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Automated Cell Counter样品制备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样品制备的重要性与总体原则
样品制备是 Countess 3 FL 自动细胞计数仪 获取精准结果的核心环节。
该仪器依赖高分辨率光学成像与智能算法识别细胞形态、荧光信号及活性状态,因此样品的均匀性、纯净度与浓度控制直接决定计数精度与可重复性。
在细胞计数实验中,样品制备应遵循以下原则:
单细胞悬液原则:确保样本中细胞充分分散,避免团聚。
浓度适中原则:控制细胞浓度在仪器检测范围内。
染色一致原则:染料比例、孵育时间与光照条件保持恒定。
操作无污染原则:保证样本不含碎屑、气泡或杂质。
时间敏感原则:从染色到检测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信号衰减或细胞状态变化。
Countess 3 FL 可进行明场(Brightfield)与多通道荧光(Fluorescence)检测,因此样品制备方案需根据实验模式进行区分与优化。
二、样品类型与适用范围
该仪器支持多种细胞类型的检测,包括:
悬浮培养细胞(如 Jurkat、K562 等)
贴壁细胞经胰酶消化后的单细胞悬液(如 HeLa、293T 等)
原代细胞、干细胞及免疫细胞(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
荧光标记细胞(GFP/RFP、FITC/PE 染色)
经染料标记的死细胞或凋亡细胞
不同类型细胞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存在细微差别,但目标一致:获得均匀、清洁、适度浓度的单细胞悬液。
三、细胞收集与预处理
1. 悬浮细胞样本
轻轻混匀培养瓶或离心管,使细胞分布均匀。
取 1 mL 细胞悬液,以 300 × g 离心 5 分钟。
去除上清,保留细胞沉淀。
用 PBS 或无血清培养基重悬,轻轻吹打混匀,形成均匀悬液。
2. 贴壁细胞样本
吸去培养液,用 PBS 清洗细胞单层。
加入适量 0.25% 胰酶消化 1–3 分钟,待细胞脱落。
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轻轻吹打分散。
以 300 × g 离心 5 分钟后重悬于 PBS。
检查显微镜下细胞是否分散均匀,如仍聚集,可轻轻反复吹打。
3. 原代或组织细胞
使用组织消化液(如胶原酶、胰酶)消化组织样本。
通过 40 µm 滤网过滤,去除组织碎片。
离心收集细胞,重悬于 PBS 或无血清培养基。
四、浓度与体积控制
Countess 3 FL 推荐的检测浓度范围为 1×10⁵–4×10⁶ cells/mL。
1. 浓度过高的影响
细胞重叠,算法无法区分个体,导致计数偏低;
荧光信号聚集,亮度过饱和。
2. 浓度过低的影响
有效样本数量不足,统计误差增大;
系统自动计算浓度误差高。
3. 稀释方法
若浓度过高,可按以下公式稀释:
C1V1=C2V2C_1V_1 = C_2V_2C1V1=C2V2
其中 C1C_1C1 为原始浓度,C2C_2C2 为目标浓度。
使用无血清 PBS 或培养基进行稀释,保持细胞状态稳定。
五、染色方法与试剂选择
Countess 3 FL 支持多种染色模式,包括台盼蓝法(Trypan Blue)及荧光双染法(AO/PI、FITC/PI、DAPI 等)。
(一)台盼蓝染色(Brightfield Mode)
适用于明场检测,常用于计算活细胞比例。
取 10 µL 细胞悬液与 10 µL 0.4% 台盼蓝溶液混合(1:1)。
轻轻混匀,避免气泡。
静置 1–2 分钟,立即上样。
活细胞不被染色,死细胞呈蓝色。
注意事项:
染色时间超过 5 分钟会导致部分活细胞假阳性。
每次实验需使用新鲜配制的染液。
(二)AO/PI 双染法(Fluorescence Dual Channel Mode)
用于荧光通道检测活死细胞。
AO(Acridine Orange):穿透细胞膜并结合核酸,发绿光。
PI(Propidium Iodide):仅进入膜受损细胞,发红光。
步骤:
取 100 µL 细胞悬液加入 2 µL AO/PI 混合染液。
避光孵育 3 分钟。
轻轻混匀后立即检测。
结果判定:
绿色细胞 → 活细胞;
红色细胞 → 死细胞;
双阳性 → 凋亡或受损细胞。
(三)GFP/RFP 荧光样本
适用于检测转染或感染效率。
若细胞自身表达荧光蛋白,无需额外染色。
建议用 PBS 洗涤两次,去除培养基荧光背景。
(四)DAPI/Hoechst 染核染色
用于检测细胞核完整性、细胞数与活性。
加入 1 µg/mL DAPI,避光染色 5 分钟。
适合检测凋亡或核分裂异常样本。
六、上样步骤与玻片准备
1. 使用一次性计数玻片
取 10 µL 染色样品,加入计数腔入口。
液体应自然充满腔体,无气泡。
确保液层均匀、无残留颗粒。
2. 使用可重复玻片
使用前清洗玻片:用去离子水冲洗后以 70% 乙醇擦拭干净。
每次上样前确保玻片干燥无指纹。
实验结束后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防止染料残留。
