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屏幕截图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集成式触控屏操作系统的智能实验室仪器。它的界面设计遵循可视化直觉化、实时反馈、数据与图像并行展示的原则。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总览:Countess 3 的人机交互与可视化设计理念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集成式触控屏操作系统的智能实验室仪器。它的界面设计遵循可视化直觉化、实时反馈、数据与图像并行展示的原则。
设备配备高分辨率彩色触控屏(通常为 7 英寸 LCD 屏),用户无需外接计算机即可完成图像预览、计数启动、结果分析、截图与报告生成等全部操作。

在系统逻辑上,屏幕界面承担三大核心功能:

  1. 操作导航:取代复杂按钮,通过触控实现菜单切换与参数设置。

  2. 数据可视化:实时显示细胞图像、识别结果、分布图、直径曲线等统计图形。

  3. 结果存档与输出:通过截图与自动报告保存,确保实验数据的可追溯与共享。

因此,屏幕截图不仅是视觉记录手段,更是实验数据归档与分析的重要环节。


二、主界面结构与模块划分

Countess 3 的屏幕主界面结构清晰,整体可分为五个区域:

  1. 顶部导航栏
    包含“Home(主页)”“Count(计数)”“Results(结果)”“Settings(设置)”“Help(帮助)”等标签。用户可通过点击切换功能模块。

  2. 中央图像显示区
    占据屏幕主要空间,用于实时显示样本明场图像及识别轮廓。

    • 活细胞通常以绿色轮廓显示;

    • 死细胞以红色标记;

    • 聚集体或特殊对象以黄色或蓝色标示。
      图像显示区支持缩放、平移、聚焦微调。

  3. 右侧数据面板
    实时列出当前样本的统计数值,包括总细胞浓度、活率、死细胞数、平均直径、聚集体比例等。

  4. 底部操作控制区
    提供拍摄、自动聚焦、参数调整、截图保存等快捷按钮。操作区按钮为图形化设计,触控响应灵敏。

  5. 状态栏与通知区
    位于屏幕下方或右上角,用于提示仪器状态(如“正在计数”“结果已保存”“WiFi 已连接”),以及错误或警告信息。

通过以上布局,用户在单一界面即可同时获取视觉、统计与操作信息,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数据交互体验。


三、图像显示模式与视觉优化

屏幕图像呈现是 Countess 3 最直观的核心部分。系统提供多种显示模式,用于不同的观察与分析需求。

1. 明场(Brightfield)模式

最常用的模式,显示细胞自然形态与染色差异。明场图像由 CMOS 相机捕获,经自动光照与对比度校正后显示。

2. 叠加(Overlay)模式

在明场图像上叠加识别轮廓线和颜色标签,直观展示算法分割结果。实验人员可一眼看出哪些对象被识别为活细胞或死细胞。

3. 阈值预览模式

显示识别阈值范围的灰度图,常用于优化算法参数或检查背景噪声。

4. 缩略图与全景视图

对于较大成像区域,屏幕提供缩略图导航,可快速定位到图像任意部分进行放大观察。

5. 自动亮度与对比度调整

系统根据样本类型与染色状态自动设定光照强度与曝光值,确保图像亮度均一、边缘锐利。用户可手动微调,以满足特定成像需求。

6. 图像动态显示

在采样与计数过程中,屏幕以动态刷新方式显示成像过程,让用户实时了解分析进度。


四、数据可视化与统计图形界面

Countess 3 的屏幕不仅显示图像,还同时生成可视化的统计图形,以帮助科研人员进行直观分析。

1. 直方图(Histogram)

用于展示细胞直径分布或亮度分布。横轴为粒径或灰度值,纵轴为频数或百分比。通过查看分布形状,可快速判断细胞群体是否均一。

2. 散点图(Scatter Plot)

横轴为细胞直径,纵轴为亮度或染色强度,用于区分活细胞与死细胞群。可视化聚集与异常亚群。

3. 活率条形图(Viability Bar Chart)

以条形比例方式展示活/死细胞数量及百分比,便于报告与展示。

4. 时间趋势图(Time Plot)

部分软件版本支持多样本连续测定后生成趋势图,用于观察细胞生长或处理效果变化。

5. 数据概览窗口(Summary View)

