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临床诊断的重要技术基础,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量准确的特点,已成为基因检测、病原体识别、转录水平分析和药物研发中的核心方法。宏石SLAN-96R是一款代表性设备,其实验原理既承袭了PCR技术的经典机制,又融合了实时荧光检测和计算机数据分析手段,实现了核酸扩增的定量化。
PCR通过温度循环控制DNA双链变性、引物退火及DNA聚合延伸三个步骤,使目标序列在短时间内实现指数级扩增。
变性阶段(Denaturation):在高温下(一般94–95℃),双链DNA解开为单链。
退火阶段(Annealing):在适中温度下(50–65℃),引物与目标序列互补结合。
延伸阶段(Extension):在DNA聚合酶作用下,dNTP按碱基互补原则逐步延伸,合成新的DNA链。
一个循环结束,目标序列数量翻倍。经过30–40个循环,可将极少量DNA扩增至检测水平。
PCR扩增理论上呈指数增长:n个循环后,目标序列数为2^n倍。但在实际中,因酶活性下降、底物耗尽及副反应影响,后期增长趋于平台化。
传统PCR需要扩增结束后通过电泳检测,而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反应过程中直接监测产物累积,记录荧光信号随循环数的变化,从而得到扩增曲线。
荧光染料或探针与扩增产物结合,荧光强度与产物量成正比。通过监测荧光强度的变化,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判断目标序列是否存在(定性)。
比较不同样品核酸浓度差异(相对定量)。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绝对拷贝数(绝对定量)。
SYBR Green体系:结合双链DNA时发出强荧光,简单经济,但可能受非特异性产物干扰。
TaqMan探针体系:依赖荧光基团与淬灭基团的解离实现特异性检测,准确性高。
分子信标与FRET探针:通过能量转移实现信号监测,用于多重检测。
SLAN-96R采用高精度半导体控温技术(Peltier效应),通过电流方向切换实现快速加热与降温。
该仪器内置高强度光源、滤光片和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器:
激发光源:发出特定波长光,激发荧光染料。
滤光系统:分离不同波长的光,避免通道间干扰。
光电探测器:接收荧光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多通道设计允许同时监测不同的荧光染料,实现多重检测。
扩增曲线:记录每一循环的荧光强度变化。
阈值设定:软件设定阈值线,确定Ct值(Cycle threshold)。
定量计算:通过标准曲线或ΔΔCt方法,计算样品核酸浓度。
Ct值是扩增曲线荧光信号超过阈值时对应的循环数。Ct值与初始模板浓度成反比,浓度越高Ct值越小。
制备已知浓度标准品,建立Ct值与拷贝数关系曲线。
样品C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即可求得其浓度。
通过目标基因与内参基因的Ct差异,比较不同样品的表达水平。
ΔΔCt法是常用计算方式。
扩增结束后逐步升温,使PCR产物双链解链。随着温度升高,荧光染料逐渐释放,信号下降,形成熔解曲线。
判断扩增产物特异性:单一峰值表示特异扩增。
区分基因型或突变:不同产物有不同熔解温度(Tm)。
仪器在初始循环记录背景信号,并在分析中扣除,以提高灵敏度。
利用数学模型对扩增曲线进行拟合,保证Ct值计算准确。
系统自动输出Ct值表格、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及定量分析结果,支持PDF或Excel导出。
高通量:一次可检测96个样本。
多通道:支持多重荧光检测。
灵敏度高:低至几个拷贝的模板也可检测。
软件智能化:自动完成曲线分析与结果输出。
临床医学:病原体检测、基因突变筛查。
科研实验:基因表达研究、分子克隆验证。
食品安全:转基因成分检测。
环境监测:微生物污染监控。
样品处理需避免RNA/DNA降解。
实验分区严格,避免扩增产物污染。
内参基因必须稳定,确保定量准确性。
使用推荐的反应管和封板膜,保证光学检测无误差。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96R的实验原理融合了PCR扩增循环、实时荧光检测与计算机数据分析三大核心技术。其工作流程包括温控系统实现核酸扩增、光学系统捕捉荧光信号、软件算法进行数据转化。通过Ct值和熔解曲线,用户能够获得准确、可靠的定性与定量信息。SLAN-96R不仅保证了实验的高灵敏度和高通量,还为科研与临床检测提供了稳定的数据支撑。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