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赛默飞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3荧光检测

赛默飞荧光定量PCR仪QuantStudio 3是一款集高精度温控、灵敏光学检测与智能数据分析为一体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该仪器的核心性能不仅体现在热循环控制的稳定性上,更重要的是其荧光检测系统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一、荧光检测的基本原理

QuantStudio 3通过实时监测PCR反应中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反映目标核酸扩增的过程。PCR反应体系中含有能与扩增产物结合的荧光染料或探针,当目标序列被扩增时,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系统在每个循环结束时采集荧光数据,从而生成扩增曲线。

荧光检测的本质是荧光分子在被激发光照射后发射特定波长光的过程。光学系统通过滤光片选择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与发射光,实现多色荧光信号的分辨与采集。QuantStudio 3通过光电倍增管或CCD相机捕捉信号,并经软件算法转化为荧光强度值。

荧光信号的增长曲线与DNA扩增量成正比。通过设定阈值线,系统可以计算出Ct(Cycle threshold)值,用于定量分析模板初始量。


二、光学检测系统构成

QuantStudio 3的荧光检测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 激发光源
    采用高亮度LED冷光源,具有稳定、寿命长、能耗低等优点。LED光源在不同波长范围内可分别激发FAM、VIC、ROX、CY5等荧光染料,确保多重检测能力。

  2. 激发滤光片与发射滤光片
    激发滤光片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发射滤光片则用于筛选荧光信号,排除杂散光干扰。多组滤光片的组合可实现多通道分光检测。

  3. 样品仓与光路结构
    样品仓下方为加热模块,上方安装光学检测组件。QuantStudio 3采用固定光路设计,光源照射方向垂直于样品,确保光程一致性。高透光率的光学反应板与透明封膜保证信号传输稳定。

  4. 检测器系统
    使用高灵敏CCD相机进行信号捕捉,具备宽动态范围和低噪声特性。检测器可同时采集多个通道的信号,确保通量与灵敏度兼备。


三、多通道荧光检测特性

QuantStudio 3配备4通道光学系统,可支持多色荧光检测,实现多重PCR实验。每个通道配有独立的激发与发射滤光系统。常用通道配置如下:

通道名称激发波长 (nm)发射波长 (nm)常用荧光染料应用场景
Channel 1470–520520–550FAM / SYBR Green基因表达、标准检测
Channel 2530–560555–580VIC / HEX内参基因、双重检测
Channel 3570–610605–650ROX / Texas Red被动参考、对照通道
Channel 4640–660670–710CY5 / Quasar 670多重PCR、突变检测

FAM通道通常用于检测目标基因,VIC或HEX用于检测内参或第二目标基因,ROX可作为被动参考荧光通道,CY5用于高端多重应用。多通道检测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实现多个靶标同时分析,提高效率并减少样品消耗。


四、荧光信号检测过程

QuantStudio 3的荧光检测贯穿PCR反应全过程,通常在每个循环的延伸阶段采集信号。检测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荧光激发
    当PCR反应达到设定温度后,仪器自动开启激发光源,不同通道的LED按顺序点亮,照射反应孔。

  2. 信号采集
    样品中染料或探针被激发后发出荧光,CCD检测器接收发射光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3. 数据校正
    系统自动扣除背景荧光与热噪声,利用参考荧光(ROX)进行归一化,消除体系波动造成的误差。

  4. 实时监控
    荧光信号随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增强,系统实时绘制扩增曲线,研究者可在软件界面中直观看到扩增进展。


五、检测模式与荧光化学体系

QuantStudio 3支持多种荧光检测化学体系,满足不同实验需求。

1. SYBR Green 染料法

SYBR Green是一种可与双链DNA结合的荧光染料。当DNA双链形成时荧光增强,随扩增增加而信号增强。
优点:成本低、操作简单。
缺点:可能检测到非特异产物或引物二聚体,因此需结合熔解曲线验证特异性。

2. TaqMan 探针法

该体系使用特异性荧光探针,探针前端含报告荧光基团,后端为淬灭基团。PCR反应中,Taq酶切割探针使报告基团释放,荧光信号增强。
优点:特异性强,可进行多重检测。
常用荧光标记:FAM、VIC、ROX、CY5。

3. 分子信标法(Molecular Beacon)

分子信标探针在游离状态下形成茎环结构,荧光被淬灭。与目标序列结合后,结构打开,荧光释放。
特点:特异性极高,适合SNP分型或突变检测。

4. Scorpion 探针法

该探针与引物一体化,反应过程中形成特异信号。适合需要快速检测和高通量的应用场景。


六、荧光信号采集与分析

QuantStudio 3在荧光信号采集上具有高动态范围,能区分极低与极高浓度样本。信号采集频率可设定为每循环一次或在延伸阶段多点采样。系统算法自动平滑数据并生成实时扩增曲线。

