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Automated Cell Counter仪器维护
该设备集成了高精度光学系统、荧光检测模块、自动分析算法与触控显示控制系统,其高灵敏度特性决定了维护工作的规范化和细致化。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仪器维护是保证赛默飞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自动细胞计数仪长期稳定运行和数据精确度的重要环节。
该设备集成了高精度光学系统、荧光检测模块、自动分析算法与触控显示控制系统,其高灵敏度特性决定了维护工作的规范化和细致化。
完善的维护体系不仅能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还能保持图像清晰、计数精度稳定以及荧光信号强度一致。
本篇将从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光学系统清洁、软件维护、环境控制、校准与安全检查等方面,系统阐述Countess 3 FL的维护原则、步骤与注意事项。
二、维护目标与基本原则
1. 维护目标
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维持仪器光学系统、荧光通道与成像组件的稳定性能;
预防故障与污染,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保证符合GLP实验室的运行标准与质量管理要求。
2. 基本原则
定期维护、预防为主:通过定期清洁与检测,预防性能下降;
轻操作、重保护:在维护中避免施加过大压力或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原厂耗材优先:所有芯片、清洁液及软件更新建议采用赛默飞官方产品;
记录留档:所有维护操作应记录时间、人员与内容,保证追溯性。
三、日常维护内容
日常维护应在每次使用前后完成,确保仪器处于清洁与待机状态。
1. 启动前检查
确认设备电源连接牢固,无接触不良现象;
检查触控屏幕是否响应正常;
确认光源系统启动后无闪烁或异常延迟;
检查样品舱内是否有残留芯片或污染物。
2. 每次使用后的清洁
关闭仪器前,用无尘布擦拭外壳与屏幕表面;
取出样品芯片并用干净纸巾吸干残液;
清理样品槽,用无水乙醇(70%)蘸拭布轻擦,防止盐析残留;
若使用荧光染料,需额外用PBS清洗样品接触区,防止荧光污染。
3. 日终维护(每日实验结束后)
关闭LED光源系统与主电源;
清洁仪器外表与透镜保护窗;
检查USB接口与网络端口无异物堵塞;
在屏幕上执行“系统状态检查(System Check)”命令,确认设备状态正常;
记录当日维护日志。
四、光学系统维护
光学系统是Countess 3 FL的核心模块,其成像质量直接影响计数准确度与荧光识别灵敏度。
1. 光学窗口清洁
使用无尘擦拭纸(如Kimwipes)配合光学级无水乙醇清洁样品检测窗口;
不可使用含丙酮或氨水的清洁剂,以防损坏镀膜层;
清洁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刮伤透镜表面;
若发现有难以去除的污染,可使用微量异丙醇加湿棉签轻轻旋拭。
2. 镜头与物镜保护
仪器内部镜头具有防尘设计,但仍建议:
每月进行一次可视检查(通过系统诊断界面);
若发现图像模糊或对焦困难,应联系技术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校准。
3. 光源系统保养
Countess 3 FL采用固态LED光源,无需频繁更换,但需保持散热通畅:
每周检查通风口是否被灰尘阻塞;
使用防静电刷清理散热格栅;
确保仪器背部距墙壁至少10 cm,以保证空气流通。
五、荧光通道与滤光片维护
荧光模块的稳定性与光谱纯净度决定了多通道检测的准确性。
1. 滤光片清洁
使用光学专用擦拭布蘸无水乙醇轻轻擦拭滤光片表面;
操作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滤光元件;
若滤片表面有划痕或镀膜损伤,需立即更换。
2. 通道校准
系统每半年应执行一次荧光通道强度校准:
使用官方荧光标准样本(如Fluorescence Calibration Beads);
启动“Fluorescence Calibration”程序;
系统将自动调整各通道的曝光与增益参数。
3. 防荧光交叉污染
在不同染料间切换检测时,应使用PBS或乙醇清洗样品舱,以防上一样品残留影响下一次荧光检测。
六、成像与聚焦系统维护
1. 自动聚焦组件检查
自动聚焦系统由步进电机与对比度算法控制:
每月检查一次电机运行是否平稳;
若聚焦延迟或出现“Focus Error”提示,执行“Recalibration”操作;
保证检测窗口无污点或划痕,以免影响聚焦识别。
2. CMOS成像传感器清洁
传感器位于封闭结构内,用户无需拆卸;
若长时间使用后图像亮度不均,可使用“Image Uniformity Correction”功能进行校正。
