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启动流程

在现代细胞分析实验中,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准确性。赛默飞Invitrogen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集成光学成像、智能识别算法和荧光分析模块的高性能设备,可快速完成细胞计数、活性分析及成像识别。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引言

在现代细胞分析实验中,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数据准确性。赛默飞Invitrogen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集成光学成像、智能识别算法和荧光分析模块的高性能设备,可快速完成细胞计数、活性分析及成像识别。
为了确保仪器在日常使用中稳定运行、维持最佳精度,科学、规范的启动流程至关重要。启动流程不仅包括通电开机,还涵盖系统初始化、自检、光学校准操作界面加载及环境稳定检查等环节。

本篇将详细介绍Countess 3的标准启动流程、运行机制、操作要点及异常处理方法,帮助使用者快速掌握仪器启用前的标准化步骤,确保每次实验从“开机”开始即处于最佳状态。


二、启动前准备

在正式启动仪器之前,应先完成一系列基础准备工作,以避免开机过程中出现系统异常或性能波动。

1. 实验环境准备

  1. 温度与湿度控制

    • 建议环境温度:15–30 ℃;

    • 相对湿度:20–80%,无冷凝。
      稳定的温湿度环境可避免光学系统受潮或传感器结露。

  2. 电源条件

    • 电压要求:AC 100–240 V,50/60 Hz;

    • 功率消耗:约45 W;

    • 建议使用独立稳压电源,防止电压波动造成主板损伤。

  3. 防震与防尘

    • 将仪器放置在坚固、平整的实验台上;

    • 避免阳光直射或强烈振动;

    • 保持光学窗口清洁无尘。

  4. 外接设备准备

    • 若需数据导出,请提前插入U盘或连接实验室网络;

    • 若使用荧光检测,请确认光源模块安装完好。


三、启动流程概述

Countess 3 的启动流程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 电源接通与系统加电;

  2. 仪器初始化与自检;

  3. 光学系统校准与传感器激活;

  4. 操作界面加载;

  5. 用户登录与参数载入;

  6. 环境稳定与准备检测。

整个启动过程通常耗时1–2分钟。下文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四、电源接通与加电

1. 接通电源

  • 确认电源线牢固连接至设备背面插口;

  • 插头接入带接地保护的实验室插座;

  • 若配有电源适配器,请确认输出电压匹配。

2. 启动电源开关

设备电源开关位于机身右侧或后部,轻按开关后,电源指示灯亮起。此时仪器开始执行内部加电检测。

3. 电源自检过程

在通电后,系统首先对以下模块进行检查:

  • 主板电压供应状态;

  • 光源LED电流稳定性;

  • 温度传感器反馈信号;

  • 内部存储器完整性;

  • 显示屏触控响应。

如检测通过,屏幕会出现品牌启动界面并进入系统加载阶段。若检测失败,屏幕显示相应错误提示(如“Power Check Failed”),此时应关闭电源,检查电缆连接或联系技术支持。


五、系统初始化与自检

启动后的第一步是系统自检(System Self-Test),该步骤确保硬件与软件模块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1. 自检内容

仪器自动执行以下检测:

  1. 光学模块(镜头、聚焦马达、光源亮度传感器);

  2. 图像采集模块(CMOS传感器、数据接口);

  3. 软件算法模块(数据处理核心加载);

  4. 存储系统(内部闪存与用户存储分区);

  5. 温度控制系统。

2. 自检结果显示

  • 若所有模块状态正常,屏幕显示 “System Ready”;

  • 若某模块检测失败,系统显示红色警示并提供“Retry”或“Diagnostics”选项。
    用户可选择重新检测或导出错误日志以供工程师分析。

3. 自检时间

标准自检耗时约30–40秒。用户无需干预,仪器自动完成。


六、光学系统校准

光学系统是Countess 3的核心组成部分,启动时会自动进行光路校准与亮度标准化。

1. 光源校准

仪器通过内置光敏检测模块实时检测LED发光强度,并调整至标准值。

  • 若光源输出低于设定阈值,系统将自动提高电流以补偿亮度;

  • 若亮度偏高,则降低输出以保持一致性。

2. 聚焦系统初始化

聚焦系统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开机后自动回零并重新定位。
系统会采集数张测试图像,通过对比清晰度指标确定初始焦平面。

3. 平场校正(Flat Field Correction)

系统在内部执行平场图像采集,用于校正照明不均或传感器响应差异,确保视野内亮度均匀。

4. 校准结果判定

  • 若校准成功,界面显示“Optical Calibration Completed”;

