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细胞计数仪Invitrogen Countess 3 Automated Cell Counter清洗维护

Invitrogen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高精度的图像分析型细胞检测仪器,广泛用于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昆虫及干细胞等样品的计数与活性检测。该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样品残留、染料积聚和灰尘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光学系统污染、聚焦误差或图像噪声增加。

质保3年只换不修,厂家长沙实了个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引言

Invitrogen Countess 3 自动细胞计数仪是一款高精度的图像分析型细胞检测仪器,广泛用于哺乳动物细胞、酵母、昆虫及干细胞等样品的计数与活性检测。该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样品残留、染料积聚和灰尘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光学系统污染、聚焦误差或图像噪声增加。
为了确保仪器的计数准确性、光学清晰度与数据稳定性,必须建立系统的清洗与维护制度。科学规范的维护不仅能延长仪器寿命,还可防止交叉污染、降低维修成本、保障实验安全与数据质量。


二、清洗与维护的重要性

1. 保持数据准确性

仪器光学镜头和成像窗口若存在污渍或染料残留,会引起光线散射,影响细胞边缘识别精度,导致计数误差。定期清洗可保持成像系统清晰,确保分析结果稳定可靠。

2. 延长仪器寿命

灰尘、湿气及化学残留可能腐蚀电路与光学元件。通过日常维护可有效防止电子组件老化和机械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周期。

3. 避免交叉污染

不同实验样品间的交叉污染会影响检测结果甚至导致实验失败。规范的清洁流程能有效防止样品残留,确保每次检测的独立性。

4. 保障操作安全

仪器涉及生物样品与染料(如台盼蓝、荧光染料等),若清洁不彻底可能带来潜在生物安全隐患。定期维护符合实验室安全标准要求。


三、清洗与维护体系概述

Countess 3的维护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维护类别主要内容执行频率
日常清洁样品槽、镜头表面、外壳擦拭每日使用后
定期维护光学窗口、风扇口、数据接口检查每周或每月
深度保养光路系统与内部结构清洁每6个月或累计使用1000次后
软件维护系统更新、存储清理与数据备份每季度

四、日常清洗步骤

1. 使用后立即清洁

每次实验结束后,应立即执行基础清洗步骤,以防止细胞残留物干固在载片或样品槽中。

操作流程:

  1. 关闭仪器电源:确保安全后再开始清洁;

  2. 取出计数芯片或载片:丢弃一次性芯片,若为可重复载片则进行冲洗;

  3. 擦拭样品槽:使用无尘棉签蘸取70%乙醇轻轻擦拭槽内壁;

  4. 清洁光学窗口:用镜头专用擦镜纸轻拭窗口表面,防止划痕;

  5. 干燥处理:自然风干或使用干净无绒布轻轻吸干水迹;

  6. 盖上防尘罩:防止灰尘落入成像通道。

2. 可重复载片清洗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计数载片,清洁流程尤为重要:

  1. 立即用去离子水冲洗载片表面;

  2. 使用中性洗液轻轻擦拭后再以蒸馏水漂洗;

  3. 70%乙醇消毒后放置于洁净环境中干燥;

  4. 禁止使用有机溶剂或强酸碱清洗,以防破坏光学平面。


五、每周维护项目

1. 光学系统检查

  • 检查成像窗口是否有污点或划痕;

  • 若发现成像模糊,可用微纤维布蘸无水乙醇清洁镜头;

  • 检查光源亮度是否衰减,如亮度明显下降,应记录并联系技术支持。

2. 外壳与通风口清洁

  • 用干净的防静电布擦拭外壳灰尘;

  • 检查散热孔与风扇是否堵塞,可使用气吹清除灰尘;

  • 避免液体进入通风口,以免损坏内部电路。

3. 数据接口与USB端口

  • 定期检查接口是否松动或积尘;

  • 用无尘棉签轻轻清理接口金属接触面;

  • 确保连接稳定以防数据传输中断。


六、每月维护流程

1. 光路系统清洁

  • 关闭电源并拔掉电源线;

  • 用光学清洁纸蘸少量异丙醇清洁镜头外围;

  • 禁止施加过大压力,防止镜头移位;

  • 清洁完成后待完全干燥再开机检测。

2. 自动聚焦系统验证

  • 使用标准测试片(含固定细胞图样)进行聚焦测试;

  • 若系统聚焦速度减慢或焦点偏移,执行“自动聚焦校准”程序;

  • 记录聚焦清晰度指标变化趋势,判断是否需维护。

3. 光源检查

  • 进入“设置–光源测试”界面,观察LED亮度输出曲线;

