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96R是一款基于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的分子生物学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科研实验、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为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重复性,规范的操作流程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实验准备、反应体系构建、上机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实验结束与维护五个方面详细介绍SLAN-96R的操作流程。
实验室条件: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灰尘和杂质干扰。
温湿度控制:室温20–25℃,湿度40–60%为宜。
防污染措施:设立样品处理区和扩增检测区,分区操作。
确认电源连接正常,电压稳定。
检查光学系统、加热模块是否清洁。
开机运行自检程序,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核酸提取试剂、PCR反应体系试剂等提前解冻并混匀。
配制反应液前需在冰上操作,避免核酸降解。
检查试剂有效期与批号,避免使用过期产品。
使用与仪器兼容的96孔反应板或八联管。
确保封板膜、移液枪头等耗材无污染。
按照实验要求提取核酸,获得纯化后的DNA或RNA。
RNA样品需反转录成cDNA后再用于PCR扩增。
根据不同的检测目的配置PCR体系(常见体系为20 μL):
上样模板:1–2 μL
PCR Mix:10 μL
引物探针:各0.5–1 μL
无核酸水补足至反应总体积
阳性对照:确保体系和仪器正常工作。
阴性对照:检测是否存在污染。
内参基因:监测扩增体系稳定性。
将反应液均匀加入反应孔。
使用透明封板膜密封,避免蒸发。
轻轻离心,确保液滴集中于孔底。
打开电源,等待系统自检完成。
通过触控屏或电脑端软件登录实验账户。
新建实验项目并输入实验名称。
设置扩增程序: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的温度与时间。
若需温度梯度优化,可选择梯度模式。
在软件中建立样品布局表,输入孔位对应的样品编号。
明确标注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及未知样品。
根据探针或染料类型选择荧光通道(如FAM、HEX、ROX、CY5)。
若为多重PCR,需分配不同通道检测不同靶标。
将反应板放入样品槽,确认位置正确。
关闭仓盖,启动扩增程序。
仪器自动执行循环扩增并实时采集荧光信号。
显示每个通道的扩增曲线。
可实时查看Ct值变化。
若某孔异常,可及时终止或标记。
软件显示实时温度变化,确保温控系统正常。
若出现温控异常,系统会报警提示。
标准40循环程序一般需1.5–2小时。
实验结束后自动弹出提示。
判断扩增曲线是否符合S型特征。
阳性样本曲线上升明显,阴性对照无扩增。
系统自动给出Ct值,可人工调整阈值线。
多孔重复实验应取平均值。
使用系列稀释标准品建立曲线。
检查扩增效率(一般在90–110%之间)。
检测SYBR Green实验是否存在非特异性产物。
峰值单一则扩增特异性好,若出现双峰需排查引物问题。
根据Ct值与标准曲线计算目标核酸拷贝数。
阴性对照若出现信号,需怀疑污染并重新实验。
将实验数据保存至本地或服务器。
可导出PDF或Excel文件作为报告。
使用过的反应板置于生物危害废弃物容器内。
清理台面,避免残留污染。
擦拭光学检测窗,保持洁净。
定期检查Peltier模块运行情况。
建立维护记录,保证长期稳定使用。
退出软件系统,关闭电源。
将实验记录、数据文件整理归档。
样品处理区与扩增检测区必须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移液操作需规范,每次更换枪头,防止交叉混入。
对照设置完整,结果解读必须结合阳性和阴性对照。
扩增程序必须准确,否则会影响数据可靠性。
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如曲线异常、对照失效等。
使用梯度温度实验优化引物退火条件。
对低浓度样品可适当增加循环数。
定期使用标准品校准扩增效率,确保长期稳定。
若进行多重PCR,应避免荧光通道串扰,合理设计引物探针。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96R的操作流程涵盖了从实验前准备到结果分析的完整环节。规范化的操作能够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同时提升实验效率与检测质量。通过严格遵循操作步骤,结合完善的实验记录和质量控制体系,SLAN-96R能够在科研、临床、公共卫生和教学中发挥出最佳性能。未来,随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SLAN-96R的操作流程将进一步简化,但其核心环节依旧是确保结果准确的关键。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