  1. 基线校正
    系统根据初始循环(如第3至15循环)的荧光强度计算背景信号,并从后续数据中扣除。

  2. 阈值设定
    在扩增曲线的指数增长区间设置阈值线,用于计算Ct值。自动或手动阈值均可使用,保持一致性尤为关键。

  3. 信号归一化
    当体系含ROX参考染料时,系统根据参考信号对每孔进行校正,以消除加样误差或光路差异。

  4. 数据导出
    软件可生成荧光曲线、Ct值表、扩增效率报告,并支持绝对定量、相对定量与熔解曲线分析。


七、荧光通道间串扰与校正

多通道检测可能出现光谱重叠,即一种荧光的发射光被其他通道部分捕获,形成“串色”干扰。QuantStudio 3通过光学校准矩阵算法消除此效应。

校正方法:

  • 每个通道独立检测标准荧光板;

  • 系统测定通道间信号比例;

  • 生成光谱分离矩阵并应用于所有实验。

这样可确保多重实验中各通道信号的独立性与准确性。


八、荧光检测灵敏度与线性范围

QuantStudio 3检测灵敏度高,可检测至1–10拷贝的模板量。

  • 线性动态范围覆盖9个数量级(10¹–10⁹ copies);

  • 信噪比高于1000:1;

  • 孔间信号均一性误差小于±5%。

这种高性能检测能力确保即便在低模板浓度条件下仍可获得稳定曲线。


九、荧光检测的影响因素

影响荧光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包括:

  1. 模板浓度过高或过低:影响信号饱和度;

  2. 封膜不严或气泡:造成光反射与散射;

  3. 荧光染料老化:信号减弱,需避光保存;

  4. 反应板质量差:透光率不均导致信号波动;

  5. 温控不稳定:影响扩增曲线平滑性。

通过规范操作和定期维护可有效减少这些干扰。


十、荧光检测优化策略

  1. 选择合适的荧光体系
    若实验目标为多靶标检测,优先选择TaqMan探针法,以减少非特异性信号。

  2. 优化反应体系
    适当调整Mg²⁺浓度和酶活性,保持扩增效率稳定在90%–110%。

  3. 避免信号饱和
    对高浓度样本进行适当稀释,保持曲线在指数期内上升。

  4. 改进封板方式
    确保封膜紧密贴合且无气泡,使用专用光学膜。

  5. 定期光学校准
    每3–6个月执行一次光学校准,以维持检测灵敏度与通道一致性。


十一、荧光信号的后期分析

荧光信号不仅用于Ct值计算,还可进一步分析扩增特性与特异性。

  1. 扩增曲线分析
    S型曲线表明反应正常,指数期直线性好说明扩增效率理想。

  2. 熔解曲线分析(SYBR体系)
    通过逐步升温检测荧光衰减,识别特异产物与引物二聚体。

  3. 标准曲线绘制
    以Ct值对模板浓度取对数作图,评估线性度(R² ≥ 0.99)。

  4. 多重检测信号解析
    软件可分离不同通道曲线,显示各靶标的荧光强度变化,实现多基因同步分析。


十二、荧光检测常见问题与排查

  1. 信号弱或无扩增曲线
    检查光学膜是否污染或模板降解;必要时重新配制反应体系。

  2. 荧光漂移或噪声过高
    可能由光学系统灰尘或热干扰引起,应清洁样品仓并校准。

  3. 多峰曲线或非特异扩增
    多发生于SYBR体系,需优化引物设计或提高退火温度。

  4. 多重检测通道干扰
    应重新进行光谱校准或选择光谱间隔更大的荧光染料。


十三、荧光检测的维护与保养

为保持检测系统稳定,应定期进行以下维护:

  • 每周清洁光学窗口与样品仓;

  • 每季度执行光学校准;

  • 使用前预热系统15–30分钟;

  • 荧光探针、染料避光保存于-20℃。

定期维护可延长光源与检测器寿命,确保信号长期稳定。


十四、荧光检测在不同实验模式下的应用

  1. 绝对定量分析
    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未知样品浓度,适用于病原体载量或转基因检测。

  2. 相对定量分析
    以内参基因为标准,计算目标基因表达变化倍数,广泛用于基因调控研究。

  3. SNP分型与突变检测
    利用多色探针区分不同等位基因信号,实现基因分型。

  4. 熔解曲线分析
    评估扩增特异性与产物纯度。

  5. 多重检测
    同时检测多个靶标基因,节省时间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