显示所有统计参数的表格汇总,结合色标提示异常值(如聚集体比例偏高或活率低于阈值)。

这些可视化元素均可直接出现在截图中,使截图成为可直接用于报告或论文的图形化证据。


五、屏幕截图的功能与操作步骤

Countess 3 内置截图(Screenshot)功能,用于保存当前屏幕显示内容。操作简便、响应快速。

1. 截图原理

截图功能直接捕获屏幕显示帧,包括图像、轮廓、数值面板和图形统计,不受外部相机干扰。文件分辨率与屏幕原始输出一致。

2. 截图方式

  • 快捷按钮法:在底部控制栏点击相机图标,即可即时保存当前界面。

  • 菜单操作法:进入“Results”界面,在“Options”菜单中选择“Save Screenshot”。

  • 自动截图法:在设置中启用“Auto-Save Image”,每次计数完成后系统自动保存一张带结果叠加的图像。

3. 截图范围

截图内容包括:

  • 明场或荧光图像;

  • 识别轮廓与颜色标签;

  • 数据面板及统计数值;

  • 样本信息与时间戳;

  • 部分版本还可包含条形图或直方图。

4. 截图文件命名

系统自动以样本名与日期时间命名文件,如:
Sample_A_2025-10-30_10-22-45.png
命名规则避免文件重名并便于后续数据匹配。

5. 文件格式与存储

截图默认保存为 PNG 格式,以保持无损画质。若用户选择报告模式,可同步生成 PDF 文件。所有截图文件可存储在内置内存、外接 USB 或网络驱动器中。


六、截图在数据分析与报告中的作用

1. 实验记录与溯源

截图可作为每次实验的原始视觉记录。图像中含有自动标注的活/死分布、时间戳与参数信息,确保数据可追溯。

2. 结果复核

当研究者发现计数异常时,可回溯截图核对识别是否准确。通过观察轮廓是否正确包围细胞,可验证算法表现。

3. 教学与培训

截图在教学中极具示范性。通过展示不同染色状态下的图像,学员可直观理解活细胞与死细胞特征。

4. 报告与论文插图

由于截图分辨率高、色彩清晰,可直接作为论文、报告或 PPT 的图片素材,节省后期图形处理时间。

5. 质控与审计

在细胞治疗研发或 GMP 实验室中,截图被视为质控记录的一部分。通过图像可验证操作规范性与细胞状态。


七、图像文件管理与数据输出

1. 内部文件系统

仪器拥有内置存储,可保存上千张截图与数据文件。用户可在“Gallery(图库)”界面查看、命名、删除或导出文件。

2. 外部存储

插入 USB 驱动器后,系统自动识别并显示图标。用户可选择将截图批量导出。

3. 网络传输

带 WiFi 模块的版本支持将截图自动上传至云端或局域网服务器,便于远程共享。

4. 文件格式转换

用户可通过 Settings 中的“Export Format”选项将 PNG 转换为 TIFF、JPG 或嵌入 PDF 报告。

5. 文件检索

图库支持按日期、样本名或操作者搜索截图,便于管理与回溯。


八、截图质量优化与成像调控

为了保证截图的清晰度与对比度,以下操作可显著提升显示效果:

  1. 保持液层均匀:避免气泡与厚薄不均,防止图像光斑。

  2. 优化光照:在明场模式下调整光强至中等,避免过曝。

  3. 使用自动聚焦:系统可自动寻找最佳焦平面,确保细胞边缘清晰。

  4. 调节对比度与锐化:在 Image 菜单中微调参数,使活死边界更明显。

  5. 适当缩放:在截图前可放大至目标区域,获得更高细节分辨率。

  6. 保持样本稳定:计数前静置 30 秒,让细胞沉降到焦平面,避免模糊。

这些细节直接决定截图质量,也是科研报告图像可用性的关键。


九、不同模式下的截图应用

(1)常规细胞计数截图

用于记录台盼蓝染色结果,图像中清晰区分活细胞与死细胞,是培养状态评估的标准记录。

(2)聚集体检测截图

仪器自动标识聚集区域并显示聚集体百分比,截图可作为质控凭证。

(3)尺寸分布截图

结合直方图界面保存,便于后期绘制生长曲线或分析细胞周期状态。

(4)单细胞制备前质控截图

用于单细胞测序或细胞治疗工艺开发前,确保样本均一且聚集体比例低。

(5)教学演示截图

展示不同染色浓度、曝光参数或样本处理效果,作为培训教材。


十、屏幕截图与统计数据的关联性

每张截图都对应一个完整的计数记录。系统在文件元数据中嵌入以下信息:

