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Automated Cell Counter软件功能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软件系统总体概述
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自动细胞计数仪的软件系统是整个仪器功能的核心控制平台。它不仅负责仪器运行与成像控制,还集成了数据分析、荧光图像处理、统计计算、报告生成、存储管理与网络通信等多种功能模块。
该软件基于 Linux 嵌入式架构开发,具备高稳定性与实时响应能力。界面设计以“简洁、高效、可视化”为核心理念,使用户能在直观操作中完成从上样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
软件系统与仪器硬件深度耦合,采用模块化结构,包含以下主要子系统:
成像与算法处理模块
数据统计与图像分析模块
文件管理与报告生成模块
系统设置与校准模块
网络连接与云端同步模块
这种分层设计不仅保障了系统稳定性,还使软件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能够适配未来的算法升级与数据标准化需求。
二、操作界面与人机交互
1. 主界面设计
Countess 3 FL 配备一块高分辨率 7 英寸触控显示屏,软件界面采用多面板布局:
左侧为操作菜单栏,包含“Count”“Fluorescence”“Results”“Settings”等选项;
中部为实时图像显示区,可显示明场及多通道荧光图像;
右侧为数据统计与参数面板,实时输出细胞浓度、活率、平均直径等数值。
整个交互设计基于“一键式工作流”理念,即从样品加载到结果保存,用户仅需几步点击即可完成操作。
2. 触控与手势控制
软件支持滑动、缩放、双击放大等多种触控操作,便于快速查看图像细节。
3. 多语言支持
系统内置中、英、法、德、日等多语言包,用户可在设置中自由切换。
三、核心功能模块概述
软件功能涵盖五大核心模块:
这些模块协同运行,构建出完整的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流程。
四、成像与算法控制功能
1. 自动聚焦系统
软件内置高精度自动聚焦算法(Auto Focus Engine),通过分析图像梯度变化,实时计算最佳焦平面。
用户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模式:
自动模式:系统快速扫描不同焦距层面,锁定清晰度最高点;
手动模式:用户通过滑动条微调焦点,以应对复杂样本。
2. 曝光与增益调节
软件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整曝光时间与信号增益。对荧光样品,可分别设置每个通道的曝光值以获得最优对比度。
3. 光路与通道控制
Countess 3 FL 软件支持三通道荧光控制:Green、Red、Far Red。用户可在界面选择单通道或双通道成像。
系统可记忆上一次的通道配置并自动调用,提升操作效率。
五、图像处理与识别算法
1. 图像分割与识别
软件使用多层卷积边缘检测算法(基于 Sobel 与 Laplacian 复合模型),精准识别细胞边缘并剔除碎屑。
算法根据像素灰度变化自动区分细胞、背景及杂质区域。
2. 多通道荧光叠加
系统可在明场基础上叠加多个荧光信号,实现全彩可视化。用户可调节每个通道的亮度与透明度。
3. 背景扣除与噪声过滤
内置高通滤波器与自适应阈值算法,有效消除散射光、气泡及染料噪声。
4. 聚集体处理
软件能自动识别并分离粘连细胞,通过形态学分解算法(Morphological Decomposition)将聚集体拆解为单细胞单元。
5. 定量测算
对于每个细胞,系统自动测定以下参数:面积、直径、圆度、荧光强度、信号比值等,所有数据实时储存于内存中用于后续统计。
六、数据分析与统计模块
1. 自动数据统计
系统在分析结束后自动计算:
总细胞数(Total Cells)
活细胞数(Live Cells)
死细胞数(Dead Cells)
活率(Viability %)
细胞浓度(cells/mL)
平均直径与聚集比例
所有数据实时显示并更新。
2. 多通道数据融合
在荧光模式下,软件可对不同通道信号进行叠加计算,生成双参数或三参数统计表,例如:
Green vs Red(AO/PI 双染分析)
GFP vs RFP(报告基因表达比)
3. 动态统计图表
数据可视化模块自动生成:
活死比例饼图
尺寸分布直方图
荧光强度散点图
聚集比例曲线
这些图表可直接插入 PDF 报告或导出为 PNG 格式。
4. 批量统计与平均计算
在批量检测模式下,软件可一次性分析多个样本,自动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及标准误差(SEM)。
七、报告生成与导出系统
1. 报告格式
Countess 3 FL 软件支持三种报告类型:
快速报告(Quick Report):仅包含主要统计数据与图像缩略图;
标准报告(Full Report):包含图像、数据、图表及实验元数据;
自定义报告(Custom Report):用户可选显示内容、添加实验说明及实验室标识。
2. 报告内容
样本名称、编号、操作者、日期;
明场与荧光图像(单通道与叠加图);
细胞统计表与图表;
备注与签名栏。
3. 文件导出格式
