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日荧光定量PCR仪FQD-96A是一款高性能实时定量PCR平台,具备高灵敏度、稳定性和多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分子诊断、食品安全检测、动植物检疫、基础科研等领域。由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实验条件和操作细节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结果偏差甚至实验失败,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注意事项。
本文将从实验准备、环境条件、操作规范、安全措施、维护保养以及结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全面介绍FQD-96A的注意事项,帮助使用者实现安全、规范、高效的操作。
温度与湿度:推荐工作温度为20-25℃,允许范围18-30℃;湿度保持在30%-70%。
空气质量:避免灰尘、有机溶剂蒸气及气溶胶污染,保持空气流通。
光照条件:避免仪器受阳光直射,应在柔和照明下使用。
功能区分:核酸提取区、反应体系配置区和扩增检测区应分区设置。
仪器摆放:将FQD-96A放置于稳固、水平的实验台上,四周留出30cm以上散热空间。
电源要求:电压220V±10%,需接地良好,建议配置UPS电源以防断电。
仪器运行中应避免放置在高震动或电磁干扰环境,远离大型电机或无线设备。
检查电源线、USB接口及光学舱是否正常。
确认热循环模块清洁、无异物。
软件运行是否正常,校准信息是否完整。
实验人员需穿实验服、戴手套和口罩,避免人体DNA或RNA污染反应体系。
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必须单独配置。
在试剂准备区完成反应体系配置,避免与样本处理混合。
使用滤芯吸头,避免气溶胶带入。
移液需缓慢均匀,避免气泡。
体系配制完成后,应立即封板,减少蒸发和污染风险。
模板应最后加入体系,且应轻轻混匀,不可剧烈震荡。
不同样本需单独更换吸头。
根据实验类型选择合适的扩增程序:预变性、变性、退火、延伸的温度和时间必须合理。
确认荧光采集点设置正确,避免信号遗漏。
实验运行期间避免频繁开关仪器。
可通过软件实时观察扩增曲线,确保实验进程正常。
若实验过程中断电,应记录中断点并重新评估实验可用性。
若仪器发出异常声音或温控报警,应立即停止运行并联系工程师。
应无扩增曲线,否则提示污染。
应有清晰曲线,Ct值在合理范围,否则提示体系异常。
Ct值小于35:一般判定为阳性。
Ct值大于40:通常为阴性。
Ct值在35-40之间:需重复检测或进一步确认。
扩增曲线应平滑上升并呈“S”型。
熔解曲线应有单一峰值,否则可能存在非特异扩增。
原因:气溶胶污染、耗材重复使用。
措施:加强区域隔离,使用一次性耗材。
原因:模板降解、反应抑制剂存在。
措施:优化核酸提取方法,检测内参基因。
原因:引物设计不佳或Mg²⁺浓度不当。
措施:重新设计引物,优化离子浓度。
原因:移液不均匀,仪器未校准。
措施:定期校准仪器,使用精准移液器。
用无纺布擦拭外壳,避免腐蚀性清洁剂。
光学舱需保持清洁,禁止用硬物触碰。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校准与维护。
检查散热风扇与温控模块,防止过热。
定期更新软件版本。
实验数据需备份至服务器或硬盘,避免丢失。
所有样本视为潜在感染源,操作中应遵守生物安全规范。
样本废弃物需经过高压灭菌处理。
使用合格电源插座。
遇到液体泼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检查仪器安全性。
在临床应用中,操作与报告需符合国家实验室认证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操作人员需经过系统培训,掌握PCR基本原理和仪器使用流程。
定期开展考核,确保操作熟练。
建立实验记录与日志制度。
每次使用情况需记录,包括试剂批号、操作者、日期等。
每份实验数据和结果报告需具备唯一编号,以便溯源。
博日荧光定量PCR仪FQD-96A是一款精准可靠的核酸检测设备,其应用范围广泛,检测结果在临床和科研中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PCR实验的灵敏性极高,任何细节疏忽都可能导致错误结果。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装环境、试剂配置、操作规范、数据判读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通过规范管理与持续培训,不断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