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超低温冰箱TSX400-86CA人性化操作界面

在现代实验室环境中,设备不仅要满足技术指标(如温度稳定性、制冷效率、样本安全),还必须具备易用、安全、直观、可集成的界面。TSX400-86CA 的操作界面设计就突出“以用户为中心”

一、界面设计理念与用户体验定位

在现代实验室环境中,设备不仅要满足技术指标(如温度稳定性、制冷效率、样本安全),还必须具备易用、安全、直观、可集成的界面。TSX400-86CA 的操作界面设计就突出“以用户为中心”:

  • 采用高分辨率触控屏幕(规格中提及 “5 in. user interface”)以便快速访问设定与通知。 

  • 配置直观菜单、图标显示、状态提示,使得操作人员能快速读取当前状态(温度、报警、门状态、通信状态)而无需繁琐查找。

  • 支持访问控制、权限分级、数据导出及联网监控,以适应样本库、临床储存、细胞/基因治疗环境对操作安全和审计追溯的要求。将“人机交互”与“操作流程”进一步贴近用户工作习惯,例如触控、按钮、菜单结构、图标提示、导航逻辑都考虑了实验室人员的使用场景。

总之,这款冰箱的操作界面不仅是“控制机器”的工具,更承担“样本守护”“流程支持”“合规记录”角色,是实验室整体运作不可或缺的交互节点。


二、界面结构与用户交互流程

2.1 主界面与状态一览

当设备通电后,显示屏将展示当前温度(实际箱内温度)、设定温度、门状态、警报图标、通信状态图标、用户锁定状态等。手册中说明“Once the freezer is powered ON, the Thermo Scientific logo is displayed on the front screen.” 从一目了然的主界面出发,用户能够快速理解设备当前状态。

图标结构通常包括:

  • 温度数字显示区(大型字体,易于远距离读取)

  • 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并列显示

  • 状态图标区(例如锁定图标、警告铃铛、USB或连接状态、电源状态)

  • 按钮区(如进入菜单、确认、返回、设定温度增减)

这种结构使得操作直观且迅速,减少用户查找菜单的时间,提高响应效率。

2.2 菜单导航与设定流程

用户通过界面可进入多种菜单功能,典型流程包括:

  1. 进入“设置”菜单 → 设定目标温度(Setpoint)、上限温度、下限温度。

  2. 进入“用户管理”/“访问控制”菜单 → 增删用户、设置权限、关联访问卡(若选配)等。

  3. 进入“事件日志”或“报表”菜单 → 查看过去温度变化、报警历史、门开启记录,并可导出至 USB。 

  4. 进入“报警/通知”菜单 → 设置报警阈值、检查通信状态、确认告警记录。

  5. 进入“系统设置”菜单 → 零点校正、偏移校正(Offset)、语言、时间/日期、网络通信设置。

界面设计强调少级导航图标清晰常用操作直达,减少使用者误操作或查找困难。

2.3 触控与按键支持;可视提示

该界面使用电容触控按键及图标,支持戴实验室手套情况下操作。界面还采用色彩或提示音/蜂鸣器配合,提示状态变化(如温度偏高、门未关闭等)。例如当显示屏出现“Warning Bell”图标,即提示用户检查当前设备状态。 此类可视+听觉提示增强了界面的使用体验与安全响应。


三、权限管理、安全交互与易用性

3.1 用户权限分级与访问锁定

在高价值样本储存环境中,仅凭简单按钮操作已无法满足安全需求。TSX400-86CA 支持权限管理功能:

  • 在“Secured Mode”下,仅具备管理员权限的用户可修改设定值、访问日志、变更用户权限。

  • 普通操作员可查看温度状态、门勤情况,但不可更改关键设定或删除数据。

  • 可选配访问卡(如近距离 NFC 卡)系统,用户刷卡进入设备/操作。手册中说明了“Managing Access Cards”界面操作。

  • 显示屏上的锁定图标(Lock Icon)提示当前处于被锁定状态。通过此机制,可以减少因误操作或未授权操作而引发的风险。

3.2 安全提示与操作确认

  • 当用户尝试更改关键参数(如设定温度、报警阈值)时,界面常要求确认操作,甚至输入密码或刷卡。

  • 在异常操作或首次初始化时,界面提供引导流程,如首次启动须完成初期设置向导。 

  • 操作反馈方面,界面提供“保存成功”“设定被锁定”“访问被拒绝”等文字或图标反馈,增强人机交互信赖度。

3.3 易用性细节设计

  • 字体大小、对比度、触控按钮尺寸适合佩戴实验室手套操作。

  • 菜单结构简洁,与设备常用场景匹配,如温度查看、门状态、报警快速确认、数据导出。

  • 提供快速访问键或触控图标“Home”“Setpoint”“Event Log”等,减少深层菜单点击。

  • 显示屏视角设计考虑实验室布局,使操作人员站立或稍稍侧向都能清晰读取。

  • 设备安装说明中明确“5 in. user interface provides quick access to settings and notifications”,强调了设计意图。 

