段:按设定体积注入洗液;

  3. 浸泡阶段:在孔中保持液体一定时间以充分洗脱;

  4. 吸液阶段:启动负压系统抽取液体;

  5. 循环清洗:重复步骤2至4若干次;

  6. 空气吹干:清除孔内残液及液路残留;

  7. 结束复位:洗头升至初始位置,系统待机。

3. 参数设定与反馈

用户可通过操作界面设置清洗次数、注液量、吸液时间、延迟时间等参数。系统将实时显示运行状态,并通过传感器反馈自动修正泵速或压力,保证每次运行结果一致。


八、液体循环与能量传递机理

洗板机的液体循环是一个典型的能量转换过程:

  1. 电能驱动隔膜泵产生机械能;

  2. 机械能通过膜片振动转化为液体动能;

  3. 液体动能推动洗液高速进入孔板;

  4. 在孔内,动能与粘滞阻力、表面张力相互作用,形成湍流清洗;

  5. 真空泵将液体的动能转化为压差能,实现吸除。

整个循环中,能量转换的高效性决定了洗板效果的均匀性与速度。赛默飞通过优化流体路径与压力曲线,实现了能量损耗的最小化,从而缩短了清洗时间并提升清洗彻底性。


九、信号检测与安全保护机制

1. 液位检测

清洗液瓶与废液瓶均装有浮球液位传感器,系统可实时判断液体是否足够或是否超出容量。若液位过低或过高,设备自动暂停运行并提示用户检查。

2. 压力与流量检测

泵体和管路中配置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流体压力是否稳定。当检测到压力突变(如堵塞或泄漏)时,系统立即停泵以防损坏。

3. 电机保护

升降电机和真空泵均具备温度与过载保护功能。当电流超过阈值或温度过高时,控制系统自动断电,防止电机烧毁。

4. 故障报警

所有异常状态都会通过LCD显示和声音报警提示用户,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十、工作循环实例

以标准ELISA清洗为例,5165000的工作过程如下:

  1. 加载孔板与设定程序:选择“标准清洗模式”;

  2. 启动注液:喷针同时向8列孔注入300μL PBS缓冲液;

  3. 浸泡10秒:促进未结合抗原或抗体溶解;

  4. 吸液:真空泵抽除孔内液体;

  5. 重复清洗3次:确保反应孔完全无残留;

  6. 最后吹干:空气通过喷针排出,去除残液;

  7. 结束与复位:洗头上升,显示“程序完成”。

整个过程大约60秒即可完成。


十一、运行特点与性能优势

  1. 高精度分配:泵控输出体积误差低于±2%,孔间一致性强。

  2. 低残液设计:倒锥形吸液针可将残液减少至1μL以下。

  3. 程序化控制:可存储50组不同清洗方案,自动化程度高。

  4. 双通道清洗:支持多种液体交替使用,适应复杂实验需求。

  5. 维护简便:液路模块化结构,可快速拆装清洗。


十二、原理应用与实验意义

ELISA实验中,清洗步骤直接影响比色反应的背景信号与准确度。

  • 清洗不彻底会导致未结合抗原或酶标物残留,造成假阳性;

  • 清洗过度则可能洗脱目标结合物,影响灵敏度。

赛默飞5165000通过稳定的正压注液、负压吸液、均匀喷射和智能程序控制,有效平衡了“清洗彻底性”和“结合保护性”的关系,使实验结果更具稳定性与可重复性。

此外,该设备的液路与控制原理也可扩展至细胞培养板、免疫吸附柱等多种清洗任务中,是现代生物实验室中高精度液体处理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