  • 样本编号与名称;

  • 操作者与时间戳;

  • 使用模板或算法版本;

  • 细胞总数、活率、聚集比例等统计值;

  • 光照强度、曝光时间、聚焦参数。

因此,即使单独查看图像文件,也能通过元信息追溯当时的实验条件。
在科研管理中,这种嵌入式数据结构保证了图像与数据的一致性。


十一、截图在数据管理与法规合规中的作用

对于研发和质控实验室而言,截图不仅是图像记录,更是一种电子原始数据(Electronic Raw Data)。

  1. 可追溯性:包含时间戳与操作者身份,可满足 GLP / GMP 记录要求。

  2. 防篡改性:文件保存后带数字签名或哈希值验证,防止修改。

  3. 审计轨迹:系统自动记录每次截图、导出与删除操作的日志。

  4. 多级权限管理:仅授权用户可访问或导出截图。

这些设计使 Countess 3 符合现代实验室对数据完整性与合规的要求。


十二、截图文件的后期处理与应用拓展

  1. 图像分析软件处理
    截图文件可导入 ImageJ、CellProfiler 等软件进行二次图像分析,如细胞形态学测量或聚集分布重算。

  2. 科研图形编辑
    可在 Photoshop、Illustrator 或 PowerPoint 中进行排版、标注,用于学术论文与展示。

  3. 长期数据归档
    建议将截图按实验批次、日期分类存储,结合统计表形成完整档案。

  4. 人工智能训练集
    某些研究团队使用 Countess 3 截图作为机器学习样本,用于细胞识别算法训练。

  5. 协作共享
    借助 WiFi 或局域网,截图可实时共享给其他研究人员进行讨论或交叉验证。


十三、屏幕用户体验与交互细节

Countess 3 的触控界面针对实验室环境优化:

  • 防手套触控:屏幕支持乳胶手套操作;

  • 抗污染设计:表面防水易清洁,可耐常规酒精擦拭;

  • 快速响应:界面延迟低于 100 ms;

  • 图标逻辑清晰:操作图标具有统一色彩语言,如蓝色表示设定、绿色表示确认、红色代表警告或删除。

截图按键位置固定且易触达,使得用户在操作中无需频繁切换界面,大幅提升效率。


十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 截图模糊或失焦
    → 使用自动聚焦功能重新对焦后再截图。

  2. 文件未保存
    → 检查 USB 是否满或未正确插入,或启用内存自动保存模式。

  3. 图像曝光过度
    → 适当降低光照强度或开启自动曝光补偿。

  4. 文件名重复提示
    → 重新命名样本或开启“自动重命名”选项。

  5. 图像颜色异常
    → 重启光源模块或执行白平衡校准。

  6. 截图按钮无响应
    → 检查触控灵敏度设置或更新固件。


十五、良好实践建议(Best Practices)

  1. 每次计数后立即截图,确保数据完整记录。

  2. 使用统一命名规范(日期_样本名_编号),方便归档。

  3. 建立截图与数据表一一对应的索引表。

  4. 保留原始截图,避免过度压缩导致信息丢失。

  5. 对关键样本设置“自动截图+自动报告”双重保存。

  6. 定期备份截图数据至外部硬盘或云端存储。

这些实践将使实验记录更系统、更具可追溯性。


十六、屏幕截图的科研与管理价值

Countess 3 的截图功能不仅提升操作便捷度,更将细胞数据的“可视化”转化为科研证据的“可存档”

  • 在基础研究中,截图帮助科研人员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细胞状态变化;

  • 在生产研发中,截图成为工艺控制点的质量文件;

  • 在教育培训中,截图用于示范染色效果与算法识别逻辑;

  • 在审计与合规中,截图提供直观的原始依据。

通过标准化的截图流程,实验室能够建立完整的数据链:从图像采集、统计分析到可视化记录,实现信息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