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5样品布局设置
一、概述
样品布局(Sample/Plate Setup)是赛默飞QuantStudio 5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实验配置的核心环节之一。它决定了PCR板上每个孔的样品类型、检测靶标、荧光通道及对应的分析逻辑,是实现数据采集、曲线绘制和结果计算的基础。
QuantStudio 5软件提供直观的图形化板布局界面,用户可通过简单的点击与拖拽操作完成样品、目标基因、对照及通道的分配。正确的布局设置不仅保证扩增曲线和Ct值计算准确,还可提升实验效率和数据的可重复性。
二、样品布局的重要性
1. 实验设计的逻辑核心
样品布局是PCR实验“信息化表达”的形式。仪器通过布局文件识别每个孔的属性,从而在分析阶段自动区分目标样本、阴性对照、标准样和内参。
2. 数据分析的前提条件
布局定义直接影响分析算法执行:
决定荧光信号与目标基因对应关系;
影响阈值计算与Ct提取;
决定标准曲线分组与定量模型;
决定相对定量中ΔΔCt计算的参照。
3. 重复性与可追溯性保障
科学的布局可实现批次间一致性,便于后续分析复现与质量追踪。
三、布局设置界面简介
QuantStudio 5的软件系统将样品布局集成于“Setup”模块中的 Plate Setup 界面,分为以下部分:
板视图(Plate View):显示96孔或384孔反应板的孔位矩阵。
属性面板(Properties Panel):右侧用于编辑每个孔的样品名称、靶标、通道等属性。
工具栏(Toolbar):包括“Add Sample”、“Add Target”、“Assign”、“Clear”等命令按钮。
分组视图(Grouping View):支持按样品或靶标查看布局。
预览窗口(Preview):显示孔位属性的颜色编码(如样品类型、通道分布)。
该界面设计清晰,便于直观查看板上配置情况。
四、布局设置的基本流程
1. 选择板型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板型:
2. 添加样品(Sample)
在“Sample”栏点击“Add New Sample”,输入样品名称,如 Sample_1、Control_1、NTC 等。
支持以下类型:
Unknown(未知样品)
Standard(标准曲线样)
NTC(无模板对照)
Negative Control(阴性对照)
Positive Control(阳性对照)
可批量输入多个样品名,或从Excel导入样品列表。
3. 添加靶标(Target)
点击“Add Target”定义检测基因或序列名称,如:
Target_1:目的基因(如 GAPDH, β-actin);
Target_2:参考或对照基因;
Probe 通道分配:FAM、VIC、ROX、CY5等。
每个靶标需设定荧光通道和报告染料。
4. 样品与靶标匹配
在板视图中选中相应孔位,选择“Assign Target”命令,将样品与靶标对应。
若为多重检测实验,每个样品可对应多个靶标与不同通道。
5. 定义孔属性
为每个孔设置:
Sample Type(样品类型):Unknown、Standard、NTC等;
Reporter Dye(报告染料):FAM/VIC/ROX/Cy5;
Quencher(淬灭剂):BHQ1、TAMRA等;
Passive Reference(内参染料):ROX;
Replicates(重复孔数):2–3个孔,确保统计可靠性。
系统通过颜色区分不同类型孔位,如蓝色代表标准样,灰色代表对照。
6. 设置标准曲线
若进行绝对定量分析,需在“Standards”部分定义梯度浓度。
输入每个标准样的拷贝数或浓度值(如10⁸, 10⁷, 10⁶, 10⁵, 10⁴, 10³)。
系统自动生成标准曲线用于计算未知样的定量结果。
7. 布局检查
设置完成后使用“Validate Plate Setup”命令,系统自动检查是否存在未分配样品或缺失靶标孔。
所有孔位信息通过验证后,点击“Save Setup”。
五、布局设置的逻辑结构
QuantStudio 5的软件在样品布局设计中采用分层逻辑管理模型。
1. 层级结构
Experiment Level(实验层):整体实验类型与目的。
Target Level(靶标层):定义检测的基因与通道。
Sample Level(样品层):定义每个孔的样品名称与类型。
Well Level(孔层):最终属性组合体,表示一个独立的反应单元。
2. 数据关系
一个样品可包含多个靶标,一个靶标可对应多个样品。系统自动生成组合矩阵,实现数据的全面映射。