  • 若检测到光源衰减或镜头灰尘,系统会提示“Optical Path Maintenance Recommended”。

此时应根据提示清洁光学窗口后重新启动校准流程。


七、操作界面加载

在系统完成光学校准后,操作界面将自动加载。该界面为用户与仪器交互的主平台。

1. 主界面结构

  • 顶部状态栏:显示时间、电源状态、光源模式;

  • 中央操作区:显示图像预览与检测结果;

  • 侧边菜单栏:包含检测模式、设置、结果、帮助等功能;

  • 底部控制栏:提供聚焦、曝光、开始检测等按钮。

2. 系统语言与时间设置

首次开机或恢复出厂设置后,系统会提示选择语言与时间格式:

  • 可选语言:中文、英文、日文等;

  • 时间格式支持12小时与24小时制。

完成设置后点击“Confirm”进入主界面。

3. 屏幕校正

若为首次启用仪器或屏幕灵敏度下降,可执行触控校准(Touch Calibration)。按照屏幕提示依次点击四个标记点,系统会重新校准触控坐标。


八、用户登录与参数载入

Countess 3支持多用户登录管理,不同用户可保存独立实验模板与检测参数。

1. 登录方式

  • 本地账户登录: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 访客模式:直接进入操作界面但不保存个性化设置;

  • 实验室网络账户(可选):通过局域网访问共享数据库。

2. 参数模板加载

登录后,系统自动加载上次保存的检测模板,包括:

  • 光源类型(明场或荧光通道);

  • 聚焦模式(自动或手动);

  • 曝光时间与阈值设定;

  • 样品类型与细胞大小范围。

若无保存模板,可点击“New Template”新建参数配置。


九、系统稳定检查

仪器启动后应等待短暂的系统稳定期(约30秒)。此阶段主要完成:

  • 光源温度与电流稳定;

  • CMOS传感器热噪声平衡;

  • 内部风扇运行检测;

  • 数据缓存初始化。

用户可观察主界面左上角状态图标,当“Ready”标志变为绿色,即表示系统进入稳定工作状态,可进行样品检测


十、首次检测前的准备操作

在正式检测前,应执行一次快速系统验证,以确认启动状态下的功能完整性。

1. 空载测试

在无样品情况下运行一次“Blank Test”:

  • 点击“Start Count”执行空载检测;

  • 仪器应显示“0 cells detected”;

  • 若存在误检或杂点,说明镜头需清洁或背景需校正。

2. 光源均匀性检查

切换至“Live View”实时图像模式,观察背景亮度是否均匀。若出现阴影或暗区,可清洁光学窗或重新执行平场校正。

3. 软件通信验证

检查结果导出功能是否正常:

  • 插入U盘后点击“Export Test File”;

  • 文件应成功保存,表明系统通信与存储模块正常。


十一、常见启动异常与处理

异常现象可能原因处理措施
启动无响应电源线松动或插座无电检查电源连接并重启
屏幕无显示显示电缆或背光故障重启或联系服务工程师
自检失败光学模块未通过检测执行光学校准或清洁镜头
光源不亮LED老化或连接松动检查光源模块
聚焦异常电机卡滞或样品腔污染清洁样品槽并重新聚焦
启动时间过长存储空间满或后台进程未关闭删除旧数据或重启系统

十二、定期启动检查与维护

为确保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实验室应建立启动前检查制度:

1. 每日检查

  • 电源连接、显示屏响应、样品槽清洁度;

  • 检测一次标准微球验证计数结果;

  • 检查系统日期与存储容量。

2. 每周维护

  • 清洁光学窗口与载片接口;

  • 校准自动聚焦系统;

  • 检查软件更新提示。

3. 每月维护

  • 执行完整光学校准与算法验证;

  • 检测光源衰减情况;

  • 备份系统设置与用户模板。


十三、快速启动模式(Quick Start)

高通量实验设计,Countess 3具备快速启动功能,可在缩短初始化时间的同时保持性能稳定。

1. 启用条件

快速启动需在上一次关机后24小时内执行,且环境温度变化不超过5 ℃。

2. 操作流程

  1. 打开电源开关;

  2. 系统跳过完整自检,仅检测关键模块(光源、CMOS、存储);

  3. 约40秒后进入主界面,可直接检测样品。

3. 注意事项

若仪器长时间未使用或软件更新后,应执行标准启动流程以重新校准光学系统。


十四、启动流程与操作安全

  1. 防止热插拔:在系统运行时不得拔除U盘或网络接口;

  2. 光学防护:荧光模式下,避免直视激发光源;

  3. 关机顺序:检测结束后应点击“Shutdown”而非直接断电;

  4. 数据保存:关机前确认所有检测结果已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