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Automated Cell Counter双通道检测

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是赛默飞细胞计数仪系列中集成双通道与三通道荧光检测能力的高端型号。在传统明场计数基础上,双通道检测模式允许用户同时捕获两个不同波段的荧光信号,实现多维度细胞特征识别。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双通道检测概述

Invitrogen Countess 3 FL 是赛默飞细胞计数仪系列中集成双通道与三通道荧光检测能力的高端型号。
在传统明场计数基础上,双通道检测模式允许用户同时捕获两个不同波段的荧光信号,实现多维度细胞特征识别

该模式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一次分析中同时区分不同状态或类型的细胞,如活细胞与死细胞、转染阳性与阴性群体、双标抗体染色的免疫细胞等。
双通道检测通过同步成像与算法融合,将两个荧光通道的信号叠加分析,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数据准确度与实验信息量。


二、系统光学结构与原理

1. 光源与激发系统

Countess 3 FL 配备多组独立 LED 光源,每组光源配有特定的激发滤光片,用以激发不同波段的荧光染料。
双通道检测通常使用以下两组光源组合:

  • Green 通道(FITC/AO):激发波长约 470–495 nm,用于检测 GFP、Acridine Orange 等染料。

  • Red 通道(PI/RFP):激发波长约 530–560 nm,用于检测 Propidium Iodide、RFP、Texas Red 等染料。

系统的光路通过电动滤片轮快速切换,实现两个通道的激发与发射分离。
采用高透过率干涉滤光片,确保每个通道光谱独立,防止交叉干扰。

2. 发射与检测系统

荧光信号通过对应的发射滤光片(Emission Filter)后进入高灵敏度 CMOS 成像传感器。
不同通道的图像在硬件层面实现同步采集,保证时间与空间的完全重合。
这种设计使双通道图像可直接叠加分析,而无需后期配准。

3. 明场与荧光融合

系统同时捕获明场图像(显示细胞形态)与双通道荧光图像(显示功能或状态标志),三者在同一坐标系中叠加,构成完整的细胞信息图谱。


三、双通道检测的工作流程

1. 样本准备

  • 取新鲜细胞悬液(浓度 1×10⁵–4×10⁶ cells/mL)。

  •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两种光谱不重叠的荧光染料,如 AO/PI、GFP/RFP、FITC/PE 等。

  • 按推荐比例染色,一般每 100 µL 样本加入 1–5 µL 染料,避光孵育 3–5 分钟。

  • 混匀后立即上样,防止荧光衰减。

2. 计数片加载

  • 使用一次性 Countess 计数玻片。

  • 加入 10 µL 样本溶液,确保液层均匀无气泡。

  • 将玻片插入仪器载片槽,方向正确(箭头朝内)。

3. 模式选择与参数设定

  • 打开主界面,选择 “Fluorescence Mode” → “Dual Channel”

  • 选择通道组合(如 Green + Red)。

  • 可选择自动曝光或手动设定。自动模式适合常规检测,手动模式用于特殊染料。

  • 启动自动聚焦,系统会自动捕获最佳焦平面。

4. 图像采集与算法识别

  • 仪器依次激发两个荧光通道并采集图像。

  • 软件自动完成明场、Green、Red 三幅图像的融合。

  • 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识别细胞轮廓,在每个通道内测量荧光强度。

  • 将每个细胞的双通道信号进行比对与分类。

5. 结果展示

  • 活细胞、死细胞、双阳性或阴性细胞以不同颜色轮廓显示:

    • 绿色:Green 通道阳性;

    • 红色:Red 通道阳性;

    • 黄色:双阳性;

    • 无色:阴性。

  • 右侧面板显示统计结果,包括各类细胞数量与百分比。


四、双通道检测的算法逻辑

双通道检测核心在于信号分离与数据融合。其算法结构如下:

1. 图像配准与叠加

系统自动对齐两通道图像,通过图像几何校准算法确保像素级重合。

2. 背景扣除

每个通道独立执行背景扣除算法,减少非特异荧光与光照不均引起的噪声。

3. 阈值判定

  • 根据荧光强度直方图自动计算通道阈值;

