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48P作为中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平台,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科研实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该设备以高灵敏度、多通道检测和稳定的温控性能著称,但其可靠性不仅取决于设计和制造,更依赖于使用过程中的科学维护。
系统维护的目的在于:
保证设备性能长期稳定;
降低故障率,避免因停机带来的实验中断;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为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提供保障。
以下将从维护原则、日常操作、定期保养、软件升级、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预防六个方面展开,形成完整的维护体系。
预防为主
在问题发生前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维护,避免突发性故障。
分级管理
操作人员负责日常维护和清洁;
技术人员负责定期保养和功能验证;
厂家或工程师负责深度检修与校准。
记录可追溯
每次维护均需填写记录,包括日期、维护内容、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结果。
规范操作
按照厂商说明书执行,避免随意更改系统配置或私自拆卸部件。
开机前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
开机后先运行自检程序,确认系统状态正常。
关机时需先退出软件,再关闭主机电源。
每次实验结束后,用无尘布擦拭温控模块,避免液体残留腐蚀。
若有样品溢出,应立即用70%乙醇或无水酒精擦拭。
严禁使用强酸强碱清洁剂,以免损伤模块表面。
保持检测窗口清洁,避免灰尘或指纹遮挡光路。
禁止用硬物接触光学通道,避免划伤。
使用专用光学清洁棉或镜头纸,必要时配合无水酒精清洁。
定期清洁机壳和操作面板,用柔软无尘布擦拭即可。
避免溶剂渗入设备内部。
实验室保持干燥和通风,湿度过高可能导致电路受潮。
设备应远离直射阳光和热源,避免温度波动影响光学和温控系统。
每三个月运行一次温度均一性测试。
使用标准温度探针验证升降温速率,结果应与说明书一致。
若温差超标,应联系厂家校准。
每半年进行一次荧光灵敏度测试。
使用标准荧光样品,确认各通道信号强度稳定。
若出现通道漂移或信噪比下降,应清洁光路并进行校准。
定期检查软件版本,保持最新更新。
清理历史数据文件,避免电脑存储不足影响运行。
建立实验数据备份机制,推荐双重存储(本地+服务器)。
检查风扇运转情况,清除灰尘,保证散热通畅。
确认接地线良好,避免静电干扰。
电源插座需具备过载保护功能。
检查设备固定螺丝是否松动。
检查样品仓盖是否密封良好。
确认显示屏、指示灯工作正常。
操作系统兼容
确认运行环境与配套软件版本匹配。
定期检查更新日志,获取补丁与新功能。
实验模板管理
定期备份常用的实验模板,避免因误删造成重复设置。
对不同项目设置独立模板,保持管理规范。
数据安全
使用密码保护用户账户,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实验数据应及时导出,并建立备份。
人员防护
操作人员需穿戴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核酸样品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防止气溶胶污染。
试剂与耗材
荧光探针需避光保存,严格按照说明使用。
试剂瓶应定期检查,避免使用沉淀或浑浊试剂。
废弃物处理
废液和耗材分类收集,高压灭菌后统一处理。
严禁将实验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表现:孔间温差过大,扩增结果不一致。
预防:定期校准温控模块,保持样品仓清洁。
处理:联系技术人员重新校准。
表现:Ct值偏高或曲线异常。
预防:避免光学窗口沾染灰尘或水汽。
处理:清洁光学窗口,必要时更换光源。
表现:实验过程卡顿或数据分析耗时过长。
预防:定期清理存储空间,保持电脑性能。
处理:重装软件或升级硬件。
表现:数据导出失败或格式错误。
预防:提前检查U盘、服务器连接状态。
处理:尝试导出至不同存储介质,或更新软件。
停机前处理
清理所有耗材与样品残留。
切断电源,覆盖防尘罩。
存放在干燥环境,避免受潮。
重新启用
检查电源与线路完好。
运行一次自检程序。
建议先进行一次标准模板实验,验证性能是否恢复。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日常清洁、定期校准和异常处理。
对于关键部件(温控模块、光学系统)的维护,应有详细检测数据。
建议每年形成完整的设备维护报告,提交实验室管理部门归档。
SLAN-48P荧光定量PCR仪的维护不仅是保障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也是延长设备寿命和降低运行成本的核心措施。维护工作应坚持“日常重细节,定期重校准”的原则,做到:
日常维护:清洁光学系统、检查温控模块、保持实验环境稳定;
定期保养:进行温控和光学校准、软件更新和硬件巡检;
安全合规: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妥善处理废弃物;
记录追踪:建立完善的维护档案,实现可追溯管理。
通过严格的系统维护,SLAN-48P能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为科研和临床检测提供持续可靠的数据支持。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