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注意事项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前言
Invitrogen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基于图像识别与智能分析的全自动化细胞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药物筛选、转染效率评估、毒理学检测及生物制药过程控制等研究领域。
由于仪器集成了高精度光学系统、CMOS成像模块、AI算法与多通道数据处理功能,其运行对环境、样品、操作规范与维护都有严格要求。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计数偏差、光学污染或系统故障。
因此,了解并遵守操作注意事项,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及仪器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操作前的准备注意事项
1. 环境要求
温度控制:实验室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30 ℃,避免高温或低温环境引起光学组件的热胀冷缩。
湿度限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20–80%之间,无冷凝,以防内部电子元件受潮。
防震要求:将仪器放置在平稳、坚固的实验台上,避免因震动导致光学系统偏移。
光线环境:避免阳光直射与强荧光照射,以防外部光干扰成像结果。
通风与散热:仪器周围至少保留10 cm空间,保证散热通畅。
2. 电源安全
使用符合规格的电源线(100–240 V AC,50/60 Hz);
连接前检查插座接地是否可靠;
不得使用拖线板或过载电源;
避免频繁开关机操作,防止电子元件损伤。
3. 启动前检查
确认主机与显示屏完好无损;
检查样品槽、载片接口是否清洁无污染;
确保光源模块与成像镜头无灰尘遮挡;
开机后等待30秒预热,确保系统稳定。
三、样品制备注意事项
1. 样品浓度与均匀性
细胞浓度建议在 1×10⁵ – 5×10⁶ cells/mL 范围内;浓度过高会造成重叠识别困难,过低则影响统计可靠性;
检测前应充分混匀,避免细胞沉降;
若样品含有大量碎片或细胞团,应适度过滤或轻度酶消化后再上样。
2. 染料使用
若进行活死细胞分析,应使用0.4%台盼蓝染液,按1:1比例与细胞悬液混合;
染色后立即检测,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活细胞误染;
使用荧光染料时,应避免强光暴露,以防信号衰减;
不同染料间不可交叉使用,以免产生光谱干扰。
3. 上样注意事项
取样体积一般为10 µL;
上样前应确保芯片或载片无气泡与水渍;
操作时避免针头触碰计数腔体;
样品加入后立即插入仪器,减少沉降时间。
四、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1. 芯片与载片使用
推荐使用赛默飞原装一次性Countess计数芯片,保证光学匹配;
若使用可重复载片,须确保清洁彻底、无划痕;
不得混用不同厂商或型号载片,以防计数腔深度不一致。
2. 成像聚焦
聚焦过程中不得移动仪器或震动实验台;
若自动聚焦失败,可使用手动微调功能;
聚焦后应确认图像边界清晰、背景干净;
不可强行旋动聚焦系统,以防机械损伤。
3. 曝光与亮度调整
自动曝光模式适用于大多数细胞样品;
若图像过暗或过亮,可手动调整曝光时间;
避免长时间过曝,以免传感器过热或产生虚影;
不同样品应使用相同设置以保持数据可比性。
4. 分析运行
分析过程中禁止插拔U盘或关闭电源;
不可同时操作多个界面;
观察结果图像时避免触摸屏幕污染;
如系统卡顿,应等待自动响应,不要强制重启。
五、光学与成像系统注意事项
1. 光源保护
LED光源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实验间歇期应关闭光源,延长使用寿命;
定期检测光源亮度是否衰减;
禁止直视荧光通道光源,以防眼睛损伤。
2. 镜头与窗口保养
操作时避免手指接触镜头;
清洁时仅使用专用擦镜纸与无水乙醇;
禁止使用纸巾、棉签或粗纤维布擦拭,以免划伤;
镜头表面若出现油污或水迹,应立即清理。
3. 成像稳定性
确保仪器在检测期间保持静止;
