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默飞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3模板稀释
一、概述
QuantStudio 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Real-Time PCR System)是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推出的高性能分子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病原体定量、突变检测、拷贝数分析及药物筛选等领域。在这些应用中,模板稀释是确保PCR反应线性范围、信号准确性与扩增重复性的关键步骤之一。
模板稀释的目的是将样品DNA或cDNA浓度调至适合PCR反应的范围,使扩增曲线稳定、Ct值线性、荧光信号准确。不同实验类型(如绝对定量或相对定量)对模板浓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核心原则是一致的:保证浓度适中、杂质低、分布均匀、重复性高。
QuantStudio 3拥有高灵敏度的光学检测系统,其检测下限可达1–10拷贝。若模板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Ct值偏差、曲线异常或扩增效率下降。因此,掌握科学的模板稀释方法对于获得高质量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二、模板稀释的重要性
1. 保证扩增反应线性范围
定量PCR的精度依赖于扩增效率的线性。模板过浓会造成反应提前进入饱和期,Ct值过小且不符合线性关系;模板过稀则可能导致信号噪声大,扩增曲线不完整。通过稀释,使模板量处于对数扩增区间,从而建立稳定的标准曲线。
2. 减少抑制效应
样品中可能含有蛋白质、盐离子、表面活性剂或有机物残留等抑制因子,直接使用高浓度模板容易影响Taq酶活性。稀释能降低抑制物浓度,提高扩增效率。
3. 提高重复性与可比性
实验中常需多次检测或不同批次比对。模板稀释可保证浓度一致,使重复孔间Ct值差异不超过±0.3,提高数据可比性。
4. 降低误差与假阳性
稀释能减少模板中残留的污染DNA或非特异序列影响,避免假阳性或熔解曲线多峰现象。
三、模板类型与初始浓度
QuantStudio 3可使用多种类型模板,包括:
基因组DNA(gDNA):常用于拷贝数变异或多态性研究;
cDNA:通过逆转录RNA获得,用于基因表达分析;
质粒DNA或合成标准DNA:用于建立标准曲线;
RNA(经逆转录):用于病毒载量检测或基因表达分析。
1. 初始浓度参考范围
| 模板类型 | 原始浓度范围 | 定量PCR推荐浓度 |
|---|---|---|
| 基因组DNA | 50–200 ng/μL | 1–10 ng/反应 |
| cDNA | 100–1000 ng/μL | 1–100 ng/反应 |
| 质粒DNA | 10⁸–10¹⁰ copies/μL | 10³–10⁷ copies/反应 |
| RNA(经逆转录) | 0.5–5 μg/μL | 稀释后取1–100 ng等效量 |
模板的浓度应根据反应体系(通常20 μL)按比例调整。
四、模板稀释溶液的选择
模板稀释液不仅用于稀释,还能保护核酸稳定性并防止吸附损失。常用稀释溶液如下:
| 稀释液类型 | 组成 | 特点与用途 |
|---|---|---|
| 无核酸酶水(Nuclease-free water) | 超纯水 | 适用于大多数实验,操作简便;不含盐离子与抑制物 |
| TE缓冲液(10 mM Tris-HCl, 1 mM EDTA, pH 8.0) | 缓冲体系 | 稳定DNA结构,适合长期保存稀释模板 |
| Low-EDTA TE缓冲液 | 降低螯合剂浓度 | 用于Mg²⁺敏感体系,如实时PCR反应前稀释 |
| 1× PBS或Tris缓冲液 | 生物样品特定体系 | 对某些RNA模板或细胞裂解物更稳定 |
建议使用无核酸酶水或低EDTA TE缓冲液进行稀释,以兼顾稳定性与兼容性。
五、模板稀释步骤
1. 计算稀释倍数
模板稀释遵循以下基本公式:
C1×V1=C2×V2C_1 \times V_1 = C_2 \times V_2C1×V1=C2×V2
其中:
C1C_1C1:原液浓度
V1V_1V1:取用体积
C2C_2C2:目标浓度
V2V_2V2:最终体积
例如,若模板原浓度为100 ng/μL,需稀释至每反应5 ng,每反应加2 μL,则稀释浓度应为2.5 ng/μL。
可计算稀释倍数为100 ÷ 2.5 = 40倍。
2. 稀释操作流程
取核酸样品,轻轻混匀;
按计算体积加入稀释液至无核酸酶离心管中;
轻轻颠倒混匀或短暂低速离心,不可剧烈振荡;
分装为小体积(如20–50 μL)防止反复冻融;
标注样品编号、稀释倍数与日期。
3. 稀释比例示例
| 原液浓度 | 目标浓度 | 稀释倍数 | 操作说明 |
|---|---|---|---|
| 100 ng/μL | 10 ng/μL | 10× | 取10 μL模板 + 90 μL稀释液 |
| 100 ng/μL | 1 ng/μL | 100× | 取10 μL模板 + 990 μL稀释液 |
| 100 ng/μL | 0.1 ng/μL | 1000× | 分两步稀释:先10×后100× |
建议分级稀释以减少操作误差。
