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3扩增程序

QuantStudio 3的扩增程序通过精准控制每个温度阶段的时间与温度曲线,并在指定阶段实时采集荧光信号,实现DNA定量分析。

一、扩增程序的基本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扩增程序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热循环原理。DNA通过反复的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中温延伸三个阶段实现指数级复制。QuantStudio 3的扩增程序通过精准控制每个温度阶段的时间与温度曲线,并在指定阶段实时采集荧光信号,实现DNA定量分析

其基本反应过程如下:

  1. 变性(Denaturation):在94–95℃高温下使DNA双链解链为单链,暴露出模板序列;

  2. 退火(Annealing):在55–65℃下,引物与互补模板结合形成引物-模板复合物;

  3. 延伸(Extension):在Taq酶最适温度(通常为72℃)下,沿模板合成新的DNA链;

  4. 荧光检测(Fluorescence Acquisition):在延伸阶段或退火阶段实时记录荧光信号强度,用于绘制扩增曲线。

每个循环均重复上述过程,通过荧光信号与循环次数(Ct值)的关系反推出模板初始浓度。


二、QuantStudio 3扩增程序的结构组成

QuantStudio 3的扩增程序由多个阶段(Stage)组成,每个阶段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步骤(Step),每个步骤可独立设定温度、保持时间和荧光采集点。其典型结构如下:

阶段名称目的温度范围时间设置循环次数
初始变性阶段(Initial Denaturation)激活酶、解链模板94–95℃1–3 min1
扩增循环阶段(Amplification Cycles)扩增目标序列3步或2步循环每步10–60 s35–45
熔解曲线阶段(Melt Curve Analysis)检测特异性60–95℃每步升温0.1–0.3℃1
终止阶段(Final Hold)稳定反应体系4℃无限1

其中,扩增循环阶段是最关键部分,可采用“三步法”或“两步法”。


三、三步法与两步法扩增程序

1. 三步法(Three-step PCR)

三步法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独立阶段。
适用场景:传统Taq酶体系、长片段扩增、复杂模板或低GC含量序列。
示例程序

  • 95℃ 15 s(变性)

  • 60℃ 30 s(退火)

  • 72℃ 30 s(延伸)

荧光信号通常在延伸阶段采集。三步法的优点是灵活,可独立优化每个阶段温度,缺点是循环时间略长。

2. 两步法(Two-step PCR)

两步法将退火与延伸阶段合并,常用于高性能聚合酶和短片段扩增。
示例程序

  • 95℃ 15 s(变性)

  • 60℃ 60 s(退火/延伸)

