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5模板浓度校准

模板浓度校准是指通过对已知浓度的核酸模板进行扩增反应,建立模板浓度与Ct值的标准曲线,以此确定未知样品中模板的实际浓度。荧光定量PCR的检测信号与初始模板量成对数关系,理论上模板越多,Ct值越小。

一、模板浓度校准的基本原理

模板浓度校准是指通过对已知浓度的核酸模板进行扩增反应,建立模板浓度与Ct值的标准曲线,以此确定未知样品中模板的实际浓度。荧光定量PCR的检测信号与初始模板量成对数关系,理论上模板越多,Ct值越小。

数学关系表达式如下:

Ct=k×log⁡(C0)+bCt = k \times \log(C_0) + bCt=k×log(C0)+b

其中:

  • Ct 为阈值循环数;

  • C₀ 为模板初始浓度;

  • k 为线性回归斜率;

  • b 为截距。

通过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即可推算未知样品的模板浓度。校准过程的目的在于消除样品稀释误差、扩增体系偏差和仪器检测差异,确保Ct值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²≥0.99)。


二、模板浓度校准的重要意义

  1. 提高定量准确性:通过标准曲线推算未知样品浓度,实现绝对定量或相对定量分析

  2. 确保扩增效率稳定:验证PCR体系在不同模板量下的反应一致性。

  3. 监控仪器性能:通过Ct值线性分布判断光学系统与热循环模块的精度。

  4. 检测实验可重复性:浓度校准可用于评估样品前处理或稀释操作的可靠性。

  5. 优化反应体系:通过浓度梯度分析可确定模板最佳使用量范围,避免扩增抑制或非特异反应。


三、模板校准所需材料与试剂

  1. 模板类型

    • 质粒DNA、PCR纯化产物或标准RNA;

    • 浓度明确、纯度高(A260/A280在1.8–2.0之间)。

  2. 反应体系

    • QuantStudio 5配套的TaqMan或SYBR Green Master Mix;

    • 上下游引物、探针及无核酸水。

  3. 标准稀释液

    • 建议使用TE缓冲液或无RNA酶水;

    • 避免使用含盐或蛋白的溶液以防影响酶活性。

  4. 实验耗材

    • 96孔PCR反应板、光学密封膜;

    • 微量移液器及低吸附吸头。


四、模板浓度校准实验设计

1. 稀释梯度设定

模板浓度应覆盖样品预期范围,通常采用10倍系列梯度,如:
10⁷、10⁶、10⁵、10⁴、10³、10² copies/μL。
每个梯度设置三重复孔以提高统计可靠性。

2. 模板储备与稀释

原始模板浓度可通过NanoDrop、Qubit或荧光染料定量获得。
稀释步骤:

  1. 将模板稀释至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如10⁷ copies/μL);

  2. 使用无RNA酶水逐级10倍稀释,制备系列标准。
    在每次稀释前充分混匀并更换吸头,防止交叉污染。

3. 反应体系配置

推荐体系体积:20 µL

  • 10 µL 2× Master Mix;

  • 0.4 µL 引物F(10 µM);

  • 0.4 µL 引物R(10 µM);

  • 1 µL 模板;

  • 8.2 µL 无核酸水。

若使用TaqMan体系,则在体系中加入0.2 µL荧光探针(10 µM)。

4. 反应程序设置

  • 初始变性:95℃ 2分钟;

  • 循环阶段(40次):95℃ 15秒,60℃ 1分钟(采集荧光信号);

  • 若使用SYBR体系,可加熔解曲线分析:60–95℃,升温速率0.3℃/秒。


五、QuantStudio 5软件参数设置

  1. 实验类型选择

    • 选择“Standard Curve (Absolute Quantification)”模式;

    • 输入实验名称与描述。

  2. 样品布局

    • 在“Sample Setup”界面输入标准样品名称(如Std_1至Std_6);

    • “Task Type”选择Standard,输入对应浓度值;

    • 未知样品设置为“Unknown”。

  3. 荧光通道选择

    • SYBR体系使用FAM通道;

    • TaqMan体系可使用FAM、VIC或CY5等通道;

    • ROX作为Passive Reference参考染料用于信号归一化。

  4. 采集设置

    • 在退火/延伸阶段采集荧光信号;

    • 采集频率:每循环一次。

  5. 阈值与基线调整

    • 软件自动设定基线(一般为3–15循环);

    • 阈值线应处于指数增长区间,避免过低或过高。


六、实验执行与信号采集

QuantStudio 5在实验运行时会实时监测荧光信号并绘制扩增曲线。

  • 当荧光信号超过阈值时,系统记录Ct值;

  • 实验完成后生成扩增曲线与标准曲线图;

  • 检查阴性对照应无荧光信号,以排除污染。


七、数据分析与浓度计算

1. 标准曲线绘制

软件自动将标准样品的Ct值与其浓度对数(Log10)进行线性回归,生成标准曲线:

Ct=k×log⁡(C0)+bCt = k \times \log(C_0) + bCt=k×log(C0)+b

结果参数包括:

