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Automated Cell Counter校准方法

校准(Calibration)指通过标准样品或内置算法,将仪器的光学、电子及图像识别系统调整至标准状态,使测量结果符合真实值或可溯源的参照值。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校准的必要性概述

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集明场成像、荧光检测与自动分析于一体的高精度细胞分析设备。为了保证其在不同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并维持数据一致性,定期校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校准(Calibration)指通过标准样品或内置算法,将仪器的光学、电子及图像识别系统调整至标准状态,使测量结果符合真实值或可溯源的参照值。
对于 Countess 3 FL,校准过程主要确保以下三方面:

  1. 光学聚焦准确 —— 保证图像清晰、边缘锐利;

  2. 荧光通道灵敏度一致 —— 各通道信号强度标准化;

  3. 计数算法精度可靠 —— 数据统计与真实细胞数量匹配。

通过科学的校准流程,可以有效减少仪器漂移、光源老化或使用环境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校准体系结构与原理

Countess 3 FL 的校准体系由光学校准、荧光通道校准、算法校准与系统自检四个子模块组成。

校准类型目的关键参数校准方式
光学聚焦校准调整成像清晰度焦距、对比度自动/手动双模式
明场亮度校准标定光源强度LED 光强、均匀性内置传感器自检
荧光通道校准校正信号灵敏度激发/发射响应曲线使用标准荧光微球
计数算法校准优化识别阈值识别精度、边缘检测软件自动调整
全系统自检确认模块功能正常光源、摄像头、滤片启动自检测程序

仪器的软件系统在校准过程中会自动读取传感器反馈数据,计算偏差并进行参数修正,以保证系统一致性。


三、校准准备与条件

在正式校准前,需确保以下条件满足:

  1. 仪器环境:温度 20–25°C,相对湿度 ≤70%,避免强光与震动。

  2. 样品要求:使用推荐的标准微球或已知浓度的细胞样品。

  3. 设备状态:清洁载样槽、镜头及计数片,无尘无水迹。

  4. 软件版本:确认系统为最新固件,以确保算法最优。

  5. 光源预热:开启仪器后静置 5 分钟,使 LED 光源达到稳定输出。


四、光学聚焦与明场校准

1. 自动聚焦校准

在“Settings → Calibration → Focus Calibration”中选择自动模式

  • 系统自动扫描焦平面范围(±200 µm);

  • 计算图像锐度指标(Sharpness Index);

  • 锁定最佳聚焦层面并记录焦距值。

该参数将作为后续样本成像的参考,确保每次成像焦距一致。

2. 明场亮度均一性校准

仪器内置亮度传感器,可检测 LED 光源输出的均匀度。
操作步骤:

  1. 插入空白计数片(无样品);

  2. 选择“Brightfield Calibration”;

  3. 系统采集 5 张图像,分析灰度分布;

  4. 自动调整光源电流以实现均一照明(偏差 <3%)。

3. 手动微调校准

若自动聚焦结果不理想,可在“Manual Adjust”模式中微调焦距及亮度。
此功能适用于粘附性强或形态不规则的细胞样品。


五、荧光通道校准方法

1. 校准原理

荧光通道校准旨在确保不同通道的激发能量与检测灵敏度保持一致,以便多色实验中的信号比较具有科学性。
Countess 3 FL 采用三通道光学结构:Green、Red 与 Far Red,每个通道均需独立标定。

2. 校准样品选择

建议使用赛默飞专用 CountBright™ 荧光微球 或具有已知发射峰的标准颗粒:

通道推荐标准发射峰 (nm)应用
GreenFITC 参考微球519活细胞信号基准
RedPE 或 PI 微球617死细胞信号基准
Far RedCy5 或 APC 微球670深层信号校正

这些标准微球具备高稳定性、信号强度可追溯且批次间差异极小。

3. 操作步骤

  1. 将标准微球稀释至 1×10⁶ 个/mL;

  2. 加入 10 µL 悬液至计数片;

  3. 打开“Fluorescence Calibration”界面;

  4. 依次选择三个通道(Green → Red → Far Red);

  5. 系统自动测定平均亮度值与信号分布;

  6. 若偏差超过±5%,自动调整 LED 电流与增益系数;

  7. 保存校准结果。

校准完成后,仪器会生成新的灵敏度曲线并存储于系统内。


六、信号线性与灵敏度验证

1. 线性测试

利用不同浓度的标准荧光微球,检测信号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
步骤:

  • 配制 5 组浓度梯度(1×10⁴ 至 1×10⁶ 个/mL);

  • 测定各浓度对应的平均荧光强度(RFU);