四、数据监控、导出与可视分析支持

界面不仅用于实时操作,还承载数据监控与管理任务,这对于样本安全与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4.1 实时及历史数据查看

菜单中“Chart”或“Graph”功能可在显示屏上查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手册中说明:

“The chart displays temperature data … a maximum of two Y-axis … Items to Chart … Show Event Overlay …” 
用户可以:

  • 切换查看时间跨度(2、4、6、8 小时)

  • 选择显示项(如实际温度、设定温度、门开启事件标志)

  • 启用事件叠加图标(如门开启、电源故障图标)与温度曲线共视,方便查找热扰动源。

4.2 数据导出与报告生成

  • 设备配备 USB 接口,用户可插入 U 盘通过显示菜单导出日志、报表、用户操作记录、温度曲线图。 

  • 导出格式通常为 CSV 或 Excel,可用于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或质量体系归档。

  • 报告生成菜单允许选择日期区间(如1天或1周)快速导出指定范围数据。 

  • 导出数据可用于趋势分析、异常监控、合规审计、样本风险评估。

4.3 联动远程监控与报警通知

  • 界面显示“Connectivity”状态或“InstrumentConnect”标识,提示设备已联网监控。 

  • 用户可通过显示屏菜单确认网络状态、导出设备配置、直接浏览联网状态或云平台链接。

  • 此类功能使操作界面不仅局限于现场,也可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实现实时状态可视化。


五、安装布置与操作配合建议

为让操作界面真正发挥其人性化优势,建议在安装与实际使用中注意以下几点:

  1. 位置高度与视线匹配:显示屏应安装在用户易触及、眼睛易扫的高度。避免过高或被货架挡住。

  2. 环境光照与反光控制:界面为触控屏幕,应避免强背光或反射影响可视。实验室灯光应避免直接映射屏幕。

  3. 手套操作适配:界面按钮应支持实验室手套操作,如稍大按钮、反应延迟可调。用户应培训使用手套操作流程。

  4. 操作流程整合:操作界面功能(如设定温度、更改设定、更改用户权限)应纳入实验室 SOP。界面菜单路径应培训清晰。

  5. 维护考虑:显示屏所在前面板应保持清洁、无积尘、无指纹干扰、无冰霜覆盖。若设备长期运行,定期检查触控响应与更新界面固件。

  6. 网络/USB接口通畅:确保显示屏后的 USB 插槽或联网接口易访问、U 盘插拔方便,避免因隐藏或封闭导致操作困难。


六、常见问题及基于界面的故障排查

界面作为操作交互核心,也反映设备状态及可能故障。以下为典型问题与界面相关的排查建议:

  • 界面无响应/黑屏:根据知识库建议 “Push power button on user interface and hold for at least 1 second” 若仍无响应,则检查断路器、保险开关、用户界面模块电源。 

  • 菜单项无法访问或设定按钮灰显:可能当前用户权限不足、设备处于“Secure Access”模式。进入用户菜单检查用户角色。

  • 数据图表显示空白或无趋势:检查是否未插 USB、网络未连接、传感器故障导致无数据录入。

  • 触控操作反应慢或误触:可能屏幕表面受污、手套材质与屏幕不兼容,建议清洁触控区域并确认使用的手套材质适配。

  • 设定温度变更后设备未响应:确认设定已保存,显示屏 “Save” 按钮正常,检查是否被锁定(锁定图标出现)或正在运行“Program Mode”外的状态。

通过对界面反馈的理解,可以辅助设备运维人员快速诊断设备状态、判断是否为界面问题还是设备本体问题,从而提升维修效率。


七、对实验室运作效率与样本安全的影响

操作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验室日常操作效率与样本安全,两者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

  • 减少培训时间:直观、易理解的界面降低新人及轮岗人员的上手门槛,操作错误概率下降。

  • 提升反应速度:迅速查看温度、门状态、报警图标,通过显示屏发现异常比传统机械界面快。

  • 支持流程整合:与数据导出、用户权限、报警记录等功能融合,操作界面成为实验室流程节点。

  • 增强样本安全保障:当温度偏移、门未关、通信断开等异常发生时,界面立即提示,促使快速响应,缩短样本暴露时间。

  • 支持质量管理与合规审计:显示屏作为操作界面,也作为记录入口,便于编制 SOP、导出报表、审计追溯。

简言之,操作界面的设计优劣,不仅是使用体验问题,更关系到设备整体的“可用性”“可靠性”“样本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