  • 若光源输出低于标称值的80%,应联系售后更换;

  • 清理光源窗口灰尘,保持光照均匀。


七、半年深度维护

1. 内部清洁(建议由专业人员执行)

仪器内部清洁需谨慎,普通用户仅进行外部维护。如需内部维护,应由授权服务工程师操作。主要内容包括:

  • 打开后盖检查内部风扇与散热模块;

  • 使用防静电气吹清除主板及传感器表面灰尘;

  • 检查连接线插头是否松动;

  • 清洁光学组件与传感器保护玻璃。

2. 软件与固件维护

  • 检查仪器软件版本号;

  • 通过USB或网络升级到最新版本;

  • 删除过期或无用数据文件释放存储空间;

  • 备份实验记录至外部存储设备或实验室服务器。

3. 校准验证

半年维护完成后,应立即执行光学校准和算法校验,确保维护未影响检测精度。


八、荧光版本的专用维护(适用于Countess 3 FL)

1. 滤光片维护

  • 使用干燥空气轻吹滤光片表面灰尘;

  • 若出现荧光背景增加,可用无水乙醇轻拭;

  • 禁止直接用手触摸滤光片表面,以免留下指纹;

  • 定期检查滤光片安装是否稳固。

2. 光源模块保养

  • 避免长时间连续高强度工作,使用完毕后关闭荧光灯;

  • 若使用频繁,每1000小时检测光源输出功率;

  • 荧光通道信号衰减超过20%时应更换LED模组。

3. 荧光污染防护

  • 染料样品使用后立即擦拭载片及样品槽;

  • 禁止荧光染料在仪器附近溢出;

  • 定期使用紫外灯对样品区进行表面灭菌。


九、存储与环境维护

1. 环境条件要求

  • 操作温度:15–30 ℃;

  • 相对湿度:20–80%,无冷凝;

  • 放置位置应平稳、避免振动;

  • 避免阳光直射与强磁场干扰。

2. 长期停用保护

若仪器需长期停用(超过一个月),应执行以下步骤:

  1. 完成深度清洁并彻底干燥;

  2. 拔下电源线与所有外接设备;

  3. 使用防尘罩覆盖仪器;

  4. 存放在温度15–25 ℃、湿度<60%的干燥环境;

  5. 每三个月通电一次,运行自检程序保持系统活性。


十、常见清洗问题与解决办法

问题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成像模糊镜头表面污染或样品槽残留使用镜头纸擦拭镜头,重新聚焦
光斑或阴影光学窗口有污点或气泡清除气泡并重新清洁窗口
样品槽有异味残留染料未清理干净70%乙醇浸泡10分钟后擦干
自动聚焦失败光学组件有灰尘干扰运行聚焦校准或清理镜头区域
荧光信号偏低滤光片污染或光源衰减清洁滤光片,更换LED光源
启动噪声增大风扇灰尘积聚使用压缩空气清理散热孔

十一、维护记录与管理制度

1. 建立维护日志

每次清洗与维护操作都应记录,包括:

  • 日期与操作者;

  • 清洁内容与使用试剂;

  • 检查结果与异常说明;

  • 若需更换部件,应记录型号与批次。

2. 维护追踪制度

实验室应建立电子维护档案,定期审核清洁频率与结果,确保维护符合GLP(良好实验规范)要求。

3. 责任分配

将日常维护责任分配至操作人员,定期培训其正确的维护方法。对于高等级维护,应由指定技术员执行。


十二、安全注意事项

  1. 清洁时务必切断电源并拔下电源线;

  2. 禁止直接向仪器内部喷洒液体;

  3. 不可使用含氯溶剂、强酸碱或丙酮清洁;

  4. 避免在仪器运行中移动或晃动设备;

  5. 对于使用过的载片与微球样品,应按照生物废弃物规范处理;

  6. 若仪器出现液体渗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部门。


十三、维护周期建议表

维护项目频率主要内容
样品槽与载片清洁每日乙醇擦拭、自然风干
光学镜头检查每周擦镜纸清洁、成像测试
光源输出检测每月亮度曲线测试与调整
软件与数据备份每季度升级版本、清理存储
内部除尘每半年专业人员拆机维护
系统校准每年光学与算法综合校正

十四、延寿与优化建议

  1. 保持开机预热:开机后等待30秒再开始检测,有助于光源稳定;

  2. 避免过载使用:连续运行超过3小时应间歇休息10分钟;

  3. 使用原装载片与配件:保证光学匹配与成像质量;

  4. 定期培训操作员:规范使用可显著减少误差与损耗;

  5. 建立维护提醒机制:利用系统日历设定维护计划,避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