六、标准曲线模板稀释
在绝对定量实验中,需要建立标准曲线以推算未知样品拷贝数。
1. 拷贝数计算
对于质粒模板,其拷贝数计算公式为:
拷贝数=(C×6.022×1023)(N×660)拷贝数 = \frac{(C \times 6.022 \times 10^{23})}{(N \times 660)}拷贝数=(N×660)(C×6.022×1023)
其中:
CCC:模板质量(g/μL);
NNN:质粒长度(bp);
660为每碱基平均分子量。
例如,质粒长度为5000 bp,浓度为10 ng/μL,则每μL约含1.8×10⁹拷贝。
2. 梯度稀释设计
建议使用10倍系列稀释建立标准曲线(如10⁷–10¹ copies/μL),每个稀释点检测三重复孔。
| 梯度编号 | 拷贝数 (copies/μL) | 稀释倍数 |
|---|---|---|
| S1 | 1×10⁷ | 原液 |
| S2 | 1×10⁶ | 10× |
| S3 | 1×10⁵ | 100× |
| S4 | 1×10⁴ | 1000× |
| S5 | 1×10³ | 10000× |
| S6 | 1×10² | 100000× |
该系列可覆盖绝大多数样品浓度范围,便于建立高相关性标准曲线。
七、模板稀释的实验验证
1. 测试Ct值线性
绘制Ct值与log(拷贝数)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应满足:
R² ≥ 0.99
斜率介于–3.1 至 –3.6(对应效率90–110%)
若偏离此范围,应重新检查稀释精度或反应体系。
2. 检查重复性
重复孔Ct差异应≤0.3,标准偏差小于0.2。差异过大说明加样或稀释误差。
3. 检查模板稳定性
储存稀释模板于–20°C,可保存3–6个月;避免反复冻融超过3次。
八、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 问题 | 原因分析 | 解决方案 |
|---|---|---|
| Ct值异常升高 | 模板过稀或降解 | 提高模板浓度或重新提取 |
| Ct值波动大 | 稀释不均或操作误差 | 采用分级稀释并混匀充分 |
| 曲线不线性 | 稀释倍数错误或加样不均 | 重新计算并确认移液精度 |
| 熔解曲线多峰 | 污染或非特异性扩增 | 检查样品纯度与引物特异性 |
| 背景信号高 | 稀释液污染或荧光染料过量 | 更换稀释液或优化体系 |
| 重复孔差异>0.5 | 模板稀释浓度差异或加样偏差 | 重新配制稀释液,使用Master Mix |
九、稀释操作中的精确性控制
1. 使用高精度移液器
定期校准移液器,推荐使用0.1–10 μL和10–100 μL范围型号。
2. 采用低吸附离心管
防止核酸吸附壁面,保持稀释比例稳定。
3. 统一稀释温度
在低温(4°C)条件下进行稀释,减少核酸降解。
4. 使用分级稀释法
对于高浓度样品,分两步或多步稀释以减少误差累积。
5. 重复检测确认
首次实验可对关键浓度进行两次独立稀释,以确认结果一致性。
十、模板稀释与实验类型的配合
1. 绝对定量实验
使用系列稀释的标准质粒建立标准曲线;
稀释倍数应覆盖样品可能浓度范围;
计算模板拷贝数需结合稀释系数。
2. 相对定量实验
模板量控制在内参基因与目标基因Ct值相近;
cDNA常稀释5–20倍;
所有样品应使用同一稀释倍数,保持一致。
3. 病毒载量检测
高载量样品可预稀释10⁴–10⁵倍以避免信号饱和;
低载量样品可直接使用原液或仅2倍稀释。
4. 拷贝数变异分析
稀释模板以保持Ct值处于20–30范围;
使用同源参考基因模板作为比较对象。
十一、模板稀释的保存与管理
| 项目 | 要求 | 说明 |
|---|---|---|
| 保存温度 | –20°C | 长期储存 |
| 短期使用 | 4°C | 1周内使用完 |
| 避光处理 | 建议 | 防止紫外降解 |
| 管体积 | ≤1 mL | 减少冻融损失 |
| 批次标记 | 日期、稀释倍数 | 便于追踪 |
| 冻融次数 | ≤3次 | 超过次数可能影响定量准确性 |
模板稀释液应单独存放,避免与浓模板或扩增产物接触,以防交叉污染。
十二、稀释结果对实验性能的影响
线性关系改进:合理稀释可使标准曲线R²提高至0.999以上;
灵敏度提升:低浓度模板仍能被准确识别,Ct值稳定;
重复性增强:标准偏差减小,结果更可重复;
特异性优化:过高模板量引发的非特异扩增显著减少;
系统误差降低:均一稀释消除了孔间浓度差异。
十三、实验实例
案例一:基因表达分析
样品:人肝组织cDNA
原浓度:500 ng/μL
目标浓度:每孔2 ng
稀释计算:500 ÷ 2 = 250倍,操作分两步:
第一步:10 μL模板 + 90 μL稀释液(10×)
第二步:10 μL稀释液1 + 240 μL稀释液(25×)
最终模板浓度2 ng/μL。
结果:Ct值24.8±0.2,熔解曲线单峰。
案例二:病毒载量检测
标准模板浓度:10⁸ copies/μL
稀释系列:10⁸ → 10⁷ → 10⁶ → 10⁵ → 10⁴ → 10³ copies/μL
扩增效率:98%,R²=0.999,检测限达10 copies/反应。
十四、注意事项
稀释操作须在无核酸酶环境中完成;
若模板含RNA,应全程置于冰上;
每次实验新配稀释液,避免旧液引入杂质;
模板稀释液应在使用前充分混匀;
稀释过程应记录详细操作日志以确保追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