  • 绘制浓度-强度曲线,应呈现 R² ≥ 0.99。

2. 灵敏度检测

在低浓度(≤10⁴ 个/mL)样本中测量最小可检测信号。
系统应能分辨出强度信号为背景的 3 倍以上,确保检测灵敏度。

3. 多通道信号平衡

检测三通道间信号一致性,确保在相同强度标准下偏差不超过 5%。


七、计数算法校准

1. 目标

调整细胞识别算法的阈值与边界判定条件,使识别结果与显微镜人工计数一致。

2. 校准方法

  1. 使用直径均匀的标准微球样品;

  2. 仪器进行自动计数;

  3. 同时由操作员通过显微镜手动计数相同视野;

  4. 比较两者结果:

    • 若误差 ≤3%,算法无需调整;

    • 若误差 >3%,系统自动更新识别阈值(包括灰度界限与面积参数)。

3. 多通道算法校准

当进行双染或三染分析时,系统需校正通道间强度比值与分类边界。
例如 AO/PI 双染实验中,软件自动计算 Green/Red 信号阈值以区分活死细胞。


八、尺寸与浓度校准

1. 细胞尺寸验证

使用直径已知的标准微球(如 10 µm ±0.1 µm)进行校准:

  • 仪器自动测定微球平均直径;

  • 若偏差超过 ±2%,系统更新像素比例系数。

2. 浓度精度验证

将微球标准样品稀释至不同浓度,分别测量并计算线性回归:

  • 若结果线性偏差 <3%,计数系统通过;

  • 若偏差较大,则重新执行算法校准。


九、系统自检与自动维护

1. 自检内容

Countess 3 FL 内置自检程序,每次启动时自动执行以下项目:

  • 光源强度检测;

  • 相机像素响应校验;

  • 滤片位置确认;

  • 软件算法完整性校验;

  • 存储空间与数据路径检查。

若检测到异常,系统会显示提示信息,并引导用户进入校准界面修复。

2. 自动维护机制

软件每隔 100 次检测自动执行光源亮度微调与暗噪声补偿,以防长期使用导致数据漂移。


十、定期校准建议

校准类型周期目的
光学聚焦与亮度校准每周一次保证图像清晰与光强均一
荧光通道校准每月一次校正光谱灵敏度与信号一致性
算法与浓度校准每季度一次保持计数精度与识别准确性
全系统自检每次开机自动检查设备功能状态
深度校准(由厂家)每年一次全面性能恢复与部件检测

这些周期可根据实验频率与环境条件灵活调整。


十一、数据验证与溯源

1. 校准报告生成

完成校准后,软件自动生成报告,包括:

  • 校准日期、操作者、样品类型;

  • 每个通道的亮度曲线与偏差值;

  • 系统自动修正参数(增益、曝光、阈值);

  • 校准合格标志。

报告以 PDF 格式保存,可导出或上传至云端,便于质量审计与数据溯源。

2. 数据追踪

系统保留最近 50 次校准记录,可在“Calibration History”中查看趋势图,以分析光源老化或通道漂移情况。


十二、误差来源与排查

误差类型可能原因解决方案
光源衰减长期使用导致亮度下降重新校准光源或更换 LED 模块
滤光片污染灰尘或荧光残留使用无尘布清洁滤片
聚焦偏差样品厚度不均重新执行自动聚焦校准
荧光信号不稳环境光干扰或样品漂移避免外界光线干扰,稳定载片
算法误差细胞形态异常调整识别阈值或切换检测模板

通过定期排查与维护,可有效保持仪器性能稳定。


十三、校准与实验结果关联

校准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1. 活死细胞分析:荧光通道未校准可能导致活率误判;

  2. 浓度检测:尺寸比例系数偏差会引起浓度计算错误;

  3. 多色实验:通道漂移会造成信号重叠或强度失真;

  4. 时间序列研究:若未校准,长期数据趋势不具可比性。

因此,在任何定量研究、药物筛选或质控实验前,都应执行校准以确保数据可溯源。


十四、质量控制样本的使用

1. 校准样本储存条件

  • 4°C 保存,避光存放;

  • 每次使用前轻轻混匀,防止颗粒沉淀。

2. 校准样本寿命

推荐使用期为 6 个月,过期样品可能导致信号不稳定。

3. 替代标准

若无官方标准,可使用荧光强度稳定的染色细胞悬液作为替代,但必须建立自身参考曲线。


十五、校准后的性能评估

校准完成后,应进行性能验证:

  • 检测标准微球样品三次,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偏差;

  • 若重复性(CV)≤5%,表示系统稳定;

  • 若 CV 超过 5%,需重新执行光源与算法校准。

软件可自动生成性能评估报告,并保存为可追溯文件。


十六、安全与维护注意事项

  1. 在校准过程中,避免直视 LED 光源;

  2. 使用标准样品时戴手套操作,防止污染;

  3. 校准后应及时清洁载样槽和滤光片;

  4. 不得使用含酸或酒精的清洁剂,以防光学损伤;

  5. 若系统提示“Calibration Error”,应停止使用并检查日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