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用户培训

在现代生命科学实验中,细胞计数与活性分析是细胞培养、药物筛选、毒性测试及生产过程监控的基础环节。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传统人工计数方式已逐渐被高精度自动计数设备取代。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现代生命科学实验中,细胞计数与活性分析是细胞培养、药物筛选、毒性测试及生产过程监控的基础环节。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传统人工计数方式已逐渐被高精度自动计数设备取代。

赛默飞Invitrogen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以其卓越的光学成像性能、智能识别算法与多通道荧光检测能力,成为全球科研与生产实验室广泛采用的细胞分析工具。为确保用户能充分掌握仪器的功能、规范操作流程并最大化其性能表现,系统化的**用户培训(User Training)**至关重要。

本篇文档旨在提供Countess 3的全面培训方案,涵盖培训目标、课程内容、操作要点、维护规范、常见问题与考核评估等,帮助实验人员快速熟悉设备、掌握使用技巧并达到高水平的实验标准化操作。


二、培训目标

Countess 3用户培训的总体目标是让使用者具备以下能力:

  1. 理论理解:掌握仪器原理、结构与检测机制;

  2. 规范操作:独立完成仪器开机、校准、样品检测与数据导出;

  3. 数据分析:理解检测结果含义,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解读;

  4. 维护管理:掌握仪器清洁、校准与日常维护方法;

  5. 问题排查:能判断常见故障并采取初步处理措施;

  6. 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培训结束后,受训者应能在标准化操作下独立完成从样品准备到结果输出的完整实验流程。


三、培训对象

培训面向以下人员群体:

  • 细胞培养实验室科研人员;

  • 生物制药企业生产技术人员;

  • 实验教学机构教师及助教;

  • 质量控制(QC)与工艺开发部门技术员;

  • 新购仪器的设备管理与维护人员。


四、培训总体安排

1. 培训周期

标准培训周期为1–2天,可根据实验室需求调整。

2. 培训模式

  • 理论讲解:设备结构、检测原理、应用场景;

  • 实操演示:由技术工程师操作演示全流程;

  • 分组练习:学员实际操作仪器;

  • 数据分析与讨论:解析检测结果;

  • 考核评估:检验培训效果。

3. 培训设备与材料

  • Countess 3 主机及电源;

  • 计数芯片(Countess Cell Counting Chamber Slides);

  • 台盼蓝染液或荧光染料;

  • 细胞样品(悬浮细胞或贴壁细胞悬液);

  • U盘或网络存储设备;

  • 培训资料与操作手册。


五、理论培训模块

1. 仪器简介

  • Countess 系列发展与应用历史;

  • Countess 3主要技术特点:自动聚焦、AI算法识别、荧光检测、快速数据输出

  • 系统组成:光学模块、CMOS成像系统、LED光源、触控操作界面、USB接口等。

2. 工作原理

  • 明场成像与光学识别原理;

  • 活死细胞染色法(台盼蓝);

  • 荧光通道检测机制;

  • 图像采集与算法分析流程。

3. 检测模式与应用范围

4. 数据输出与报告管理

  • 结果导出格式(PDF、CSV、TIFF等);

  • USB与网络导出方法;

  • 文件命名与归档规范。


六、操作实训模块

1. 仪器启动与自检

  1. 接通电源,按下启动键;

  2. 等待系统自动完成光学与传感器校验;

  3. 检查屏幕状态是否显示“Ready”;

  4. 若系统提示错误,查看日志并重新启动。

2. 样品准备

  1. 将细胞培养液轻轻吹打混匀;

  2. 取10 μL细胞悬液;

  3. 按1:1比例加入0.4%台盼蓝染液混匀;

  4. 静置2分钟后吸取10 μL混合液。

3. 加载样品

  • 打开计数芯片插槽;

  • 吸取混合液加入芯片进样孔,确保无气泡;

  • 插入芯片,选择检测模式(Bright Field或Fluorescence)。

4. 检测操作

  • 点击“Start Count”;

  • 系统自动聚焦、曝光并采集图像;

  • 检测时间约8–10秒;

  • 结果自动显示在界面上,包括总细胞数、活性比例与平均直径。

5. 数据导出

  • 点击“Save Result”;

  • 选择导出格式(PDF或CSV);

  • 插入U盘并选择“Export to USB”;