不得在成像过程中触碰主机;
定期执行聚焦系统校准,防止焦距漂移。
六、荧光模式使用注意事项(适用于Countess 3 FL)
1. 荧光检测条件
确认所选荧光通道与染料匹配(如DAPI、GFP、RFP等);
荧光样品需避光保存,检测前不超过30分钟;
使用前预热光源1分钟,确保光输出稳定。
2. 通道切换
切换不同荧光通道前应退出成像界面;
避免在通道切换过程中进行曝光操作;
不同通道间的曝光时间应分开设置,防止信号饱和。
3. 背景控制
每次检测前拍摄空白样品进行背景校正;
若出现异常背景,可检查滤光片是否污染;
不同荧光染料之间应使用独立载片,避免串色。
七、数据保存与导出注意事项
1. 文件管理
每次检测后应立即保存数据,防止因系统意外丢失;
文件命名建议包含样品编号、日期与操作者;
定期清理旧数据,避免内存占满影响运行速度。
2. 数据导出
建议使用格式化后的U盘导出,防止病毒感染;
不得在分析过程中插拔存储设备;
数据导出后应在计算机上备份两份以上;
避免在数据导出后立即拔出U盘,应安全弹出后移除。
八、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 生物安全
操作细胞样品时需佩戴手套、实验服与防护镜;
若检测潜在感染性材料,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准备样品;
用过的载片与样品应视为生物废弃物,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处理;
定期使用70%乙醇或紫外照射对仪器表面消毒。
2. 化学安全
使用台盼蓝、荧光染料等化学试剂时应注意防护;
禁止在仪器附近吸烟、饮食或存放食物;
若发生溅液,应立即关闭电源并擦拭干净。
3. 电气安全
不得在潮湿环境下操作;
若出现异味、冒烟或电流异常,应立即断电;
仪器内部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九、维护与清洁中的注意事项
1. 清洁频率
每次使用后应立即清洁样品槽与载片表面;
每周清洁外壳与风扇通风口;
每月检查光学窗口与接口灰尘。
2. 清洁方法
使用无水乙醇与无尘布擦拭,不可使用丙酮或强酸碱;
清洁过程中应断开电源;
清洗完毕后待干燥再重新上电。
3. 禁忌操作
不得向仪器内部喷洒液体;
不得拆卸外壳或镜头组件;
不得用锐器清除样品残留;
不得覆盖散热口,防止过热。
十、常见误操作警示
| 误操作行为 | 后果 | 预防措施 |
|---|---|---|
| 样品浓度过高 | 计数偏低或识别错误 | 稀释样品至推荐范围 |
| 芯片重复使用 | 残留影响结果 | 一次性芯片检测一次样品 |
| 染色后长时间延迟检测 | 活性误判 | 染色后10分钟内检测 |
| 手动聚焦时旋转过度 | 焦距系统损坏 | 缓慢微调,不超过限制位置 |
| 光源长时间开启 | 光衰加速 | 实验结束后关闭光源 |
| 清洁不彻底 | 污染与图像失真 | 每次检测后立即擦拭样品槽 |
十一、运输与搬动注意事项
1. 搬运前准备
关闭电源并拔下电源线;
等待光源与电子元件完全冷却;
取出所有样品与载片;
用防尘罩覆盖仪器表面。
2. 搬运要求
必须两人协同搬运,避免单手提取;
禁止倾斜超过45°角;
搬运途中避免剧烈震动或跌落。
3. 重新安装
放置位置应平稳,无震动;
接通电源前检查是否受潮;
首次使用前运行系统自检确保正常。
十二、软件操作注意事项
1. 软件运行
使用过程中不要频繁切换窗口;
若出现分析延迟,应等待后台处理完成;
不得强制关闭进程,以免数据损坏。
2. 软件升级
升级前应备份所有数据;
确认电源稳定,避免升级中断;
升级后重新执行校准程序以匹配新算法。
3. 用户权限管理
管理员应设置不同用户权限,防止误操作;
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后方可使用;
禁止在系统中删除或修改默认参数模板。
十三、异常情况处理注意事项
1. 成像异常
若图像模糊,检查镜头与窗口是否有污渍;
若亮度异常,确认光源模块与曝光参数;
若背景噪声高,清洁样品槽并检查样品制备质量。
2. 计数异常
若结果波动大,应重复测量并比对人工计数;
若识别错误率升高,应执行算法校准;
若系统提示“样品未检测到”,检查载片放置方向与位置。
3. 系统报警
若出现“温度异常”“光源错误”等警报,立即停止操作;
记录报警代码并联系技术支持;
切勿自行拆机排查。
十四、长期使用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