  • 若用户启用手动模式,可自定义强度界限,确定阳性与阴性分界。

4. 双通道矩阵分类

每个细胞的荧光信号被映射到二维矩阵中(Green vs Red):

  • Q1 区:Green 阳性 / Red 阴性(如活细胞);

  • Q2 区:Green 阳性 / Red 阳性(双阳性);

  • Q3 区:Green 阴性 / Red 阳性(死细胞或第二标志物阳性);

  • Q4 区:双阴性(未染色群体)。

5. 聚集体排除

算法识别面积大于设定阈值的区域,标记为聚集体并在统计中剔除。

6. 数据输出

统计每个区域内细胞数量、百分比、平均强度,并生成散点图、直方图与数值表格。


五、典型应用场景

1. AO/PI 双染活死检测

这是最常见的双通道应用:

  • AO(Acridine Orange):穿透细胞膜,结合核酸产生绿色荧光,标识活细胞;

  • PI(Propidium Iodide):仅能进入膜受损细胞并产生红色荧光,标识死细胞。

通过双通道检测:

  • Green 阳性 / Red 阴性 → 活细胞;

  • Red 阳性 / Green 阴性 → 死细胞;

  • 双阳性 → 处于凋亡晚期或受损状态的细胞。

2. GFP/RFP 报告基因共表达检测

用于转染效率或双报告系统研究。
仪器可自动计算 GFP 阳性、RFP 阳性及共表达比例,量化基因表达情况。

3. 双抗体荧光标记分析

在免疫细胞检测中,常同时标记两个表面标志物,如 CD4-FITC 与 CD8-PE。
通过双通道分析可统计单阳性与双阳性群体的比例。

4. 干细胞或肿瘤细胞表型识别

可通过两个荧光标志区分不同分化状态或肿瘤亚群。

5. 转染毒性与存活率评估

同时检测荧光蛋白表达与台盼蓝/PI 染色,可在同一样本中获得转染率与活率数据。


六、数据输出与可视化

双通道检测的结果不仅以数字形式呈现,还伴随丰富的可视化输出。

1. 图像叠加显示

三层图像同时呈现:

  • 明场显示形态;

  • Green 通道显示第一信号;

  • Red 通道显示第二信号。

2. 二维散点图

以 Green 强度为 X 轴、Red 强度为 Y 轴,形成四象限分布。
各象限代表不同细胞群体,便于直观区分。

3. 条形图与饼图

自动生成各类细胞比例图,如活/死比例、阳性群体百分比。

4. 数值表格

输出每类细胞数量、百分比、平均荧光强度、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5. 文件导出格式

  • CSV:含每个通道信号值与统计结果,可用于后续分析。

  • PDF 报告:包含图像、散点图与数值汇总。

  • TIFF/PNG 图像:用于论文、展示与数据归档。


七、性能指标与灵敏度

  1. 检测通道数:明场 + 2 个荧光通道(Green / Red)。

  2. 检测灵敏度:可识别信号强度低至 10⁻⁶ W/cm² 的荧光。

  3. 光谱分离度:通道间串扰率 < 1%。

  4. 成像分辨率:0.4 µm/pixel,保证单细胞级识别。

  5. 算法准确率:细胞分类正确率达 97% 以上。

这些指标确保在复杂样本中仍能获得高可信度的双通道数据。


八、参数优化建议

为获得最佳双通道结果,用户可按以下建议操作:

  1. 选择合适染料

    • 保证两种荧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间距 ≥ 30 nm;

    • 常用组合:AO/PI、FITC/PE、GFP/RFP。

  2. 校准与背景控制

    • 每周使用标准荧光珠验证通道强度。

    • 进行背景扣除测试以减少非特异信号。

  3. 曝光与增益设定

    • 当信号过弱时可增加曝光时间;

