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Automated Cell Counter用户培训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用户培训的重要性
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集光学成像、荧光检测与智能算法于一体的高端自动化细胞分析系统。
其功能虽高度集成,但操作细节繁多、参数敏感,若操作不当,将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因此,系统化的用户培训不仅是仪器交付后的必要步骤,更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GLP、GMP、ISO 17025)中的核心环节。
用户培训的目标在于:
帮助操作者理解仪器原理与性能参数;
掌握样品制备、上样与计数流程;
熟悉荧光检测模式与数据分析方法;
养成规范化操作与维护习惯;
提高故障判断与排查能力;
确保数据质量与实验可追溯性。
二、培训总体结构
赛默飞官方推荐的 Countess 3 FL 用户培训体系通常包括五个阶段:
整个培训周期约为 1–2 天,可根据实验室规模与人员背景进行灵活调整。
三、培训对象与分级
培训体系针对不同背景的用户设计了分层结构:
基础级用户(Basic Operator)
面向新入职实验人员或本科实习生;
重点学习基本操作、安全规范与样品上样。
高级用户(Advanced Operator)
具备细胞培养经验的科研人员;
掌握荧光计数、图像分析与参数优化。
管理员(Administrator)
负责仪器维护、用户管理与校准验证;
需掌握系统设置、数据管理与培训考核流程。
四、第一阶段:理论培训模块
理论培训旨在帮助用户理解仪器构造与工作原理,为后续实操奠定知识基础。
1. 仪器结构与组成
光学系统(明场成像 + 三通道荧光检测)
图像采集模块与自动聚焦机构
数据处理与算法模块
用户界面与操作系统(Countess 3 FL OS)
2. 工作原理
光学成像与细胞识别原理;
荧光染料激发与发射机制;
图像算法:阈值分割、聚集细胞分离、背景校正;
统计参数的计算逻辑(浓度、活率、直径分布)。
3. 应用领域
细胞活性与浓度检测;
荧光标记实验;
病毒包装或转染效率评估;
细胞系筛选与生物制药过程监控。
理论阶段通过图文演示和视频示例帮助学员直观理解仪器功能。
五、第二阶段:操作培训模块
实操培训是培训的核心部分,要求学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次完整的检测流程。
1. 仪器启动与自检
检查电源、光源与通风口状态;
启动后系统自动运行“Self Check”;
确认聚焦、光照与相机状态正常。
2. 样品制备
细胞悬液均匀化(推荐 1×10⁵–1×10⁶ cells/mL);
染色:使用 Trypan Blue 或 AO/PI 染料;
样品混匀并静置 1–2 分钟消除气泡。
3. 上样操作
将 10 µL 样品滴加于一次性计数片中央;
盖上载片并轻压边缘,确保液体均匀分布;
插入载片至仪器样品槽。
4. 选择检测模式
明场模式(Brightfield Count);
荧光模式(Fluorescence Count);
混合分析模式(Merge Mode)。
5. 自动聚焦与图像采集
点击“Auto Focus”;
系统扫描焦平面并锁定最佳图像;
用户可查看实时预览,确认图像清晰。
6. 参数调整
设置细胞直径范围(默认 5–30 µm);
调整曝光与增益;
勾选或取消各荧光通道。
7. 启动计数
点击“Start Counting”;
系统自动完成识别、分割与统计;
检测结果在数秒内生成。
8. 数据查看
显示活死细胞比例、浓度、平均直径;
同步生成直方图与饼图。
该阶段培训重点在于操作规范与细节掌控。
六、第三阶段:数据分析与报告输出
1. 数据解释
讲解系统输出数据含义:
Total Cells、Live Cells、Viability、Concentration;
识别常见异常:
过度聚集导致的低计数;
染料不均造成的活率偏差。
2. 图像复核
打开图像浏览模式;
检查识别边界与分类正确性;
使用“Manual Adjust”功能微调阈值并重新计算。
3. 数据导出与格式
导出文件格式:CSV、PDF、XLSX;
USB 导出与网络共享操作演示;
报告模板选择与自动生成。
4. 数据管理规范
样品编号命名规则;
数据存储与备份要求;
遵循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接口标准。
该阶段确保用户能独立完成实验结果的解读与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