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是一种基于 PCR 技术的发展型分子检测方法。其核心是利用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在扩增反应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变化。荧光强度与扩增产物数量成正比,通过软件处理得到循环阈值(Ct 值),实现核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博日 FQD-16A 仪器采用精确的温控系统与灵敏的光学检测系统,适配多种荧光通道,能够兼顾 SYBR Green 法和探针法,满足多样化实验需求。
环境温度保持在 18–30℃,湿度 30–70%。
避免强光直射与强电磁干扰。
保持台面清洁,避免粉尘和气流。
荧光定量 PCR 试剂盒(SYBR Green 或 TaqMan 探针体系)。
模板 DNA 或 RNA(RNA 需反转录为 cDNA)。
上下游引物。
高纯度去离子水或无核酸酶水。
0.2 mL PCR 管或八联管。
无 RNA/DNA 酶污染的枪头与移液器。
提取 DNA 或 RNA 时应遵循分区操作原则。
RNA 样品需避免降解,可置于 -80℃ 保存。
检测前确保模板浓度适宜,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影响结果。
以 20 μL 体系为例:
2× Master Mix:10 μL
上游引物(10 μM):0.4 μL
下游引物(10 μM):0.4 μL
模板 DNA/cDNA:1–2 μL
ddH2O:补足至 20 μL
注意事项:
体系配制应在冰上操作,减少非特异扩增。
配制完成后应轻轻混匀并瞬时离心,避免气泡干扰。
设置阴性对照(NTC),必要时添加阳性对照。
接通电源,启动主机。
打开电脑端软件,确认仪器与计算机连接正常。
打开加热模块盖板。
将 PCR 管或八联管按顺序放入反应模块,确保管壁与模块充分接触。
检查管口密封性,防止蒸发。
关闭盖板。
在软件中新建实验:
设置预变性:95℃,3 分钟。
设置循环参数:
95℃,10 秒;
60℃,30 秒(采集荧光);
共 40 个循环。
若需熔解曲线:设置 65–95℃ 梯度升温,每步 0.5℃,实时采集荧光。
SYBR Green 常用 FAM 通道。
TaqMan 探针可根据荧光基团选择 FAM、HEX、ROX 或 Cy5 通道。
多重检测时应在软件中逐一设定。
确认实验参数正确。
点击“运行”,仪器开始扩增与荧光检测。
正常阳性样品应出现典型“S 型”曲线。
阴性对照不应有荧光信号。
Ct 值反映模板起始量,高浓度模板 Ct 值较低。
单一尖锐峰说明扩增产物特异性良好。
多峰或宽峰提示非特异扩增或引物二聚体。
绝对定量: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拷贝数。
相对定量:利用 ΔCt 或 ΔΔCt 方法进行基因表达分析。
软件支持导出 Excel、PDF 或图片格式。
建议实验后立即备份,便于归档和复查。
无扩增曲线
检查模板和试剂是否加入。
确认循环参数设置正确。
Ct 值偏大
模板浓度低。
存在反应抑制剂。
熔解曲线异常
引物设计不合理。
样品或体系受到污染。
荧光信号过低
样品降解或模板量不足。
检测通道选择不正确。
使用后处理
关闭电源,保持仪器干燥。
定期清洁模块表面。
光学系统保养
检测窗口避免触碰。
避免使用强腐蚀性清洁剂。
定期校准
每 6–12 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校准。
长期不使用需妥善存放。
实验过程中佩戴实验服和手套。
样品与产物应在不同区域操作,避免污染。
使用过的 PCR 管需高压灭菌或按照实验室规定处理。
实验数据应及时保存和备份,防止丢失。
在实验前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合理设计引物与对照。
严格按照实验流程执行,避免跨区操作带来污染。
定期总结实验经验,优化扩增条件,提高数据可靠性。
配合标准化操作规程,形成完整的实验档案。
博日 FQD-16A 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作为一款小型化、高性能设备,能够满足从基础科研到临床检测、从食品安全到动植物检疫的多领域需求。通过本指南所述流程,实验人员可以规范地完成样品准备、体系配置、仪器操作、数据分析与日常维护,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性能。
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不仅能提高实验准确性和重复性,还能降低错误率和污染风险,使实验结果更具可信度。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