  • 文件命名示例:“SampleName_2025-10-30_Count.pdf”。


七、培训中的重点内容

1. 聚焦与曝光调整

虽然系统具备自动聚焦功能,但培训应强调:

  • 如何在样品异常时进行手动微调;

  • 曝光过度或不足时的图像识别误差;

  • 调整时观察实时图像亮度与清晰度变化。

2. 染色质量控制

培训内容应详细讲解:

  • 染液比例的影响;

  • 染色时间与温度控制;

  • 不同细胞类型的染色适配性。

3. 芯片装样技巧

重点说明:

  • 样品液体量需覆盖检测区域;

  • 避免气泡或碎屑干扰成像;

  • 检测后立即取出芯片以防污染或干燥。

4. 数据解读与误差分析

培训应引导学员理解:

  • 活细胞比例的科学含义;

  • 结果偏差可能来源(浓度、聚团、染色不均);

  • 如何通过重复检测验证稳定性。


八、维护与清洁模块

1. 每日维护

  • 检测结束后关闭电源前清洁芯片槽;

  • 擦拭触控屏与光学窗口;

  • 检查电源线与接口是否松动;

  • 删除不必要的历史数据释放空间。

2. 周期维护

  • 每周执行光学校准

  • 每月检查软件更新与算法版本;

  • 若荧光检测频繁使用,应定期检查滤光片清洁度。

3. 清洁用品要求

  • 使用无尘布与70%乙醇溶液;

  • 禁止使用强腐蚀性清洁剂;

  • 不可直接喷洒液体进入仪器内部。


九、常见问题与排查

问题现象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无法识别芯片芯片未插好或污染重新插入并清洁接口
图像模糊焦距异常或样品过厚重新聚焦或稀释样品
活死比例异常染色不均或过期染料使用新染液并控制时间
数据无法导出U盘格式不兼容格式化为FAT32
系统提示“Optical Error”光源老化或灰尘干扰清洁光路并重新启动

培训应让用户熟悉这些常见问题的判断逻辑与处理方法,确保能在实验中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十、培训考核内容

1. 理论考核

通过书面或口头测试,评估用户对以下知识的掌握:

  • 仪器组成与检测原理;

  • 不同检测模式区别;

  • 染色与计数原理;

  • 数据导出与文件格式。

2. 实操考核

学员需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1. 仪器启动与样品检测;

  2. 染色与计数操作;

  3. 导出PDF报告并保存;

  4. 清洁与关机操作。

考核标准:操作规范性、结果准确度、数据完整性。


十一、进阶培训与专项提升

对于高级用户或管理人员,可提供以下扩展课程:

  1. 荧光检测专项培训

    • 多通道成像与通道叠加;

    • 光谱补偿与信号定量分析

  2. 算法结果分析

    • 理解系统识别逻辑;

    • 聚团分割算法的应用场景;

    • 数据误差修正方法。

  3.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 通过USB或网络接口连接LIMS系统;

    • 数据归档与统计分析自动化。

  4. 维护与故障诊断

    • 光学系统维护方法;

    • 传感器校准与软件重置操作。


十二、培训文档与资源

培训配套资料包括:

  • 《Countess 3 用户操作手册》;

  • 《样品制备与染色指南》;

  • 《维护与校准标准流程》;

  • 《数据导出与报告模板》;

  • 教学视频与示范案例库。

所有资料均建议以电子与纸质两种形式保存,供后续查阅与复训使用。


十三、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需对学员掌握程度进行多维度评估:

  1. 操作准确性:检测结果误差应小于5%;

  2. 数据完整性:导出报告格式规范、无缺失;

  3. 维护熟练度:能独立完成日常清洁与校准;

  4. 安全规范意识:遵守操作与防护标准;

  5. 反馈调查:收集用户意见,用于改进后续培训。

合格学员可获得实验室内部“Countess 3操作合格证”或厂家认证培训证书。


十四、用户培训的管理与延伸

1. 建立培训档案

每位操作人员应建立培训档案,包括:

  • 个人信息与岗位;

  • 培训时间与内容;

  • 考核记录与结果。

2. 定期复训

建议每年开展一次复训,内容包括:

  • 软件更新功能介绍;

  • 新检测模式操作演练;

  • 仪器维护经验交流。

3. 新员工入职培训

对新进实验人员,应在上岗前完成Countess 3的基础培训,确保其熟悉仪器环境与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