  • 斜率 (k):理想值–3.32(对应100%扩增效率);

  • R²值:≥0.99表示线性良好;

  • 截距 (b):反映仪器检测灵敏度。

2. 模板浓度计算

系统根据未知样品C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自动计算其浓度。
例如:
若标准曲线方程为 Ct = –3.32 × log(C₀) + 38,
未知样品Ct = 25,则浓度计算为:

C0=10(38−25)/3.32=1.1×104 copies/μLC_0 = 10^{(38-25)/3.32} = 1.1 \times 10^4 \, copies/μLC0=10(3825)/3.32=1.1×104copies/μL

3. 数据导出

结果可导出为Excel、CSV或PDF格式,便于后续统计与报告撰写。


八、模板浓度校准的质量控制

  1. 扩增曲线特征

    • 所有标准品扩增曲线应呈典型“S形”;

    • 阴性对照无信号;

    • 重复孔曲线应重合良好。

  2. 线性判定

    • R²≥0.99为合格;

    • 若低于0.98,需检查梯度稀释或样品分配误差。

  3. 扩增效率评估

    • 计算公式:E = (10^(-1/斜率) – 1) × 100%;

    • 90%–110%为理想范围。

  4. 重复性检测

    • 同一梯度的Ct标准差≤0.3;

    • 若差异较大,需检查移液或气泡。


九、常见误差来源与对策

问题类型可能原因解决方法
Ct值偏高模板浓度过低或降解重新提取或浓缩模板
R²偏低稀释不准确或部分梯度异常重新制备标准梯度
扩增效率过高 (>110%)引物二聚体或非特异扩增优化退火温度、检查熔解曲线
扩增效率过低 (<90%)抑制物残留或Mg²⁺不足纯化模板或优化反应体系
曲线波动光学窗口污染或气泡清洁窗口并离心样品
阴性对照出现信号污染更换试剂、重新操作

十、模板浓度校准优化策略

  1. 模板纯度优化

    • 采用高纯度DNA提取试剂盒;

    • 检查A260/A230值以评估盐或有机溶剂污染;

    • 使用磁珠纯化可去除PCR抑制剂。

  2. 稀释精度控制

    • 使用校准后的移液器;

    • 每步稀释后充分混匀;

    • 稀释倍数不宜超过10倍,以减少累积误差。

  3. 引物设计优化

    • 确保引物Tm值差<2℃;

    • 目标片段长度80–150 bp;

    • 避免自互补序列。

  4. 扩增体系调整

    • 检查Master Mix与酶活性;

    • 调整Mg²⁺浓度和退火温度;

    • 优化探针浓度,防止信号过强或过弱。

  5. 光学检测稳定性维护

    • 每月进行光学校准

    • 保持仪器内部清洁干燥;

    • 避免频繁开关机造成热应力。


十一、模板浓度校准的应用领域

  1. 绝对定量分析

    • 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未知样品拷贝数;

    • 应用于病毒载量监测、转基因定量检测等。

  2. 相对定量分析

    • 校准目标基因与内参基因模板浓度,确保扩增效率相近。

  3. 质控与设备校验

    • 定期进行模板浓度校准可验证仪器性能;

    • 对不同批次试剂进行一致性测试。

  4. 标准化实验体系建立

    • 建立长期可追溯的标准模板库;

    • 保障实验室间数据对比性。


十二、模板浓度校准的误差控制与统计分析

QuantStudio 5软件支持自动误差分析与统计计算:

  1. 标准偏差(SD)与变异系数(CV)

    • SD = √(Σ(Ct−Ct平均)² / n−1);

    • CV = (SD / Ct平均) × 100%;

    • CV≤2%为理想。

  2. 线性回归分析

    • 输出R²与残差分布图;

    • 检查异常点是否显著偏离拟合线。

  3. 置信区间计算

    • 软件可自动生成回归区间,用于评估预测浓度的可靠性。

  4. 重复性评估

    • 不同批次实验标准曲线重合良好表示校准一致性高。


十三、模板浓度校准结果判定标准

参数理想值判定标准
≥0.99曲线线性良好
斜率–3.1 ~ –3.6扩增效率稳定
效率E90%–110%系统性能正常
Ct重复差≤0.3实验重复性佳
阴性对照无信号无污染

若任何指标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评估模板浓度或体系条件。


十四、模板浓度校准实例分析

以病毒定量检测为例:

  • 制备6点标准曲线(10⁷–10² copies/μL);

  • 扩增程序:95℃ 2 min,95℃ 15 s,60℃ 1 min;

  • 软件输出结果:

    • 斜率 = –3.33;

    • R² = 0.999;

    • 扩增效率 = 99.8%。
      根据标准曲线方程 Ct = –3.33×log(C₀)+37.9,可计算未知样品浓度。
      若样品Ct = 28,则C₀ = 10^{(37.9–28)/3.33} = 5.9×10³ copies/μL。

此结果表明模板浓度校准准确可靠,体系反应效率高,仪器检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