    • 若亮度过饱和,应降低增益。

  4. 样本浓度控制

    • 保持单帧内细胞数在 100–400 个之间,防止聚集或过度稀释。

  5. 光学清洁

    • 定期清洁滤光片与镜头,以防信号衰减或光斑干扰。


九、校准与性能验证

仪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双通道校准流程,以确保光路与算法一致性。

  1. 光源校准:系统自动检测每个通道光强,调节输出功率至标准水平。

  2. 滤光片校正:通过标准荧光珠验证通道间串扰率。

  3. 算法校验:内置标准样本自动检测程序,验证阈值识别准确度。

  4. 用户验证模板:提供 QC 模板,用于每月性能测试并保存日志。

这些步骤确保不同批次实验结果的可比性。


十、双通道数据分析与计算

1. 四象限分布计算公式

设四个象限细胞数分别为 N₁、N₂、N₃、N₄,总数为 N。
则:

  • Green⁺(阳性率)= (N₁ + N₂)/N × 100%

  • Red⁺(阳性率)= (N₂ + N₃)/N × 100%

  • 双阳性 = N₂/N × 100%

  • 双阴性 = N₄/N × 100%

2. 平均荧光强度计算

每个通道单细胞信号取平均值:

Imean=∑i=1nIinI_{mean} = \frac{\sum_{i=1}^{n} I_i}{n}Imean=n∑i=1nIi

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间荧光表达差异。

3. 信号相关性分析

计算两个通道间皮尔逊相关系数:

r=∑(Xi−Xˉ)(Yi−Yˉ)∑(Xi−Xˉ)2∑(Yi−Yˉ)2r = \frac{\sum (X_i - \bar{X})(Y_i - \bar{Y})}{\sqrt{\sum (X_i - \bar{X})^2 \sum (Y_i - \bar{Y})^2}}r=∑(Xi−Xˉ)2∑(Yi−Yˉ)2∑(Xi−Xˉ)(Yi−Yˉ)

用于判断两种荧光表达是否具有线性相关性。


十一、典型实验数据解析

以 AO/PI 双染为例:

群体通道信号细胞状态比例
Green⁺ / Red⁻仅绿色荧光活细胞83.6%
Green⁺ / Red⁺双阳性晚期凋亡5.4%
Green⁻ / Red⁺仅红色荧光死细胞10.1%
Green⁻ / Red⁻无信号未染样本或碎片0.9%

图像叠加后,绿色和红色信号分布清晰,系统生成散点图以辅助可视化。


十二、数据管理与合规性

双通道检测结果自动保存为带有时间戳、样本编号与通道配置的文件。
数据嵌入仪器唯一序列号及软件版本信息,符合实验室数据完整性要求。

支持与 LIMS 系统或云端数据库对接,实现自动化归档与共享。


十三、性能优势总结

性能指标优势描述
双通道实时采集避免时间漂移与配准误差
高信噪比算法弱信号样本仍具高准确度
多样染料兼容支持主流荧光标记体系
快速统计分析平均检测时间 < 30 秒
自动报告生成图像+数据一体输出

Countess 3 FL 的双通道检测功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复杂荧光数据分析,大幅提高实验效率。


十四、双通道检测的应用拓展

  1. 基因编辑实验:用于筛选 CRISPR 转染阳性群体。

  2. 细胞治疗质控:评估 CAR-T 细胞表面双标表达率。

  3. 药物诱导实验:监测活性染料与毒性荧光信号的变化。

  4. 免疫学研究:检测 T 细胞、B 细胞亚群双标比例。

  5. 干细胞分化监测:追踪特定标志物的共表达过程。


十五、注意事项与良好实践

  • 每次实验前执行光源预热 3–5 分钟,以稳定输出功率。

  • 避免样本中含强自发荧光物质,以防干扰信号判断。

  • 不同批次染料需重新校正阈值,防止光谱漂移。

  • 对于双阳性群体,建议结合时间或处理条件进行生物学验证。

  • 使用无尘计数片并及时清洁载片槽,确保成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