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olution One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详尽介绍
一、概述
Evolution One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赛默飞科学仪器在光谱分析领域推出的一款面向实验室分析工作的中高端设备。该型号基于成熟的光学技术,融合智能控制系统和多种数据处理功能,适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检测、食品分析、材料研究等多个领域。
本仪器采用高稳定性的双光束光学设计,具备自动波长校准、宽波段检测、高扫描速度及多波长处理能力,可满足定量分析、动力学实验、光谱扫描等复杂测试需求。同时,其在操作界面、数据输出、模块扩展和维护便捷性方面也进行了优化,便于实验室长期、高频次运行。
二、技术参数与光学配置
1. 光学系统设计
结构类型:双光束分光系统,主光束用于样品检测,参考光束用于背景校正。
波长范围:190 nm 至 1100 nm,涵盖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区域。
波长精度:±1.0 nm(典型为±0.5 nm),用于普通与精密检测任务。
带宽配置:固定带宽 1.8 nm,适用于常规吸收峰解析与浓度变化识别。
波长重复性:优于±0.1 nm,确保测量数据一致性。
光源系统:配备氘灯(用于190–360 nm)与钨灯(用于360–1100 nm),光源切换由软件控制实现自动调节。
杂散光抑制能力:小于0.05%,减少高强度光干扰对弱信号测量的影响。
2. 检测与信号处理能力
检测器类型:高性能硅光电二极管,响应速度快、线性范围广。
扫描速度:最高扫描速率可达6000 nm/min,可满足高频光谱扫描需求。
吸光度范围:−4.0 A 至 +4.0 A,适应低浓度到高吸收样品分析。
吸光度精度:±0.005 A(在标准条件下,0.5 A点),适合定量与动力学研究。
三、主要测量功能与实验支持
Evolution One 提供一套完整的紫外可见分析功能,覆盖从基础比色分析到动力学过程追踪的多个典型实验流程。
1. 光谱扫描
功能说明:用户设定扫描起始与终止波长区间,自动获取样品在该波段内的吸收光谱。
应用示例:用于吸收峰位移检测、样品纯度分析、材料老化监测、反应物转化率研究等。
2. 定量分析
功能说明:支持单点与多点标准曲线法,实现未知样品的浓度测定。
数据拟合:提供线性、一阶、二阶回归等方法,输出相关性评价指标(R²等)。
常见应用:药品含量评估、水质中污染物浓度监测、食品中活性成分检测。
3. 动力学测定
功能说明:以时间为变量连续采集吸光度,绘制反应过程吸收变化曲线。
支持功能:设定时间间隔、总时长、自动保存与导出。
典型应用:酶促反应速率测量、反应级数研究、热敏反应过程分析。
4. 多波长分析
功能说明:可预设多个检测波长同时采样,用于多组分混合样品中的成分比例分析。
适用情境:食品复合成分分析、多色染料区分、水处理过程中多个污染指标评估。
四、系统控制与操作界面
1. 本地化控制界面
采用内置彩色触控显示屏,提供直观的操作导航与图谱显示。
主界面支持中英文等多语言切换,便于不同使用者操作。
2. 软件平台支持
配套分析软件可在PC端安装,通过USB或网络连接控制仪器,具备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软件模块包含:光谱扫描、动力学分析、定量分析、数据叠加比对、批量导出与报告编辑功能。
实验方法、参数模板可保存为文件,供批量实验快速调用。
3. 数据安全与存储
支持实验数据本地保存、网络传输或上传至云端系统。
实验数据可导出为Excel、PDF、图像格式或自定义格式,便于报告编制与质控备案。
可设用户权限与数据访问权限管理,确保结果可追溯性。
五、配件拓展与实验室适配性
Evolution One 可配合多种扩展附件使用,提高应用广度和样品适应能力:
1. 附件类型支持
| 附件类型 | 功能说明 |
|---|---|
| 恒温比色池装置 | 控制样品温度变化,适用于热敏反应或酶活性测定 |
| 多联比色皿支架 | 实现多样品快速切换,提高测试效率 |
| 自动进样器 | 配合高通量需求,可进行样品序列化测试 |
| 光纤探头系统 | 适合固体材料表面、封闭系统内溶液或现场样本的检测 |
| 微量比色皿支架 | 支持低体积样本(如核酸蛋白)测试,最低1–2 µL样品体积 |
2. 接口与兼容性
提供标准USB、以太网接口,兼容多数主流计算机系统。
支持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对接,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六、典型应用场景
1. 制药与生物制品检测
活性成分定量分析
样品纯度与降解产物光谱对比
生物制剂成分稳定性研究
2. 环境与水质分析
地表水与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氮磷等定量检测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指标监测
紫外吸收指纹图谱用于未知污染物初筛
3. 食品与农产品检测
食品添加剂与色素浓度分析
农药残留吸收峰位移测定
天然产物中维生素类物质检测
4. 教学与科研实验
实验教学中常见浓度与反应速率测定
研究课题中的新材料吸收特性分析
配合标准曲线制作基础实验教学模型
七、操作流程与日常使用建议
1. 启动与预热
开机后自动完成光源检测与波长初始化,氘灯建议预热10分钟确保波长稳定。
2. 实验准备
准备空白溶液、样品、比色皿等,确保容器清洁无残留。
设置方法参数,包括波长、测量模式、积分时间等。
3. 测量与保存
先进行空白校正,再依次测定样品。
结果可实时显示并自动保存至仪器或计算机中。
4. 日常维护
灯源按累计使用时长定期更换,保持稳定输出。
保持光学组件清洁,避免液体或灰尘污染光路。
使用标准滤光片进行定期波长与吸光度校验。
八、性能特点与优势概述
| 项目 | Evolution One 特性描述 |
|---|---|
| 光学系统稳定性 | 双光束结构,漂移低、响应快 |
| 波长范围广 | 190–1100 nm,满足紫外至近红外检测需求 |
| 数据处理能力 | 多模式分析、报告导出、批量分析功能齐全 |
| 附件兼容性强 | 支持温控、微量、自动化模块拓展 |
| 操作简便性 | 触屏交互与PC远程控制并存,满足不同使用习惯 |
| 软件集成性 | 兼容LIMS与网络平台,适应实验室数字化管理趋势 |
九、发展趋势与适配建议
随着实验室分析向精细化、智能化和高通量方向发展,Evolution One 可通过以下路径进一步提升实验性能:
集成多通道进样控制:实现样品并行处理,提高检测效率。
对接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分析流程无缝对接。
结合AI光谱算法:用于谱图自动比对、分类识别和异常筛查。
嵌入质量控制体系:与样本追踪、过程校验机制集成,实现实验全流程追溯。
十、总结
Evolution One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光学系统设计、操作友好性、数据处理能力和附件兼容性等方面表现均衡,适合中高端实验室在科研分析、产品检测、过程控制和教学研究等多个应用场景中使用。其多功能分析平台、高可靠性设计和可扩展性,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了长期、稳定、灵活的分析支持。
合理选型、规范使用与定期维护,将使该仪器在实验室运行中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为精准分析与科学研究提供可靠保障。













