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核酸检测已经成为疾病诊断、基因研究和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实时监测扩增过程而成为主流方法。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96R是一款高通量实时定量检测平台,广泛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
撰写本实验报告的目的在于全面记录SLAN-96R的实验操作过程与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为实验室后续操作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熟悉SLAN-96R的操作流程与软件界面。
完成样品核酸的检测并获得Ct值。
建立标准曲线,评价扩增效率与线性。
通过融解曲线分析产物特异性。
总结实验结果并讨论可能的问题。
PCR扩增
PCR通过循环的变性、退火和延伸实现靶核酸的指数级扩增。
实时荧光检测
在扩增体系中引入荧光染料或探针。随着靶序列数量增加,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由仪器实时捕捉。
Ct值计算
Ct值代表荧光信号超过阈值时的循环数。Ct值与初始模板浓度呈反比。
标准曲线分析
已知浓度的系列稀释模板可建立Ct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用于定量未知样品。
融解曲线分析
升温过程中监测双链解离信号,根据融解温度判断扩增产物特异性。
核酸提取试剂盒
PCR Master Mix(含dNTPs与缓冲液)
Taq DNA聚合酶
特异性引物与探针
阳性对照与阴性对照
提取血液或组织的DNA/RNA
检测核酸浓度与纯度,确认合格后使用
每孔体系总量设为 25 μL
包含成分:2×Mix、引物、探针、模板DNA、酶
加入对照组:阳性对照和无模板对照
按实验设计加样至反应板
使用光学膜封口,避免蒸发
轻轻离心确保体系集中于孔底
打开SLAN-96R软件,新建实验文件
输入样品名称与孔位对应关系
设定程序:
初始变性:95℃ 3分钟
循环40次:95℃ 10秒,60℃ 30秒
选择荧光通道并保存
将反应板放入仪器
启动运行,实时监测扩增曲线
实验约需 1.5–2 小时完成
阳性对照显示典型“S”型曲线
阴性对照无信号上升
待测样品荧光信号逐渐增强,表明扩增成功
阳性对照Ct值集中在20左右
待测样品Ct值分布在22–30之间,符合预期
阴性对照无Ct值
用系列稀释模板绘制Ct值-对数浓度曲线
斜率约为-3.35,扩增效率约98%
R²=0.995,线性良好
融解曲线为单峰,说明产物特异性良好
未见杂峰或拖尾现象
灵敏度
最低检测浓度约为10² copies/反应,显示高灵敏度。
特异性
融解曲线结果确认扩增产物单一,无非特异扩增。
重复性
重复孔间Ct值差异小于0.5,实验重复性良好。
定量结果
通过标准曲线换算,计算出未知样品拷贝数,结果与理论值一致性高。
无扩增曲线
检查模板质量与浓度
确认引物设计与酶活性
Ct值过高
模板浓度过低或降解
反应体系比例不合理
重复性差
加样不均匀或操作失误
反应板封膜不严
曲线异常
存在气泡或耗材污染
光学窗口需清洁
本实验使用SLAN-96R成功完成核酸扩增与定量检测。实验表明,仪器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重复性,适合科研与临床检测使用。标准曲线线性优良,Ct值分布合理,结果可信度高。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中必须严格执行分区操作,避免气溶胶污染。加样和封板环节要求细致,以减少实验误差。数据解读时需结合扩增曲线和对照组表现,避免仅凭单一指标判断结果。
宏石荧光定量PCR仪SLAN-96R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实验获得了理想的扩增曲线和Ct值,标准曲线斜率合理,扩增效率接近100%。
融解曲线验证了扩增特异性,排除了假阳性。
本实验报告完整记录了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为后续实验提供了规范参考。
SLAN-96R适用于临床诊断、科研实验及食品安全检测,是一款高效的核酸检测平台。
黑马仪器网 浙江栢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