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仪器维护周期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概述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 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 是一款集光学成像、算法识别和智能分析于一体的高精度自动化细胞计数设备。
在长期使用中,若缺乏定期维护或不当保养,仪器性能会逐渐下降,表现为成像模糊、计数偏差、加载异常、光源衰减等问题。
科学、规范的维护周期管理不仅能延长仪器寿命,还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本章节系统介绍 Countess 3 的维护周期、清洁方法、校准步骤及各部件的保养策略,为实验室建立标准化仪器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二、维护周期的重要性
1. 提高数据准确性
长期运行后,灰尘、样品残留或光学污染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定期维护能恢复光学清晰度,保持识别算法精度。
2. 延长仪器寿命
机械组件、光源系统与电子模块均存在老化风险。周期性检测与更换可防止关键部件损坏。
3. 降低故障率
通过定期保养与清洁,可预防常见问题,如样品槽卡滞、计数板接触异常、图像噪声增高等。
4. 满足实验室合规要求
符合 GLP(良好实验规范)和 ISO 实验室标准的机构需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定期执行维护与验证。
三、总体维护周期计划
| 项目 | 维护频率 | 主要内容 |
|---|---|---|
| 日常维护 | 每天使用后 | 样品槽清洁、计数板擦拭、界面检查 |
| 每周维护 | 每周一次 | 光学窗口检查、系统自检、文件备份 |
| 每月维护 | 每月一次 | 校准测试、风扇除尘、接口清洁 |
| 每季度维护 | 每三个月 | 光源亮度检测、机械运动检查 |
| 每半年维护 | 每六个月 | 软件更新、系统性能验证 |
| 每年维护 | 每年一次 | 全面维护、部件更换、校准认证 |
该表格为实验室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的参考基础,用户可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适当调整。
四、日常维护(每日使用后)
1. 样品槽清洁
使用后立即取出计数板,检查是否有残留液体;
用无绒布蘸取 70% 乙醇轻轻擦拭样品槽;
确保无液滴、无污渍残留;
等待完全干燥后再关闭仪器。
2. 计数板清洁
一次性计数板:使用后直接弃置;
可重复计数板: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再用 70% 乙醇擦干;
保持检测窗口无划痕、无残液。
3. 外壳与触摸屏维护
使用柔软干布擦拭外壳;
若有指纹,可用中性清洁剂稀释液轻轻擦除;
不得使用含氨或腐蚀性溶剂。
4. 软件关闭与存储备份
结束检测后退出所有程序;
定期将数据导出至 USB 或服务器备份。
五、每周维护
1. 光学窗口检查
检查样品仓内透光窗是否清晰;
若出现水迹、指纹或灰尘,用镜头纸蘸无水乙醇轻轻擦拭。
2. 风扇与散热口清理
使用气吹或小型吸尘器清除通风口灰尘;
保证仪器散热正常,防止温度过高。
3. 系统自检
启动自检功能(System Check),确认光源、对焦、摄像头运行正常;
若检测到异常提示,应立即记录并联系技术支持。
4. 数据整理
删除重复或过期检测记录;
确保存储空间保持 20% 以上余量。
六、每月维护
1. 光源强度检测
在设置菜单中查看光源亮度参数;
若亮度下降超过 10%,应进行光学校准或更换 LED 模块。
2. 机械运动检查
检查样品槽开合是否顺畅;
对滑轨部位进行轻微润滑;
避免使用过量润滑剂,以免污染光学系统。
3. 电源与接口检测
检查电源线无折损;
USB、网线接口接触良好;
断电状态下检查电源插座接地情况。
4. 操作系统优化
清除临时缓存文件;
检查软件更新提示并备份设置文件。
七、季度维护(每三个月)
1. 光学系统性能验证
使用标准校准样品(如标准珠或固定细胞悬液)检测计数准确度;
对比历史结果,偏差不得超过 ±5%。
2. 环境检查
检查仪器周围环境温湿度:
温度 20–25 ℃;
湿度 40–70%;
避免阳光直射与强磁场干扰。
3. 软件功能测试
测试图像采集、识别与导出功能;
确认图像文件可正常读取。
4. 数据安全备份
导出全部检测数据至外部硬盘;