七、软件与系统维护
Countess 3 FL的系统基于嵌入式操作环境,软件维护对仪器性能至关重要。
1. 软件版本更新
定期访问赛默飞官方网站或使用Thermo Fisher Connect平台检查更新;
将更新文件复制至U盘后插入仪器USB接口;
在“System Settings → Software Update”中执行升级;
升级完成后重启设备并检查功能是否正常。
2. 数据管理维护
定期清理旧实验数据与截图文件,以防存储空间不足;
每月执行一次“Data Integrity Check”,系统自动验证数据完整性;
若启用云同步功能,应保持网络连接稳定以避免同步中断。
3. 设置与参数备份
在系统菜单中选择“Export Settings”,导出配置文件至U盘,用于意外故障后的恢复。
八、定期维护计划
| 维护周期 | 内容 | 操作说明 |
|---|---|---|
| 每天 | 样品槽清洁、外壳擦拭、关机前检查 | 使用无水乙醇清洁样品接触区 |
| 每周 | 光学窗口与滤片检查、散热口除尘 | 防止光学污染与过热 |
| 每月 | 自动聚焦功能验证、通道强度检测 |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聚焦测试 |
| 每季度 | 系统自检与软件更新 | 执行“System Diagnostics”功能 |
| 每半年 | 荧光通道校准、内部清洁 | 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维护 |
| 每年 | 全面性能验证与光学对准 | 由赛默飞工程师执行年度保养 |
九、环境与操作条件维护
1. 温湿度控制
推荐操作环境温度:20–25°C;
相对湿度:30–70%;
避免阳光直射与强气流环境;
若环境湿度过高,应使用除湿机防止光学系统结露。
2. 电源与防静电
仪器应连接稳压电源(220V±10%);
禁止与高功率电机共用电源插座;
操作时佩戴防静电腕带,防止静电损伤电路。
3. 振动与放置
仪器应放置于平稳防震的实验台面;
避免频繁移动设备;
若搬运仪器,应先关闭电源并固定光学组件。
十、常见问题与维护措施
| 问题类型 | 可能原因 | 维护措施 |
|---|---|---|
| 图像模糊 | 光学窗口污染或聚焦失准 | 清洁窗口并执行自动聚焦 |
| 荧光信号偏弱 | 通道老化或滤片污染 | 执行通道校准或更换滤片 |
| 数据存储失败 | 存储空间不足 | 删除旧数据或更换存储设备 |
| 检测异常中断 | 系统缓存溢出 | 重启设备并清理缓存 |
| 光源不亮 | LED驱动温度保护 | 待温度恢复后重新启动 |
| 屏幕触控失灵 | 静电干扰 | 使用导电布擦拭屏幕表面 |
十一、安全维护与防污染措施
1. 防生物污染
每次检测生物样品后,必须清洁样品舱;
对使用含病毒或高风险细胞系的样品,应在检测后用70%乙醇消毒;
定期检查样品残留与液体泄漏情况。
2. 防光污染
荧光检测过程中避免开启外部强光源,以免影响信号准确性。
3. 防过热保护
仪器内置温度监控系统,当温度超过45°C时自动关闭光源。
建议保证通风良好、避免长时间连续运行超过4小时。
十二、维护记录与文件管理
为符合质量管理与实验室认证要求,建议建立《仪器维护记录表》,内容包括:
日期与维护人签名;
维护内容与步骤;
检查结果与异常说明;
采取的纠正措施;
下次维护计划。
维护记录应至少保存三年,作为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一部分。
十三、年度校准与性能验证
1. 校准项目
光学系统聚焦精度;
荧光强度均一性;
成像清晰度与对比度;
计数准确度与线性响应。
2. 校准工具
使用官方校准微球(Countess Calibration Beads)或标准荧光样本,执行系统自动校准程序。
3. 验证标准
| 校准指标 | 合格标准 |
|---|---|
| 光学偏差 | ≤0.5 μm |
| 荧光强度偏差 | ≤3% |
| 计数重复性(CV) | ≤3% |
| 图像均匀度 | ≥95% |
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Calibration Certificate”,可打印存档。
十四、故障预防与长期维护策略
定期清理实验台环境,防止灰尘进入光路;
不在仪器附近使用含强酸或挥发性溶剂;
若设备长时间不使用,应关闭主电源并覆盖防尘罩;
建议每2年进行一次官方技术保养,由专业工程师检查内部组件;
保持软件最新版本,以获取性能优化与安全更新。
十五、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不可自行拆卸光学或电路部件;
使用清洁剂时,应避开电源接口与通风口;
禁止使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样品槽,以免颗粒进入镜头;
所有维护材料应为实验室专用级别;
若仪器出现硬件报警(如光源温度、通道错误),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