此法简化了程序结构,提高效率,适合SYBR Green体系与TaqMan探针体系。


四、QuantStudio 3扩增程序的设置方法

1. 打开实验模板

在Design & Analysis软件中选择实验类型(例如标准曲线、ΔΔCt、SNP分型等)。

2. 进入Thermal Profile编辑界面

选择“Thermal Cycler Program”选项卡,在图形化界面中编辑扩增阶段。

3. 设置各阶段参数

  • 初始变性:95℃,时间1–3分钟。

  • 循环次数:40次为标准,可根据样品浓度调整。

  • 变性步骤:95℃,15秒。

  • 退火/延伸:根据引物Tm值选择58–62℃,保持30–60秒。

  • 荧光采集点:设置在延伸阶段。

4. 设置熔解曲线

在SYBR Green体系中启用“Dissociation Stage”,升温速率0.1–0.3℃/s,检测单一峰以确认特异性。

5. 保存与运行

点击“Save Program”保存为模板(.edt文件),可重复调用。


五、程序参数设计原则

  1. 退火温度与引物Tm匹配
    退火温度一般低于引物Tm 3–5℃,温度过低易导致非特异性扩增,过高则效率降低。

  2. 延伸时间与片段长度匹配
    每kb DNA片段推荐延伸时间1分钟。短片段(100–200 bp)可设30秒。

  3. 循环次数确定
    一般设35–40个循环。模板浓度较低时可增加至45,但过多循环会引入假阳性信号。

  4. 温度升降速率
    QuantStudio 3支持4℃/s升降速率,通常保持1–2℃/s以保证反应稳定。

  5. 荧光采集阶段
    在TaqMan体系中选择延伸阶段采集;在SYBR Green体系中可选择退火阶段,以减少背景。


六、扩增程序的优化策略

  1. 退火温度梯度优化
    利用QuantStudio 3的温度梯度功能,在56–66℃范围内筛选最佳退火温度,以获得最低Ct和单一熔解峰。

  2. Mg²⁺浓度优化
    Mg²⁺影响Taq酶活性与引物结合。通过逐步调整浓度(1.5–3.0 mM)优化扩增效率。

  3. 循环数优化
    确定扩增曲线稳定区间,防止过多循环引起平台效应。

  4. 时间优化
    缩短非关键步骤时间,提高通量;但关键阶段时间不可过短,以防信号不稳定。

  5. 模板与引物浓度平衡
    适当降低模板浓度可减少背景荧光,提高扩增曲线清晰度。


七、QuantStudio 3扩增程序的技术特点

  1. 高精度温控系统
    温度均一性≤±0.25℃,保证每个孔扩增条件一致,Ct值偏差小于0.2。

  2. 多通道实时采集
    支持FAM、VIC、ROX、CY5等四通道荧光同步检测。

  3. 自动化程序控制
    软件可自动计算退火温度、设置采集点并优化升温速率。

  4. 智能化曲线拟合
    在扩增阶段自动进行基线扣除与阈值计算,实时绘制扩增曲线。

  5. 梯度温控模式
    允许设置多个温区,适合新引物筛选与条件优化。

  6. 快速PCR模式
    升温速率达4℃/s,能在40分钟内完成全程扩增。


八、不同化学体系下的扩增程序示例

1. SYBR Green体系

阶段温度时间循环次数采集点
初始变性95℃120 s1
变性95℃15 s40
退火/延伸60℃60 s40
熔解曲线60–95℃0.1℃/s1

2. TaqMan探针体系

阶段温度时间循环次数采集点
初始变性95℃120 s1
变性95℃15 s40
退火/延伸60℃60 s40

3. 高GC模板扩增体系

阶段温度时间循环次数说明
初始变性98℃180 s1充分解链
变性98℃20 s40
退火66℃30 s40提高特异性
延伸72℃45 s40

4. RT-qPCR(反转录定量PCR)

阶段温度时间说明
反转录50℃10 mincDNA合成
酶激活95℃2 min激活Taq酶
变性95℃15 s
退火/延伸60℃60 s采集荧光

九、扩增程序与荧光信号采集的关系

QuantStudio 3在扩增程序中通过时间分辨采集荧光信号,记录每个循环的实时变化。

  1. 采集阶段选择

    • SYBR体系多在退火阶段;

    • TaqMan体系多在延伸阶段。

  2. 荧光采集频率
    每个循环采集一次信号,系统自动保存至荧光数据矩阵。

  3. 信号基线设定
    软件在初始循环中建立基线范围(如Cycle 3–15),后续信号与基线差异用于绘制扩增曲线。

  4. 阈值自动计算
    QuantStudio 3采用动态阈值算法,根据荧光斜率自动定位Ct点。


十、扩增程序性能评估指标

  1. 扩增效率(E)
    计算公式:E = (10^(-1/slope) - 1) × 100%。理想范围90–110%。

  2. 相关系数(R²)
    反映Ct值与模板浓度的线性关系,应≥0.99。

  3. 重复性(SD)
    三重复孔Ct值标准差应<0.3。

  4. 特异性验证
    熔解曲线单一峰表明扩增产物特异性良好。

  5. 信号稳定性
    扩增曲线应呈典型的“S形”,基线平稳,无波动。


十一、扩增程序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问题可能原因解决措施
无扩增曲线引物错误、模板降解检查序列与提取质量
Ct值过高模板浓度过低增加模板量或循环数
非特异性扩增退火温度过低提高退火温度或优化引物
多重峰熔解曲线引物二聚体形成降低引物浓度
曲线异常平缓扩增效率低检查Mg²⁺浓度与酶活性
通道信号不稳定光学校准偏差重新执行光学校准程序

十二、扩增程序的优化与验证

在正式实验前,应通过验证实验优化扩增程序。

  1. 温度梯度法:筛选最佳退火温度。

  2. 标准曲线法:利用梯度稀释样品建立标准曲线,评估效率。

  3. 重复性验证:重复3次实验,Ct标准差<0.3。

  4. 熔解分析法:确认扩增产物单一性。

通过这些方法可确保扩增程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十三、扩增程序与实验类型的匹配

  1. 基因表达分析
    采用两步法扩增程序,快速高效;选择60℃退火温度;采集阶段设为延伸。

  2. 拷贝数检测
    建议使用三步法,以提高线性范围与扩增稳定性。

  3. 病原体定量
    程序应包含标准曲线阶段与多通道采集,以实现多靶标同步检测。

  4. 基因分型
    扩增程序结合解链曲线分析阶段,用于判定基因型。


十四、扩增程序的质量控制与维护

  1. 定期执行温控校准:保证升降温精度;

  2. 检查反应板密封性:防止蒸发影响温度均一;

  3. 更新软件版本:保持算法与数据处理最新;

  4. 维护仪器环境:保持通风与恒温,减少温度漂移;

  5. 记录与存档扩增程序模板:便于重复使用与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