验证文件完整性与可读性。
八、半年维护(每六个月)
1. 系统软件与固件更新
登录 Thermo Fisher 官方渠道下载最新软件包;
按提示进行固件升级;
升级前务必备份全部数据。
2. 光学校准
使用厂家提供的校准板进行光学路径验证;
调整焦点与光轴对准度,确保图像中心光强一致。
3. 算法验证
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检测,确保结果一致性;
若重复性下降,应重新标定识别阈值。
4. 外观与结构检查
检查仪器外壳是否松动;
样品门闭合良好,无松脱现象。
九、年度维护(每年一次)
1. 全面清洁与检测
清洁所有外部与内部可接触部件;
检查光源、摄像头、对焦系统、机械部件运行状态。
2. 部件更换建议
| 部件 | 建议更换周期 | 说明 |
|---|---|---|
| 光源模块 | 1–2 年 | 若亮度衰减明显应更换 |
| 风扇过滤网 | 12 个月 | 保证散热通畅 |
| 电源适配器 | 2 年 | 防止电压不稳影响系统 |
| 校准板 | 3 年 | 确保标准样品精度 |
| USB 接口线 | 1 年 | 防止接触不良 |
3. 仪器认证与报告
完成年度校准验证后,形成维护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检测日期、项目、结果及操作者签名;
保存记录以备审计与质量检查。
4. 厂家维护服务
若仪器处于保修期或签订维护合同,可预约 Thermo Fisher 官方工程师进行年度维护与检测校准。
十、光学系统维护要点
1. 镜头与窗口
严禁用纸巾或粗布擦拭光学镜头;
使用专业镜头纸并蘸取无水乙醇轻擦;
避免强光直射,防止镜头镀膜老化。
2. 光源模块
不可频繁开关电源,避免 LED 过热;
若亮度不均或闪烁,应更换光源组件。
3. 摄像头模块
保持镜头干燥无尘;
若发现图像噪声增加,可能为 CMOS 老化,可联系技术支持更换。
十一、环境与放置条件
1. 放置要求
置于平稳台面,避免震动;
距墙壁至少 10 cm,以利通风;
避免潮湿、油烟及化学试剂暴露环境。
2. 使用环境
| 参数 | 推荐范围 |
|---|---|
| 温度 | 20–25 ℃ |
| 湿度 | 40–70% |
| 电压稳定度 | ±5% |
| 海拔 | ≤2000 米 |
保持环境稳定可显著延长仪器寿命。
十二、常见问题预防与维护要点
| 问题现象 | 可能原因 | 预防与维护措施 |
|---|---|---|
| 图像模糊 | 光学窗污染或对焦偏移 | 每周清洁光窗并检查焦距 |
| 加样不均 | 样品槽残液或气泡 | 每日清洁样品槽并检查计数板 |
| 检测误差大 | 光源衰减或算法偏差 | 每月光源检测与季度校准 |
| 系统死机 | 存储空间不足 | 每周数据清理与导出 |
| 声音异常 | 风扇积尘 | 每月清理散热系统 |
| 无法导出数据 | USB 接口松动 | 定期检查端口与数据线 |
通过预防性维护,可大幅减少非计划停机。
十三、维护记录与追踪管理
为确保维护工作规范化,应建立《仪器维护记录表》,内容包括:
维护日期与操作者;
检查项目与结果;
发现问题及处理措施;
后续复查日期。
建议使用电子文档归档,方便长期保存与审计追溯。
十四、维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断电后再进行清洁与维护;
禁止拆卸非用户可更换部件;
不可使用压缩气体直接喷吹镜头区域;
使用化学清洁剂前应确认兼容性;
维护完成后进行一次空载检测,确保仪器状态正常。
十五、维护与校准验证标准
| 校准项目 | 验证频率 | 合格标准 |
|---|---|---|
| 光学成像清晰度 | 每季度 | 图像分辨率 ≥95% 标准样本清晰度 |
| 浓度检测精度 | 每半年 | 误差 ≤±5% |
| 重复性测试 | 每半年 | 变异系数 CV ≤5% |
| 光源亮度 | 每月 | 下降不超过 10% |
| 机械运动精度 | 每季度 | 样品槽运行平稳无卡滞 |
通过这些标准化验证,确保仪器持续保持高精度性能。
十六、设备停机与长期存放保养
1. 停机前准备
彻底清洁样品槽与外壳;
关闭电源并拔下电源线;
覆盖防尘罩。
2. 存放条件
存放环境干燥、通风;
温度 15–30 ℃;
湿度不超过 60%。
3. 重新启用前检查
检查光学窗口是否有灰尘;
开机后运行一次系统自检;
若间隔超过 3 个月,应先进行全面校准。
十七、年度维护报告内容模板
每年完成维护后,应形成标准化报告,内容包括:
仪器基本信息(型号、编号、使用年限);
维护日期与操作者;
维护项目与检测结果;
更换部件记录;
校准与验证结果;
存在问题及处理建议;
审核人签名与批准日期。
此报告为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