3. 显示模式
可通过“By Sample”或“By Target”切换显示:
“By Sample”:查看单一样品在不同通道下的检测情况;
“By Target”:查看某一靶标在所有样品中的分布。
六、样品分组与命名规范
1. 命名建议
样品名应包含实验批次信息,如 “S1_2025_10_26”;
对照样命名统一,如“NTC_1”“STD_10E5”;
不使用空格和特殊字符,避免数据导出错误。
2. 分组原则
样品可按实验设计逻辑进行分组:
生物学分组:如Treatment vs Control;
技术重复分组:同一样品的多孔重复;
标准梯度分组:用于标准曲线绘制;
多基因检测分组:每个靶标为一组。
软件支持在分组后自动计算组内平均Ct值及标准差。
七、多重荧光检测布局
QuantStudio 5具备多通道光学检测系统,可同时检测多种荧光信号。
在样品布局中,应根据染料光谱特性合理配置通道:
| 通道 | 报告染料 | 常见用途 |
|---|---|---|
| Channel 1 | FAM | 目标基因检测 |
| Channel 2 | VIC/HEX | 内参或第二靶标 |
| Channel 3 | ROX | 被动参照染料 |
| Channel 4 | Cy5 | 特殊探针检测 |
| Channel 5 | TAMRA | 备用染料或多重实验 |
多重体系中应避免光谱重叠,必要时进行光学校正(Spectral Calibration)。
八、内参与对照布局
1. 内参基因孔位
内参基因用于相对定量归一化,应在同一板上与目标基因同步检测。
布局建议:
内参与目标基因交叉分布;
每组样品至少两个重复孔;
使用不同通道区分(如目标FAM,内参VIC)。
2. 对照孔设置
NTC(No Template Control):检测污染;
Positive Control:验证体系可靠性;
Standard Sample:建立标准曲线。
系统会在分析阶段自动识别这些孔并排除异常Ct。
九、模板导入与批量编辑
1. 模板导入
用户可将常用板布局保存为模板文件(.plt),以便后续直接加载。
导入方法:
选择“Import Setup” → 选择模板文件 → 系统自动载入样品与靶标信息。
2. 批量编辑
QuantStudio 5支持复制、粘贴与批量赋值操作。
例如:
选中A1–A3,右键选择“Assign Sample → Sample_1”;
系统自动填充孔属性。
此功能大大提升实验配置效率,适合高通量实验。
十、样品布局与数据分析的对应关系
样品布局不仅定义实验结构,还直接影响后续分析:
定量分析(Quantification):根据标准曲线自动匹配样品组;
相对定量(ΔΔCt):系统根据样品与内参关系计算倍数变化;
熔解曲线分析(Melt Curve):布局定义每个通道的分析范围;
基因分型(Genotyping):布局决定通道分布与聚类计算逻辑。
错误布局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偏差或Ct值缺失,因此在运行实验前应再次验证配置正确性。
十一、样品布局优化策略
1. 提高数据一致性
同组样品应邻近放置,减少温控差异;
避免不同组孔位交错分布;
对称布局可减小模块边缘效应。
2. 提升信号稳定性
标准样应分布在不同区域以验证均匀性;
内参孔应分布在整板中间位置,避免边缘温漂影响。
3. 多重实验设计技巧
通道配置应符合染料兼容性;
确保每种染料至少有一个标准孔用于信号校正;
对多靶标实验,建议以列为单位区分靶标,以行区分样品。
4. 数据追溯管理
为每个布局文件添加注释,包括实验日期、操作者、引物批次、样品编号,确保可追溯性。
十二、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法 |
|---|---|---|
| Ct值缺失 | 样品未分配靶标或通道错误 | 检查并重新指定靶标 |
| 曲线重叠 | 通道分配重复 | 调整荧光通道 |
| 分析报错 | 孔类型不一致 | 确认标准样与未知样区分 |
| 阈值异常 | 内参与目标混乱 | 重新分组并固定阈值 |
| 导出失败 | 样品命名含非法字符 | 删除空格与特殊符号 |
十三、质量控制与校验
1. 系统自检
布局完成后运行“Validation Tool”,系统自动检查:
是否有未分配孔;
样品类型设置是否合理;
通道是否匹配染料类型。
2. 人工复核
操作员应对照实验设计表逐项核查孔位配置。
3. 模拟运行
可使用“Preview Run”功能查看运行过程模拟,确保荧光采集阶段与通道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