支持导出为 PDF、CSV、PNG、TIFF 格式:
PDF:适合打印与档案保存;
CSV:用于后续数据分析;
图像文件:用于科研报告与期刊投稿。
4. 自动保存与时间戳
每份报告都带有时间戳、仪器编号和软件版本号,保证数据可追溯性。
八、文件管理与存储功能
1. 文件组织结构
软件采用分层式文件结构:
swift复制编辑/Results/Date/SampleName/
每个样本文件夹中包含:
图像文件(Brightfield / Fluorescence)
数据文件(CSV)
报告文件(PDF)
2. 文件浏览器
内置文件管理系统支持搜索、重命名、分类与删除操作,可像电脑系统一样浏览历史记录。
3. 存储与容量
仪器内置 128 GB 固态存储,可保存约 50,000 组完整样本记录。
系统支持自动清理功能,可设置保存天数或存储上限。
4. USB 与网络传输
用户可通过 USB 3.0 端口导出数据,也可通过 Wi-Fi 或以太网连接服务器,实现远程备份。
九、网络与云端功能
1. Wi-Fi 无线连接
软件内置无线模块,可与实验室局域网连接,实现文件共享与远程访问。
2. 云端同步
可与 Thermo Fisher Cloud 平台对接,实现:
实验数据自动备份;
多用户远程访问;
报告在线浏览与共享;
多终端同步查看。
3. 用户权限与数据安全
系统支持多用户登录,管理员可设置权限等级:
操作员(可运行检测)
研究员(可分析与导出数据)
管理员(可修改设置与清除数据)
所有数据均采用 AES-256 加密存储,防止未经授权访问。
十、设置与系统管理
1. 系统设置界面
用户可在“Settings”模块中自定义:
通道曝光时间
阈值设定范围
图像保存路径
文件命名规则
单位选择(cells/mL、cells/µL)
2. 模板管理
可将实验参数保存为模板,适用于不同细胞类型。下次检测同类样本时可直接调用模板,保持条件一致。
3. 校准与维护
软件提供自动校准工具,包括光源亮度、相机像素比例、荧光通道灵敏度等,保证数据长期稳定。
4. 系统更新
通过 Wi-Fi 连接,软件可自动检测并安装最新版本更新。更新过程不影响数据完整性。
十一、兼容性与数据交互
1. 软件兼容性
导出的数据与以下系统兼容:
Microsoft Excel、GraphPad Prism
R、Python(Pandas、Matplotlib)
ImageJ / CellProfiler 图像分析平台
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2. API 数据接口
为科研机构或企业用户提供开放 API,可与本地服务器或数据库直接通信,实现数据批量传输与自动分析。
3. 外部设备集成
软件可与自动移液工作站或高通量筛选系统联动,通过局域网接口实现批量检测自动触发。
十二、智能化与数据分析扩展
1. 人工智能辅助识别(AI-Assisted Identification)
新版软件已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利用训练数据识别不同细胞形态,提高识别准确率,尤其在聚集或变形细胞中表现优异。
2.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软件可自动整合同一样本在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与活率趋势图。
3. 多样本比较分析
在多组样本实验中,系统可输出差异分析图表(如对比条形图、箱型图),实现批次间比较。
4. 参数回归与趋势预测
对于连续培养实验,软件可根据历史数据计算预测模型,评估未来细胞活性变化趋势。
十三、用户体验与可定制化设计
一键运行(One-Tap Operation):样本上样后,点击“Count”即可完成聚焦、成像、统计与报告输出。
实时反馈(Real-Time Feedback):检测过程实时显示成像质量与统计进度。
可定制界面:用户可调整显示布局、主题颜色与字体大小。
操作提示系统:内置交互式指导说明,帮助初学者快速上手。
错误诊断与日志记录:软件自动检测异常(如光源过载、文件写入失败),并生成错误日志以供排查。
十四、数据可追溯与质量控制
1. 自动日志系统
每次操作(上样、检测、导出)均自动记录时间、操作者与参数配置,生成审计追踪日志。
2. 数据完整性保证
所有文件均带有数字签名与哈希值校验,防止数据篡改。
3. 质量控制工具
软件内置 QC 模块,可定期检测系统性能,包括成像均一性、通道灵敏度与统计精度。
十五、软件性能优势总结
| 特性 | 技术说明 | 优势 |
|---|---|---|
| 自动分析 | 一键完成聚焦、识别、统计 | 减少人工操作 |
| 高速计算 | 多线程并行算法 | 结果在数秒内生成 |
| 多通道支持 | 明场 + 3 荧光通道 | 应用范围广 |
| 数据可视化 | 图像、图表、报告一体化 | 实验结果直观 |
| 模板管理 | 保存分析参数 | 提高重复性 |
| 云端同步 | 数据实时备份 | 支持团队共享 |
| AI 识别 | 智能学习算法 | 提高复杂样本识别率 |
十六、未来发展与升级方向
软件系统预留了算法扩展接口和云端模块升级通道,未来可实现:
更精准的 AI 图像分割;
多维荧光定量分析(如三通道共定位);
实时动态视频成像与细胞追踪;
自动报告上传与数据库对接;
个性化仪表板与实验统计仪表化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