3. 上样操作注意事项
样品应缓慢加入计数腔,避免液体冲击产生气泡。
若样品浓度高,可提前稀释。
加样后静置 10–20 秒,确保细胞分布均匀。
七、样品质量控制与误差预防
1. 防止气泡
加样针头应贴近玻片边缘缓慢注入;
出现气泡会遮挡视野或干扰计数区域,应重新上样。
2. 防止细胞沉降
在制备与染色后 2 分钟内完成检测;
若等待时间较长,应轻轻混匀样本。
3. 去除碎屑与聚集物
通过 40 µm 滤网过滤细胞悬液;
可加入 1% BSA 以减少细胞间黏附。
4. 稀释倍数准确性
若需稀释,应记录精确体积以保证浓度计算正确。
5. 染料均匀性
在加入染料后立即轻轻混匀;
染料浓度不均将导致信号差异。
八、不同实验目的下的样品优化方案
| 实验类型 | 建议制备方案 | 检测模式 | 染料类型 | 特殊说明 |
|---|---|---|---|---|
| 活死细胞检测 | 细胞重悬于 PBS,AO/PI 双染 | 双通道 | AO + PI | 避光操作 |
| 荧光转染效率 | 洗涤去培养基 | 双通道 | GFP/RFP | 控制曝光 |
| 细胞生长监控 | 无需染色,直接检测 | 明场 | 无 | 记录浓度趋势 |
| 凋亡实验 | DAPI 染核 | 红通道 | DAPI | 检查核碎裂 |
| 干细胞质控 | 低浓度单细胞悬液 | 明场 + 绿通道 | AO 或 FITC 抗体 | 保持温度稳定 |
九、样品制备的时间与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
室温(20–25°C)下操作,避免过热或过冷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光照控制
荧光染色样本全程避光,防止光漂白。
时间控制
从染色到检测不超过 10 分钟。
长时间放置会导致细胞凋亡或染料扩散,影响数据。
离心条件标准化
建议离心速度 300 × g,时间 3–5 分钟,防止细胞破裂。
十、特定样品类型的优化策略
1. 高粘度培养基样本
使用 PBS 稀释 1:1,降低粘度。
轻轻吹打分散细胞,防止黏附。
2. 红细胞或血液样本
需进行红细胞裂解处理,保留白细胞或目标细胞。
洗涤两次以去除血红蛋白干扰。
3. 高荧光背景样本
洗涤三次以减少游离染料。
调整曝光参数,避免过饱和。
4. 极小或极大细胞
可调整算法的“Cell Size Range”参数:
小细胞(如淋巴细胞)设定 5–10 µm;
大细胞(如巨噬细胞)设定 15–30 µm。
十一、数据一致性与标准化
为了确保跨实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建立标准化样品制备流程:
每个实验批次使用相同染料批号与浓度;
统一离心条件与染色时间;
对每种细胞类型建立固定模板;
每周使用标准样本(如 Count Beads)验证重复性。
建议使用实验室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文件记录每次制备细节,包括稀释倍数、染色比例、孵育时间等,以保证长期可追溯性。
十二、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问题 | 可能原因 | 解决办法 |
|---|---|---|
| 细胞计数偏低 | 细胞聚集或浓度过高 | 稀释样本,混匀后重测 |
| 活率异常 | 染色时间过长或染料失效 | 减少染色时间,使用新鲜试剂 |
| 背景信号过强 | 游离染料未去除 | 重新洗涤样本 |
| 图像模糊 | 液层不均或有气泡 | 重新加载样本 |
| 荧光信号弱 | 染料浓度不足或光源衰减 | 增加染料用量或检查光源 |
| 聚集体比例高 | 未充分分散或未过滤 | 过滤后再上样 |
十三、质量控制与样品验证
显微镜检查
在计数前可使用普通显微镜检查细胞是否均匀、无碎屑。标准粒子对照
使用荧光微球作为标准,验证荧光通道灵敏度。重复测量
同一样本重复测两次,结果差异应低于 5%。统计一致性
若结果波动较大,应检查样本浓度与染色操作。
十四、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 AO、PI 等染料时佩戴手套与防护镜。
所有含染料或细胞废液按生物废弃物处理。
避免染料接触皮肤与光源直接照射眼睛。
十五、样品制备自动化与数字化趋势
Countess 3 FL 已支持部分半自动化制备方案:
可与移液工作站配合,实现固定体积取样与稀释;
软件可保存每次样品制备参数,用于统计分析与追踪;
与 LIMS 系统对接后,样品编号、制备时间及操作者信息自动录入报告中。
这一体系使实验数据更标准化,也方便实验室间共享与质量审计。
十六、样品制备的科学意义
高质量的样品制备不仅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前提,更体现了细胞实验的科学规范性。
Countess 3 FL 的强大算法与光学性能必须依托均匀、纯净的样品才能充分发挥。
规范的制备步骤可显著降低实验偏差,提升实验室间的结果可比性,为后续细胞培养、药物筛选、免疫分析及基因编辑实验提供可靠数据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